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江南水都中学 李珊)
情景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新课《7.3节溶液浓稀的表示》中,我让学生计算90g水中加入10g食盐,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我很快听到10%的答案,但是还是让学生动笔计算,写在课本上,因为我知道能快速说出答案的同学肯定会,但是没有出声的呢?于是我限时1分钟,让学生写,我来拍。最后我给了两种解法,如图1所示,让学生用麻吉星反馈器选择与自己答案相同的选项。如图1所示,有4位选择了解法①,33位选择了解法②。我从选项②中随机挑人,朱同学说,解法①分母少了溶剂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反思:让学生写下思考和计算过程,课堂中肯花时间,让学生写,这件事情我也要继续刻意练习,通过写和观察,才能发现学生问题。
图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情景2:如何实现溶液的稀释
如何实现溶液的稀释呢?我给两套方案,如图2所示:方法一:将溶液平均分成若干份;方法二:加入适量的水。我让学生进行选择,很快我就发现,这道题又是无效,全班同学都知道加入水,可以实现稀释。
反思:如何实现溶液的稀释,直接问学生,如果是你,你怎么做?很多同学会想到加水。对于,平均分溶液,浓度是不会改变的,这是能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所以,也正是因为有反馈器,我在后来的两个班级中,就省掉投票,直接询问学生了,没有进行过多的解释。
图2:如何实现溶液稀释情景3:辨析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对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还有没有其他延伸变式呢?为了引出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我给出了图3的思考题。让学生课本上,如图4所示,有两种答案,让学生做出选择。我从选项A中,随机挑人赵同学,我问她,选项B中,分母100g+36g是什么意思?她解释是溶质36g,溶剂100g,加起来是溶液,所以选项B的同学,分母少了溶质的质量。
反思:每次都从正确选项中挑人回答问题,似乎成了我的惯例,因为我还是想减少课堂时间,让会的同学替我把答案讲出来。是不是改变下提问方式呢?比如我可以试着从选项B中,随机挑人,问他100g什么意思?他也许就知道自己忘记加溶质的质量了。
这节课,学生有走神吗?为什么有8个同学乱选,我当时记得我直翻了选项E,忘记翻牌选项C了。选项E的同学是上课都在睡觉的孩子,我当时批评了他,但是忘记翻牌选项C了。在他心理,肯定觉得不公平,这也是我的疏忽,如果不是再次翻阅数据,我不会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平时教师不能带着思维定式教学,比如作业不做、上课捣乱的永远都是那些不读书的孩子,这也许对他们不太公平。所以今后,我会更加注意,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即便他不太爱学习,也不要刻意批评。
图3:思考题 图4:学生投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