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典音乐中国传统文化正麟殿古琴
武汉古琴 | 中国十大名曲的由来,建议收藏!

武汉古琴 | 中国十大名曲的由来,建议收藏!

作者: 萃辰天心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10:00 被阅读1次
    荆楚知音    琴人荟聚

    中国十大名曲的由来,建议收藏!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古琴居中国传统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自古以来一直是文人终生必修的科目。故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学琴与读书一样,都应该从经典入手。对于琴人来说,以下十大名曲和其背后的故事,就是值得认真学习和收藏的经典。

    《幽兰》


    又名《猗兰操》。汉蔡邕在《琴操·猗兰操》条目下曰:《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

    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年)夏,定公病故。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想参加定公的葬礼。但季桓子不同意,不允许他进入曲阜。孔子只好返回故乡陬邑。

    孔子途经一峡谷,忽见几株空谷幽兰,暗自芬芳。孔子便长叹说:“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意思是,兰花本应当生长于殿堂,为王者发出香气。而今却孤独地长在山谷间,与野草相伴。于是孔子停车,鼓琴自伤而作《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焉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天色阴沉,雨落幽谷。有人故去了,孔子却只能在荒野送他。他要问上天,为何没有容他的地方。世人愚昧,不认识贤者。

    那时正值春秋乱世,周王朝如大厦将倾,各诸侯国征伐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各国君王推行仁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然而,那些自私昏庸的国君们,给予他的却是冷嘲热讽,甚至疯狂迫害。

    已过天命之年的孔子,道不能行,志不能伸,看着那些落寞而自持的香兰,不免心生惆怅。

    《广陵散》


    魏晋“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擅长诗文书画,更酷好弹琴。他的一生与《广陵散》有着不解之缘。

    嵇康年轻时,一次夜宿洛西华阳亭。夜中兴起,弹了一首琴曲。结束后见一位老者正在专心听琴。嵇康知道他是懂琴之人,便请他指点。

    “您的指法很熟练,可惜感情不够。您把悲壮的古曲弹得过于柔弱婉转了。”老人说完,让嵇康点起一炉紫檀香,自己净手整冠,从容拨动琴弦。弹完之后,他讲起这古典的来历。原来,这古曲流传在广陵(今扬州)地方,名为《广陵散》。“散”是一种琴曲的名称。《广陵散》描写的是勇士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

    聂政的父亲给韩王铸剑,违了期限,为韩王所杀。聂政找到一个机会,混进王宫要刺韩王替父报仇,被侍卫发觉后,逃进深山。他听说韩王喜欢听琴,就想扮作琴师接近韩王。在山里,他请了位老师教他弹琴。为了通过关卡不让人认出,他用漆涂脸颊,用石头砸掉牙齿;为了改变声音,他吞火炭把嗓子弄哑,年深月久他终于弹得一手好琴。

    韩王得知有这样一位弹琴高手,就派人把他带进宫里献艺。聂政把匕首藏在琴腹。待琴曲弹完,聂政突然拔出匕首,把韩王刺死。然后,他割下自己的眼皮、嘴唇、鼻子、耳朵,彻底毁坏了面容,自刎而死。

    后来,竹林七贤在司马氏集团的势力威胁利诱下,渐渐分化瓦解。嵇康是个铁铮铮的硬汉,始终不肯阿附司马家族,终于给自己招来灾祸。

    公元262年,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刑场上,嵇康要来一架琴,面对成千上万前来送行的人,弹奏了一曲的《广陵散》。那激昂、悲壮的琴声,感动得围观的人们为之饮泣洒泪。他收住琴,昂首对长天叹:“吾死不足惜,《广陵散》啊可惜要失传了!”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时年仅三十九岁。

    所幸《广陵散》并没有失传,历经九百余年后,终被记录在《神奇秘谱》中。该曲分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五大部分,连开指共四十五段,成为今日得见的最长的古琴曲之一。

    《流水》


    《流水》,原曲名为《高山流水》,承载着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典故。在唐代,此曲分作《高山》与《流水》两曲,一巍峨陡峭,一奔流畅快,正如中国文化讲究“一阴一阳之谓道”。

    春秋战国时期的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琴操》记载:

    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分为《高山》与《流水》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阳光三叠》


    此曲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唐朝人在送别朋友时,经常唱这支歌。因为当时全首诗只有四句,每句的字数相同,唱起来有些单调,因此乐工们常将诗句叠唱(反覆唱几遍),因此有了“阳关三叠”的名称和唱法。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目前所见的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目前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阳关三叠》琴歌歌词: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

    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

    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

    无复相辅仁。

    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

    参商各一垠,

    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

    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芳草遍如茵。

    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

    载驰骃,载驰骃,

    何日言旋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尽的伤感。

    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

    尺素申,尺素申,

    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

    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

    闻雁来宾。

    《大胡笳》


    曲作者为东汉蔡琰,即蔡文姬。乐谱初见于《神奇秘谱》(1425年)。该书记载:

    臞仙按,琴史曰,汉书载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也。博学有才辩,又妙於音律。其父邕夜弹琴弦绝,琰闻之曰,“第一弦也”,复断,闻之曰,“第四弦也”,父甚异之。后适河东卫仲道,夫亡归宁。

    汉末大乱,琰为胡骑所掠,入番为王后,十二年生二子,王甚重之。春月登胡车,琰感笳之音,作诗言志曰,“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后武帝与邕有旧,敕大将军赎文姬归汉,二子留胡中。后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茄奏哀怨之音。后唐董庭兰,善为沈家声祝家声,以琴写胡茄声,为大小胡茄是也。

    蔡文姬虽然在塞外生活了十二年,但她时刻怀念故乡。曹操平定中原后,与匈奴修好,用重金赎回文姬。蔡文姬写下的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离别的悲切之情。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和《胡笳十八拍》等版本,反映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心情。

    该曲现存于《神奇秘谱》中,共十八段。各段小标题分别为:红颜随虏、万里重阴、空悲弱质、归梦去来、草坐水宿、正南看北斗、竟夕无云、星河寥落、刺血写书、怨胡天、水枯草冻、远使问姓名、童稚牵衣、飘零隔生死、心意相尤、平沙四顾、白云起、田园半芜。

    《酒狂》


    此曲由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所创。《晋书·阮籍传》称他“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阮籍生活的时代,司马氏与曹魏集团争权夺利,社会黑暗不堪。阮籍处于高压政治状态下,内心愤懑难以言表。他不愿受世俗礼教束缚,行为佯狂放诞。阮籍曾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

    中年后阮籍选择了“归隐”,“飘摇于天地之外,与造化为友”。他用“嗜酒”来摆脱现实与肉体的束缚。

    《酒狂》以醉酒为主题,极力表现了醉后的狂态,真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尽在不言中。当朝者司马昭见阮籍嗜酒如命,整日酩酊大醉,虽然拿不住他的把柄,可总也于心不甘。一次,以假托联姻的方式,派人向阮籍提亲,要阮籍将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阮籍内心极不情愿,可也不敢拒绝。只好狂饮数坛美酒,酣醉六十余日不省人事。提亲之事,由此作罢。《酒狂》这首琴曲表现了阮籍醉酒之后迷离恍惚、步履蹒跚的状态。

    许多古曲不是失传就是面目全非,《酒狂》能保存下来,得益于一个人——朱权。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是《神奇秘谱》的编纂者。他为《酒狂》写了一段题解:

    “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酒耶,有道存焉。妙在於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

    正是这份题解,道出了阮籍的真性情——名为酒狂,却绝非饮酒之狂徒。

    《潇湘水云》


    此曲为南宋“浙派古琴”鼻祖郭沔所作,始见于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中的解题:

    “臞仙日: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倦倦之意也,然水云为央,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在南宋王朝宣告灭亡,元兵南侵入浙时,人们南迁逃生,郭沔移居到湖南衡山附近,即湘中宁远九嶷山下。

    郭沔常泛舟于潇、湘两水汇合处,潇水浇山,每当眺望九嶷山,却被云水遮蔽。此时,虽可怡情山水,但伴随他更多的却是对故国沦亡之痛与身世苍谅之悲。他见到水起云涌的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心中涌动无比惆怅和愤懑之感。于是作《潇湘水云》以寄抑郁、眷念之情。

    据说上古帝王舜葬于此地,是民族英雄所在的象征。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郭沔虽然是一个终生未仕的知识分子,生活十分清贫。但他却是一个反对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人。

    故郭沔借九嶷山为“潇湘水云所蔽”的形象,寄托他对现实的黑暗与贤者不逢时的义愤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琼瑶的言情小说《梅花三弄》,其标题即取自古琴名曲。此曲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音乐家桓伊。乐曲通过对梅花芬芳耐寒的歌颂以喻人品质之高洁。

    桓伊出身士族大家,《晋书》称其“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有一次,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赴都城建康,泊船青溪,恰好遇到桓伊乘车从岸上经过。王徽之听人说这就是知名音乐家桓伊时,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于是叫人过去拦住桓伊的车,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伊此时已甚为显贵,而且与王徽之素不相识,但还是很谦逊地下车,坐在一张小马扎(当时称为胡床)上,为王徽之吹奏《三调》之曲,一弄寒山绿萼,二弄姗姗绿影,三弄三叠落梅,笛声悠扬,曲意深长。

    这个故事收在《晋书·桓伊传》和《世说新语·任诞》中,在音乐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当年王徽之邀请桓伊吹笛的萧家渡渡口,也成为南京一处名胜——邀笛步(民国时期毁于战乱)。

    后人根据他的《三调》完善成了名曲《梅花三弄》。在唐代由颜师古改编为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龙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其解题云:“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平沙落雁》


    此曲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

    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子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天闻阁琴谱》中详细描述了此曲的意境之美:

    “盖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后之学者,遂互相唱和,分律变调。操虽数种,而音调皆同。唯独此操气疏韵长,通体节奏凡三起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曲中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画: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白沙静水,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敛翅飞落……

    《关山月》


    此曲源自李白的一首诗《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为汉乐府之曲,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即这首《关山月》,内容是抒写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有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

    琴曲《关山月》形成于清末。约1901年前后,山东济南琴家开始将一首流传在山东地区的民歌曲调移植于琴上弹奏。稍后,由近代琴家山东诸城王宾鲁(号燕卿,公元1867—1921年)加工改编,取名为《关山月》,并使其广泛流传。

    乐曲既然与李白的《关山月》结合,则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情感,便自然以此为据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汉古琴 | 中国十大名曲的由来,建议收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s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