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01966/5388d47966595775.jpg)
(一)
清水镇,是江南一个普通的小镇,镇子后面是一座不是很高的山,边上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里还有鱼儿。镇上的人,会在小河边洗洗衣,捕捕鱼。架在河上的石桥是这里通向外面的唯一的道路。小镇上,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主要靠贩卖山货与河鲜谋生。小镇远离王朝都城,虽比不上那些鱼米之乡富庶,但百姓的日子也算过得不好不坏。
小镇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据镇上年纪最大的老人说,清水镇大概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祖先当年为了躲避战乱迁居于此,直到现在。从外面搬到镇上住的人不是很多,或许是觉得这里比较偏,不愿意来吧。但上个月小镇上却搬来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说来也有些奇怪:他看起来年纪很大了,满头白发,脸上都是皱纹,胡子也发白了。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精神矍铄,走路也十分有劲。和镇上那些步履蹒跚的老人一点也不一样。
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多大年纪了,只知道他姓关,据他自己说他以前一直在外面闯荡。现在他老了,就想找个远离喧闹的地方养老。路过清水镇,看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不错,就决定留在这里。其他的事情镇上的人们一概不知,不过淳朴好客的清水镇人,也不在乎这些,老人既然来了,就欢迎他这里住下。
关大爷来小镇的时候,只背了个包袱,没什么别的东西。他在河边搭了个棚子住下,每天也就钓钓鱼,把钓的鱼卖了些钱,他也会去镇上的酒家买点小酒喝喝。镇上的人一开始不知道他性格怎么样,接触了几次之后,大家发现他是一个很和善,很健谈的老人,聊着聊着也就熟悉了。
关大爷见过很多世面,能说很多镇子上人们不知道的事情,像奇闻异事、古今故事等等。大家都很喜欢听,所以每天大家手上的活忙完了,都会来棚子边找他。他们看关大爷生活不是太好,都会时不时送他一些东西,一些吃食,或者一些旧衣服。一开始他怎么也不愿意收下,大家说这些东西就当是听故事付的钱吧,关大爷才愿意收下。
这天黄昏,又有人陆陆续续找关大爷听故事了,最先到的是赵大娘家的李小二,还没有到河边的棚子,李小二就喊了起来:“关大爷,我来听你说故事了喽~”关大爷探出头来,笑了:“是李小二你这小子,今天来得倒是挺早的嘛。”李小二挠挠头说:“关大爷,今天下工早,我就赶紧过来听,生怕像上次那样错过好戏。”关大爷哈哈一笑,招呼李小二和后面来的人一起坐下,抽上一口土烟,打算开口讲故事。
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关爷爷,你知道江湖吗,江湖是什么样子的?”大家回头一看,是周大叔家才十岁多一点的小儿子铁蛋,旁边人打趣道:“铁蛋,你小小年纪就想闯江湖了啊,哈哈哈。”众人哄笑一片,铁蛋涨红了脸说:“我……我就是问问。”谁都没有注意到,当铁蛋一开始问到江湖的事情时,关大爷怔了一下,但一会就恢复正常了。
等下面的人都闹好了,笑好了,关大爷说道:“这样吧,今天我不讲故事,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就问,老头子我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话音刚落,就有人问了:“关大爷,江湖高手是不是很厉害?一个人能打几十人吗?”关大爷摸摸胡须说:“高手确实很厉害,我也有幸见过高手对决,不过一敌几十倒也不至于。”
“那大侠们的兵器都很不一般吧?都有哪些啊?”“王虎,你这问题问得好。”关大爷说,“他们都有自己称手的兵器,不过老头我觉得真正顶尖的大侠,是普通兵器也能使得得心应手,一招制敌。”
“大爷,大爷,都有哪些呢?”“王虎你急什么,关大爷肯定会说的。”
关大爷看看这两人,笑了笑说:“江湖上传言有十大名兵器,我记得有:皓月刀,清龙剑,流星锤,梨花针,飞火轮,还有……还有……我记不大清了。”关大爷挠挠后脑勺,半天都没有想出来的样子。这时王虎又开口问道:“大爷,这十大兵器你都见过吗?” “你这傻小子,我一普通老头,哪能见到这些好兵器。像我们这些人,能见到一两件都很不容易了。”关大爷说完,大家都在谈论这神秘又精巧的兵器。
趁着下面人在讨论,关大爷抽了几口烟,正抽着,感觉到有人拉了拉他的衣角,关大爷扭头一看,是王大娘家的小丫头翠儿,翠儿这姑娘平时很爱笑,嘴挺甜,做菜很好吃,常给关大爷送吃的,关大爷也挺喜欢她的。
关大爷问:“翠儿丫头,你有什么想说的啊?”翠儿低下头害羞地说:“关爷爷,江湖上真的有英雄救美的事情吗?我刚才不敢问,怕他们笑话我,只能偷偷问您。”
关大爷摸摸翠儿的头说:“小丫头长大了啊,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翠儿红着脸说:“关爷爷,才没有呢。” 关大爷说:“好,好,没有。不过呢,你问的江湖上英雄救美的事情还真有的,老头我想起江湖上一个事情:大概在几十年前,有一个侠客,在江湖闯荡不久,年轻气盛,无所畏惧,有一回他从贼人手中救出了落难的女子。”
“那后来呢,他们怎么样了?”翠儿迫不及待地问道。关大爷望向远方,好像想到了什么往事,片刻后他开口说:“后来,他们没有在一起,是不是有些失望?那个被救的女子十分感激侠客的救命之恩,希望可以报答他,可是侠客拒绝了,女子不愿意离开,侠客只好带她一起闯荡江湖,两个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却分开了。”
“为什么呢?”专心听故事的翠儿和认真说故事的关大爷都没有注意到,不知道什么时候,之前还在议论人们,此时都在静静地听关大爷的“英雄救美”故事,刚才这句话就是一个“听众”问的。关大爷愣了一下,翠儿不好意思躲到了关大爷身后,有种被人发现小秘密的感觉。
关大爷继续说:“为什么呢,因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是所有的有情人最后都可以在一起。”下面的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过……”关大爷话锋一转,说:“也不要太失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况也是有的嘛。”大家听完都笑了。
后来大家又问了关大爷一些问题,他知道的都回答了。不知不觉,天有些晚了,他们怕打扰关大爷,虽然没有听够,但还是一 一告辞离开了。
等人们都走完了,关大爷才一个人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他拿了个小凳,呆坐在那里好久好久。他低声自语道:离开很长时间了,长到我都快要忘记了。如果当年没有发生那些事,一切或许不会像现在这样吧。关大爷在外面呆了好半天,直到觉得有些冷,才起身回去。
(二)
小镇上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休,日子过得简单、平淡。平时忙碌,空闲的时候每过个几天,他们都会去关大爷那里听故事。都是小老百姓,专注于眼前的生活也就够了,别的事不足以让他们烦恼的。一切都是这么平静,直到有一天,小镇上来的几个不速之客,似乎打破了眼前的平静。
这一天,没有什么特别的,大概是黄昏的时候,镇上的周大叔打完鱼正准备回家,这时后面有人叫住他:“这位大叔,请留步。”周大叔回过头一看,只见是三个生面孔,大约二三十岁的样子,三人都是灰衣劲装,腰间佩剑,看起来像江湖上的人。叫住他的那人看样子是三个人里面的头,肤色偏白,眼睛不大,薄唇,一脸平静。另外两个人站在后面,面无表情。在小镇上能见到江湖人,真是很难得。
周大叔问:“找我啥事?”领头的那个人说:“想和大叔你打听个人。” “哦,这事,我一直住在这里的,这里人我都认识,你们要问谁?”周大叔爽快地说。
那个人说:“那大叔你们这里有个年纪很大但精神很好的老人吗?他大概花甲年纪,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听了他的描述,周大叔想了一会,好像有这样的人,但是谁来着。那人见他没想到,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找的那个人姓关……”周大叔听了一拍大腿:“哎呀,你说的不就是关大爷嘛!你早说姓关不就好了,这里谁不知道他老爷子啊。”
领头的人看周大叔认识他们说的人,表情也放松了一些,他一抱拳:“那麻烦大叔带我们去见见这个人。”“这好说,兄弟我带你去。”周大叔边说还边使劲拍了拍那人的肩膀,后面两人见状想拦下他,领头人使了个眼色,他们就退后了。
去关大爷家的路上,周大叔问了不少问题,比如他们哪里来啊,做什么的,是关大爷什么人啊。领头人简单说了一下:“我们是你说的那个老人的熟人,有事寻他,一直没找到,听说他最近到了这个镇上,我们便一路找来。”其他的他似乎也不愿多说。
“哦哦,这样。我们到了,你看那,就是关大爷住的地方。”周大叔手指了指,那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河边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棚子,棚子外面罩了布,也不知道可能遮风挡雨,领头人见状嘴角抽动,神情有些严肃,后面两人也觉得难以置信。
周大叔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突然发现旁边人没回应,转头看到他们的表情有些不大好,猜他们应该是觉得棚子太破了,就有些尴尬地说道:“那个,关大爷来的时候也没带什么,后来我们要帮他盖个房子,他怎么也不愿意,非说这里条件不差,能住,我们只好作罢。我帮你去叫他吧。”说完往棚子走去。
那个人还站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周大叔边走边喊:“关大爷,关大爷,有人找你!”关大爷走出来说:“哟,周老弟啊,谁找我?”那三人听到声音,都看过去:只见走出来的老人,穿着粗布衣服,裤腿卷了上来,肩上随意搭着一个渔网,看样子刚打完鱼回来。领头人很惊讶,半天说不出话来。
关大爷看到来人,刚才的笑脸也不见了,一下子拉下脸来。那人呆愣了一会,开口说:“师……”抬眼看到关大爷脸色,不敢再说了。带他们过来的周大叔看气氛有些尴尬,挠挠头说:“那个……你们先聊,我还要回家吃饭。”说着赶紧离开了。
等周大叔走远了,那人对着关大爷低头抱拳,开口说:“师伯,我……”“进来说话,”关大爷打断了他的话,又冷脸对另外两个人说:“你们外面等着。”二人点头应下,守在门口。说完关大爷就手背在身后,往屋里走去,之前的领头人在关大爷面前完全没有了气势,小步跟了上去。
这时如果镇子上的人看到关大爷,肯定会觉得奇怪,这样不苟言笑关大爷哪是他们平时熟悉的那个和善的老人?
(三)
随关大爷来到屋内,那人环顾四周,看到屋内基本就没什么物件,几个木板搭成了床,简单的锅碗瓢盆,还有一个旧的低矮桌子,差不多就是全部东西了。房里还有一种鱼腥味,闻到这味道,那人不由地皱眉,关大爷收好打渔的东西,扭过头看他有些嫌弃的表情,开口说道:“怎么,林染小子,嫌弃老头子这地方了?”被叫做林染的人,听到关大爷的话,赶紧解释:“林染不敢,只是觉得师伯住在这地方,委屈您了。”
听到这话,关大爷冷笑着说:“委屈?比这更差的地方我都住过。哪像你们成天锦衣玉食的,瞧不上这种地方。”说得林染一时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接什么话。关大爷看他一眼,说道:“萧逸让你来找我的吧,大老远过来,有什么事。”
林染考虑了一下,说:“师伯……”“别叫我师伯,我没他那样的师弟!”关大爷突然说道。林染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接,只好说:“关老先生,我师父遇到了一些麻烦,希望您能回去帮他。”关大爷拿起一个零食放到嘴里说:“不去,现在想起找我帮忙了?我已经离开江湖了,有什么事让他自己解决。”
林染知道关大爷可能不会答应,却没想到他会拒绝得这么直接,一时语塞。林染不说话,关大爷也不开口,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 —— ——
话分两头,周大叔离开河边,往家里走去,在路上碰到一个熟人,那熟人问他:“老周,刚看你和几个陌生人走在一起,他们来干嘛的?”“哦,他们啊,来找关大爷的。”周大叔随口答道。
“找关大爷的?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来找他,是什么人哦?”“这我哪知道咧,那人又没讲。不和你说了,我还要赶着回家吃饭呢。回去晚了我家那口子要凶我的。”说完周大叔就快步离开了,留下一脸疑惑的熟人。
小地方消息总是传得很快,没过多久镇子上的大部分人都知道了:有外面的人来找关大爷。他们都很好奇,来的是什么人,便一起去河边看看。
大家走到离关大爷住的棚子不远的地方,看到门口站着两个人,还没等到他们走近看清,那两个人已有所警觉,同时拔出剑问:“来者何人?”把来看热闹的众人吓了一跳,他们哪见过这架势?房内的关大爷和林染听到声响,也赶紧走出来看。关大爷看到门口拔剑对外的两个人,又看到不远处呆住的街坊邻居,扭头对两个侍卫说:“这是做什么,把剑放下!听到没!”俩侍卫顺从地放下了剑,站在一旁。关大爷接着对众人露出笑脸说:“吓到各位了,老头子我很抱歉,这几个都是我熟人,来找我有点事的。”
大家听到关大爷道歉,纷纷表示没关系没关系,虽然他们都很好奇陌生人的身份,但这几人一言不合就拔剑,还是有些吓人,于是都告辞离开了。当然一路上他们还免不了议论几句。从刚才到现在,林染一直站在关大爷身后,静静看着一切,什么也没说。
等关大爷回到屋内,林染开口说道:“关老先生,你真的甘于在这个偏僻小镇当个渔夫吗?想当年你可是名震江湖的大侠关风南啊!”听到“大侠”这个词,关大爷黯然地笑了笑:“大侠?从我离开江湖那一刻起,我就不是什么大侠了。现在我只是个普通老头,每天就晒晒太阳,打打渔,和乡亲们聊聊天。江湖的事情,我都已经忘了。”
“可是关老……”林染不放弃,还想劝说几句,关大爷拦下了他,说道:“林染小子,你别劝我了,我是不会和你回去的。”说完就自顾自向外走去,他走到门口时,林染突然说:“我知道您对师父当初做的事有怨气,但他当时也是无奈之举。”听了这话,关大爷“哼”了一声说:“无奈?他哪里无奈了。”
“这……那关老你可以离开江湖,但你能放下关月儿吗?”林染没有纠结刚才的话题,说到了另外的方面。听到他这话,关大爷脚步一顿,但依旧没有回头,继续往前走去,边走边说:“月儿长大了,可以照顾自己了,不会怪我这个爹的。”林染看这样都还是劝说不了师伯,只能垂头丧气地坐下。
关大爷走到河边,脑子里都是林染说的话。之前他在林染面前高高在上的样子,仿佛一下子没有了,剩下的只有颓然与无奈。还是逃不了吗,自己都选择离开了,为什么他们还要找来?为什么?非要逼自己想起那些不愿想起的事吗?
话说关大爷为何情绪前后反差这么大,此事说来话长。
(四)
关大爷,名叫关风南,确实如林染之前所说,他曾经是一个名震江湖的大侠。当年,他和林染的师父萧逸,共同拜在云山的无涯大师门下为徒。无涯教了他们很多,关风南喜武,在武学上很有天分,无涯便着力培养他的武艺;萧逸热衷权术,无涯便教他如何工于谋略。在平时,关风南和萧逸二人,虽不是亲兄弟,但感情早已和亲兄弟无二。
几年下来,师兄弟二人都没有辜负无涯的期望,终于学有所成。学成之日,他们跪拜师父,依依不舍地离开。关风南与萧逸同行一段时间后,因为所求不同,也相互告别,独自去闯荡。
刚出师的时候,关风南正是年少轻狂的年纪,仗着自己有一身武艺,也曾扬言要“杀尽天下恶人”,他嫉恶如仇,劫富济贫,惩治恶徒,尽显豪侠本色。官府对他很头疼,恶人们都害怕他,普通百姓都很感谢他。
在关风南行侠仗义的同时,也听到了一些关于师弟萧逸的消息:比如萧逸投到某位大臣门下当谋士,为那个大臣出谋划策,帮助大臣成功扳倒一位朝中重臣,重臣因此下狱。重臣的幕僚们知道背后出点子的都是萧逸后,十分愤怒,策划了几次暗杀。虽说暗杀都没能成功,但总是让人有些担惊受怕。
听说萧逸为了不连累他的主子,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与大臣告辞,离开了他的官邸,连夜逃往他处。还听说他离开那个大臣后,也为好几个人当过谋士,后来的情况也不得而知了。
关风南听到这些,唏嘘不已,自己这个师弟,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再说回关风南自己,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中,他的侠义之名为更多人所熟知,人们都称他为“豪侠”。
崇拜他、仰慕他的人也因此变多了,其中不乏一些小姑娘。有一回呢,关风南遇到了一名女子,那女子名叫温素锦,生得那叫一个闭月羞花,有种小家碧玉般的美,性格也温婉沉静。见到温素锦,关风南这百炼钢也化为了绕指柔,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这素锦姑娘呢,也是他的仰慕者之一,对他也有些好感,在他的追求下,害羞又欣喜地答应了,关大侠也终于抱得美人归。
婚后二人生活美满,并育有一女,取名为关月儿,意思是希望他们的女儿可以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丽动人。随着岁月的积淀,到了中年,关风南也不再那么浮躁,变得更加沉稳安定。慢慢他们也有了一些积蓄,关风南便买下一处不大的宅子,和妻儿安稳地生活。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有一天,关风南知道了一个消息,然后发生的事情,让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风南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灰蒙蒙、阴沉沉的,空气中的压抑让人有些难受。他正在桌前喝茶,突然有一个仆人小跑着进来说:“老爷,云山送来的信,要您一定得马上看。”
“云山?师父送来的信,送信的人呢?”关风南接过信,边拆边问道。“回老爷,送完信就走了,说是有急事。”那仆人答道。“那你退下吧,把门带上。”关风南挥挥手让仆人下去。
才看了开头几个字,他就呆住了,只见信上写着:“云山有难,无涯师父命不久矣,望关师兄能尽快赶来。”关风南拿着信纸,慢慢跪下,不住地颤抖,嘴里念着“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师父……师父!”突然他站起来,往外冲去。
这时,关风南的夫人温素锦正好来喊他吃饭,见状赶紧叫住他:“老爷,你急急忙忙是怎么了?”关风南没有理,还是往外跑去,素锦怕他冲动之下出什么事,连忙让仆人拦下他,她走上前去问:“老爷,到底出什么事了?”关风南语无伦次地说了刚才信上看到的事情。
素锦听完说:“老爷,你不要急,万一是别人假借云山名义写信骗你的呢?要小心陷阱。”“不,不会的,肯定出事了,我要去看师父。”他不听,执意要去,素锦没办法,只好叫一个可靠的仆人陪他同去。
(五)
日夜兼程,关风南终于在两日后来到云山,来到山下,没有看到看守山门的侍卫,往上走去,之前无涯老人布下的阵法也没用了,这下他可以确定,肯定是出事了。
关风南快步上山,离山顶越近就越有一股血腥味,来到山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山顶平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好几具尸体,看衣服都是云山中人,地上、石柱上处处有剑痕,地上的人身上都是血迹。来不及多想,他赶忙往无涯老人房内跑去,生怕晚一步师父就不在了。在他后面,仆人气喘吁吁地跟上来。
“师父,师父,我来了!”关风南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无涯房内,只见白发苍苍的无涯躺在床上,气若游丝。师父身旁还有几个关风南的同门师兄弟,他们勉强可以站着,但情况也不是很好。那几个人看到关风南来了,都让到两旁。无涯听到声音,费力睁开眼说:“风南,你……你……来了。”关风南走上前握住师父干枯无力的手问:“师父,是谁做的?”“是……是逸……逸儿带……”无涯说一句话都很不容易,不过关风南依然从中听到了师弟的名字,他皱起眉头说:“是师弟?他怎么……”
“关师兄,是萧逸师兄带人来的。”这时其中一个同门开口说。“长话短说,是怎么回事?”听到这话,关风南更奇怪了。“萧逸师兄投靠了当朝九王爷,那王爷从师兄那里听说师父有惊世之才,一定要师父下山助他夺嫡,师父不愿沾染朝堂之事,拒绝了,谁料九王爷竟在萧逸师兄带领下派兵攻打云山。我们奋力抵抗,但还是寡不敌众,整个云山只剩下我们几个,师父也被重伤。”
“九王爷……萧逸……我饶不了你们!”关风南听完,紧紧握住双拳,好像恨不得现在就要去杀了他们。无涯吃力握住他的手,张张嘴说:“饶……饶逸儿一命,他……他毕竟是你……你师弟。”关风南虽然不愿意,但还是答应了师父。无涯撑了好久,终于还是撑不住了,闭上眼离开了这个世界。
关风南他们,忍着巨大悲痛埋葬了无涯和其他死去的人。处理好师父的后事,关风南打听到萧逸现居于九王府,拿着剑准备去寻仇,众人万般阻拦也拦不住他,只好让他去了。
大概一周后,关风南终于来到了九王府,看着那高大威严的门,想着里面的人却做着草菅人命的事情,真觉得有些讽刺。他环顾四周,决定晚上再探探。
当晚,趁着夜色,关风南翻墙进入王府的院子,拦下一个丫鬟逼问出了王爷的房间,然后把丫鬟打晕,只身前往九王爷房间,却没想到,不小心碰到了石子,惊动了王府的侍卫。
“是谁!”有侍卫喊道,关风南见状不妙,想要逃出王府。“有刺客!!抓刺客!”侍卫发现了他,都往这边赶来。
关风南想跑,却发现侍卫速度很快,已经将他团团包围住了。他不禁有些后悔,今夜太大意了,这么多侍卫,自己不一定能逃脱,难道就要殒命与此吗?
“何人深夜闯我王府?”这时从远处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关风南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个表情严肃,服饰华贵的中年人走过来,大概和自己差不多年纪。估摸着这就是九王爷了,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人,其中一人,虽然多年未见,但关风南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自己“好”师弟萧逸。萧逸看到被王府侍卫围住的关风南,也有些意外。
侍卫见到来人,纷纷行礼,带头的侍卫说:“见过王爷,我们抓到一个刺客。”九王爷看了关风南一眼,轻蔑地说:“你是什么人,孤身一人就敢闯王府?胆子不小啊。”
关风南“哼”了一声说:“我是谁不重要,你只要知道我是来取你狗命的就够了!”说完奋力冲开包围圈,提剑刺向九王爷。那九王爷没料到关风南能冲破包围,一时没反应过来,众侍卫也愣住了,眼看九王就要被刺中了,说时迟那时快,有人喊道:“王爷小心!”迅速冲过来握住关风南的剑,抵挡住他的攻势。
关风南一抬头,发现这不是别人,正是萧逸。关风南一脸难以置信,颤抖地说道:“萧逸,你……你真成了这王爷的走狗!还给他挡剑,信不信我连你一起杀了!”萧逸放下满是鲜血的双手,对关风南说:“师兄,放弃吧,你这样没用的。”“你还是不是我师弟,还帮他?哦我忘了,你从带这王爷去云山杀师父他们的那一刻起,你就不把自己当师父的徒弟和我的师弟了!!”
“哦?你也是那老头的徒弟?那老头真是固执,本王去屈尊请他下山,他还不愿意,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样忤逆本王的人哪还能留着?萧逸,也多亏你带路,要不然本王还没那么容易杀了他们。什么高人,也不过如此,哈哈哈!”
“王爷……”萧逸似乎在极力忍着什么。听了九王爷的话,关风南更加愤怒了,恨不得立刻杀了九王,九王爷看出了他眼中的杀气,往后退几步,然后对众侍卫说:“你们谁能杀了他,本王重重有赏!”侍卫们听到有赏,都拿着剑围上来。关风南怒吼一声,与众侍卫厮杀起来。
“王爷,求您饶我师兄一命!”萧逸对九王爷说。“欲成大事者,哪能有妇人之仁!萧逸你可是我的左膀右臂,将来等本王荣登大宝,你就是丞相,此时切不可心慈手软!”九王说道。
“可是王爷……”“够了!你别让我失望!”九王爷拂袖走了,留下萧逸一人。看九王爷走远,萧逸赶紧去看还在厮杀的关风南。只见侍卫倒下不少,但关风南身上也都是鲜血,看样子伤势不轻。
“你们留他一命!”萧逸走过去对侍卫们说,“萧先生,可是王爷说……”侍卫们还是有所顾忌。“王爷要怪罪下,我担着!”
“别假慈悲了,要杀要剐随你们。”关风南并不领情。“师兄,看在我还叫你一声‘师兄’的份上,收手吧。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不杀王爷,他不会追杀你的。”“呵呵,笑话,收手?我来的时候就没想着活着回去!”关风南说。
“那既然这样。师兄,师弟得罪了。”萧逸说完,对关风南一扬手。关风南还没反应过来,突然就觉得使不出劲,全身无力,站都站不住了,关风南费力地说:“萧逸,你……你……”还没说完就晕倒了。
萧逸看着晕倒的关风南,叫来一个侍卫说:“把他的伤治好,然后送得远远的,让他不要再来找王爷了。”说完萧逸叹了一口气,就离开了。
萧逸私自放走了关风南,九王爷火冒三丈,狠狠惩罚了萧逸。九王爷还派了杀手去寻找关风南,可由于萧逸怎么也不说出把人送到哪里了,杀手们也无法找到。九王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愿意把时间精力放在这件事上,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六)
几日后关风南从昏迷中醒来,发现周围一片陌生,自己身上的伤也都被包扎了,晃晃脑袋,想起昏迷前的那一幕,还是很生气。他正准备出去问人这是哪里,突然发现旁边的桌上有一张纸,上面好像写了什么。
他拿起纸,只见上面写道:“师兄在上,师弟在此赔罪,我当日也是无奈之举,希望师兄见谅。刺杀王爷之事,师兄不要再想了,王爷已加强了护卫。我劝师兄还是回去吧,否则王爷会做出伤害师兄的妻儿的事情。想必师兄之前的安定生活也来之不易,莫不可手上再沾染鲜血。”
关风南死死握住信纸,一脸不甘心,但也担心那狗王爷真会伤害素锦和月儿,想了想,还是选择回去。唉,自己以前何曾这样万分顾虑?
后来,关风南回到了妻儿身边,但每每想起还是无法释怀。后来,听说九王爷夺嫡中意外死亡。听到这个消息后,关风南独自一人喝了一夜的酒,第二天醒来,就来到师父无涯的墓前。
他倒了一杯酒放在墓旁,坐下来说:“师父,我又来看你了,你知道吗,那个狗王爷终于死了,我当初没有取他性命,你会不会怪我,我……我也不想这样的。我答应你了,没有杀萧逸,但我不会原谅他,这辈子也不会再见他了。师父,我走了,以后我还会来看你。”说完他磕了三个头,把酒倒在地上就离开了。关风南走得很匆忙,没有注意到在他走后,有一个人默默从旁边走了出来,对着无涯的墓伫立了很久很久。
九王爷死后,府内众人都离开了,萧逸离开王府,重回江湖,找了一处地方开门收徒,传授武艺与权谋之术,其中有个叫林染的徒弟最为出色。这个林染,关风南后来也见到过,能看出是个可塑之才。林染听说关风南是萧逸师兄后,对关风南很是尊敬,但关风南因为对萧逸做过的事心存芥蒂,所以对待林染总是不冷不热的。
后来,关风南的爱妻未到知天命之年就病逝,关风南万分悲痛,埋葬了妻子,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月儿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了,她从小就和素锦感情很好,娘病逝后她总觉得是爹没有医治,心有怨气,和关风南也不是亲近。关风南很无奈,但也没有办法。等到月儿适婚之时,关风南给她找了个如意郎君,那小伙子对月儿不错,关风南也算了了一桩心事,觉得可以对地下的妻子有个交代了。
再后来,几年后的某一天,关风南厌倦了江湖生活,打理好一切,把房产土地还有多年积攒的银子,都交给女儿女婿,不顾他们的苦苦挽留,执意离开了,独自一人四处流浪,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直到来到清水镇才算安定下来。但此时,人们一点也看他不出曾是江湖侠客。除了很有精神,感觉他和一般的老头没什么两样。
(七)
林染和他带来的两个人,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和关风南告辞离开了,临走之前,再三和关风南说要珍重,既然他不答应去帮萧逸,他们也不强求了。关风南冷着脸,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白天的时候,关风南照例像往常一样打渔,遇到好几个清水镇上的居民,都和他打听昨晚来的陌生人,关风南都只是笑笑,什么都没有说。那几个人见状也不好再问了,寒暄了几句就走了。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平静,镇上的人们还是和以前没有什么差别,干活、闲聊,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觉得关大爷的话好像变少了,也不怎么笑了,问原因他也不说。
过了大概半个月,某一天晚上关风南收拾了自己不多的东西,留下一封信,和谁也没有告别,离开了清水镇。
白天有人去找他的时候,才发现关风南已经离开了。那个人看到桌上的信,拿起来粗略看了一下,便赶紧去找镇上其他的人,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其他人听到这件事,也都不敢相信,关大爷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了呢。大家围在一块,一个人读着信,他们听着听着才知道,原来关大爷曾经是江湖上一个有名的剑客,原来在他有过那样惊心动魄的经历,原来他发生了一些事情,担心连累镇上这些好心的人们,才选择离开,在信里他也对大家的照顾表示感谢。他没有说自己去了哪里,也让大家不要去找他。
听完信上的内容,所有人都唏嘘不已,虽然关大爷的离开,他们有些遗憾,但人已经走远,而且他也说不要去找,只能作罢。茶余饭后,他们都把关大爷的事情当作传奇来谈论,或羡慕,或感慨,或可惜。
后来,还有人来到清水镇。那是个微胖的老人,他一脸沧桑,不怒自威,上次来的那个年轻人也跟来了。镇上的人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只听随从叫他“萧老爷”,那老人听说关大爷已经离开了,叹了一口气说:“他还是不肯原谅我,罢了罢了。我们回吧。”然后就带人离开了清水镇。
一切又归于平静。清水镇上的人们还是过着平淡的生活,萧逸依旧收徒授业,后来也成为了一代名宿。而关风南呢,没有人知道他的消息,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也许属于关风南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也许不知道何时他还会书写传奇。人总会老去,可江湖却永远不会老。
—— —— —— ——
2016.12.17完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