美文网首页简·评&论部落之城简书电影院
【影视分享】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

【影视分享】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

作者: 八点又八分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09:59 被阅读54次


肖申克的救赎的剧情简介 · · · · · ·

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因涉嫌杀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锒铛入狱。在这座名为肖申克的监狱内,希望似乎虚无缥缈,终身监禁的惩罚无疑注定了安迪接下来灰暗绝望的人生。未过多久,安迪尝试接近囚犯中颇有声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饰),请求对方帮自己搞来小锤子。以此为契机,二人逐渐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监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间也渐渐受到礼遇。表面看来,他已如瑞德那样对那堵高墙从憎恨转变为处之泰然,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而关于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这一切朝前推进了一步…… 

本片根据著名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的原著改编


观后感分享

从某种意义上说,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形成,同样贯穿于“体制化”之中。“体制化”是著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Shawshank Redemption)演绎的重要概念。犯人老瑞德(摩根·弗里曼饰)这样谈到“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

    该片中被体制化的象征人物是监狱图书管理员老布,他在肖申克监狱(体制)下被关押了50年,这几乎耗尽了他一生的光阴。然而,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面临精神上的崩溃,因为他离不开这座监狱。

  为此,老布不惜举刀杀人,以求在监狱中继续服刑。他刻骨铭心地爱上了那间剥夺了他的自由的监狱,所以在出狱后,他终于选择了自杀。老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一旦脱离了原有的环境,一切失去了意义。

其实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教育上的或政治上的!只不过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慢性症状,说得严重些,就是“群体性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一开始你恨(hate)它,它剥夺了你的自由;接着你会慢慢的习惯( get used to)它,熟悉它;最后你会离不开它,离开它你将象老布一样不知所措.

相信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尤其是体制内的已经工作过许多年的人都很有感触.我们所在的那个叫做"单位"的地方又何尝不是一个institutionalization的地方?何尝不是一个监狱?

大部分的人就象老布,最终在这个institutionalization中沉沦了下去;

有些人就象阿瑞,差一点沉沦了下去,可是命运对他不薄,他结识了安迪这样的朋友,最后终于获得了自由,肉体的以及内心的自由;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象安迪那样,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自由的不死的向往,凭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不仅在监狱中做了许多别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为狱友们挣啤酒,为狱吏们们报税,建设监狱图书馆;最终他逃出了监狱,并将那个穷凶极恶的典狱长告翻,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其实,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摆脱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的过程,这个institutionalization不仅仅是我们身处的那个“单位”,更是我们内心里面无数的“监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赶路日常:第一次看是跟还是男朋友的老公一起,第二次看是跟刚当娃爸的老公一起,第三次是和老公带着儿女同看。
  • 20339e047695:学无止境,欣赏不停!:clap:
  • 诗者如斯夫:好文收录
  • 心甬:好片,好文!
  • 波特007:这部电影我看过,很喜欢
  • 槃蝶:好巧,我儿子刚才用手机让我看这个电影
  • 一点文字:最爱之一的电影
  • 风萧萧兮cynthi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 四梅:“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说的很有道理。
  • 蜂蛹:这电影,我看了好几遍!每一个人物,都被精心刻画。看后,确实能生出好多感概
  • 竹梢风动:冲破了小监狱,然后有一个更大的监狱等着你,在打破监狱的过程,我们就获得了相对的自由。
  • 晨风_d76b:有史以来最好评的电影👍👍

本文标题:【影视分享】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f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