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记忆(六)——干塘(下)
(续上)话说大队用拖网捞完大鱼后,大队长宣布集体捕捞结束,早就在山塘坝上准备就绪的我,随着数百个乡亲一起跳进山塘,挥动着手上三角形的捞网,开始了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捞鱼竞赛。
经过大网轮番拖过的山塘,大量的鲫鱼和其他品种的小鱼早就被惊动的四处流窜,在几百个拿着各式捕捞工具的乡亲驱赶下,已经混浊的水面上到处都是拼命游动的小鱼。不一会儿,我的小捞网就捞了半网的鱼,大都是两三个手指大小的鲫鱼。为了更轻便捞鱼,只好在泥水里飞跑上岸,把半网兜的鱼倒进岸上小弟弟守住的大脚盆。这个时候的大脚盆及边上的泥地上,都是大哥,二姐捞上来的鱼,活蹦乱跳。半小时后,水面上的鱼逐渐减少,累的不行的我上岸休息一会。但是,山塘里的乡亲热情依旧不减,水面上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泥水纷飞,到处都是人声鼎沸。这时候,大哥过来对我说:“可以捞竹筒了。” 我才恍然大悟,转身又向沉放竹筒的方向走去。
寻找塘里的竹筒是依靠双脚,通过双脚在水塘泥地里来回摸踩,凭双脚来判断水底下的竹筒。因为我个子矮,只能在浅水区,踩摸了好久,才捞取一个竹筒,竹筒一出水面,我就看到有塘鲺鱼在里面,兴奋的我,抱着竹筒在塘泥里奔到岸上,倒立竹筒,竹筒里才三、四条塘鲺鱼。我一看旁边,大哥已经捞了四个竹筒了,大脚盆里已经有几十条三个手指大的塘鲺鱼了。
少年记忆(六)——干塘(下)
正当我放下竹筒,转身往塘里走的时候,山塘里传来一片惊叫声。原来水面上突然出现一条非常大的雄鱼,在山塘中央水面呼溜溜东奔西窜,几十个大人在水里围追堵截,因为水深,而且鱼太大,除了少数几个人挨到过大鱼身子外,所有人都被大鱼冲撞的晕头转向。一阵一阵的惊呼声,引起了正在堆成小山一样的鱼堆前过秤的大队领导的注意力。于是,几声尖锐的哨子声吹过,专业拖网的人员再度下水,在几十个乡亲的协助下,终于网起这条超长超大的雄鱼。没一会儿,围成一大圈的看大鱼的人群里就传出话来,这条大雄鱼居然有二十八斤。整个山塘周围的人都在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好像这条大鱼是自己家里捕捞的一样。
大人们都在热烈议论,这是十几年来山塘里出现的最大的鱼,是鱼王,不应该捕捞起来。正当我听得有滋有味时,脑袋上挨了大哥一把掌,大哥拉着一边我往塘里走,一边说:“继续找竹筒,晚点水更冷了。” 于是,我和大哥又在竹筒可能沉落的范围内走来走去。没多久,大哥又捞起了一个竹筒,而我到傍晚都没有捞到一个,倒是捉了两条晕在水面的巴掌大小的白莲鱼。
那天晚上,母亲煮了足够的米饭,做了好几种鱼给我们吃,每个人都放开肚皮吃鱼吃饭还喝鱼头豆腐汤。除了几十条塘鲺鱼和部分鲫鱼养起来慢慢吃外,一两百条鲫鱼和白莲及小草鱼全部要剖杀干净,用大木盆加点盐先腌起来,晒腊鱼干。我记得很清楚,到我上床睡觉了,大姐和二姐还在厨房门口剖鱼,还在议论我们家比谁家抓得多,谁家抓得大鱼又比我们家抓得多。
那天晚上,因为塘泥水里奔波了一下午,疲惫不堪的我早早地就进入了梦乡,但在睡梦中都是白天干塘的场景,好几次说梦话都把大哥和弟弟吵醒了。这就是少年时代最难忘的、记忆最深的大队干塘抓鱼捞鱼捉鱼的往事。昨天中午,电话联系发小建光,核实那条大鱼后来是怎么处理的,建光一听是回忆干塘,就十分兴奋地告诉我,因为鱼太大,村子里没有哪一家人有那么多钱买得起这条大鱼,最后被曾家塅刚从部队转业的口袋里有转业费的炳明哥哥买走,据说炳明哥哥把大鱼买回去,请曾家塅全村人吃这条大鱼。
后来的很多年,干塘都是非常热闹的,只不过再也没有发现那么大的雄鱼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后,很快就有人挖田养鱼,随着大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干塘的兴趣也逐渐减弱,看热闹的人多,像当年那样,几百人不顾大冬天山塘水的寒冷,扑通扑通下塘捞鱼的景象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少年记忆(六)——干塘(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