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非常枯燥的文章,但却包含了我的亲身体验,如果你仔细读来的话,我想对你是非常有用的事情。
我曾问过许多朋友关于背书记忆的方法,他们都告诉我说,思维导图,框架构图是最快最好的方法。我不以为然,甚至还认为他们只是敷衍,或是这套方法并不适合我。搁置以前,我会颇有自豪感的告诉他们,“框架构图远不如一字一句背的来的实在。”但经历了教资之后,我再也不敢说这种自以为是的大话。
(一)

2019年3月9日,是我第二次考教资,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孩子,还没拿到教师资格证是非常羞愧的事情,所以此次考试,我比往日紧张了许多。我是于3月1号开始复习的,大概的知识点都已经整理出来了,只要多加背诵就可以了。关于背诵这一块,我是很相信自己死记硬背的能力的。当时的规划是非常完美的,A4的稿纸我背了七张,正反面都有知识点,当时知识点过了大概两遍,头都大了,总觉得可以了吧。但合上书的时候,我脑子里却一片空白,我想不起那些内容,做了一套真题,除了选择题,其他的一塌糊涂。然而这时,时间已经只剩下了两天了,而这种情况显然是很不乐观的。
(二)

百般无奈之下,我去找了闺蜜跟她说这件事情,她劝我不要太着急了,把心态摆正,罗列框架,把书从头到尾梳理一遍,把背的知识点全部归类进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大体的系统。
虽然我极其不相信这一点,但到最后关头了,我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在剩下的两天时间里,我把书的目录,每章节的考点都进行了构图,再对照着以前整理的知识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认真复习了两天。考教资的前天晚上,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之后,整个知识体系出现在大脑里,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清清楚楚,那一刻,我才深深体会到了框架的重要性。
(三)

第二天教资结束之后,虽谈不上轻松,但也不至于紧绷了。答题的过程还是很愉悦的 ,虽然有些知识点遗漏了,但比起之前,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紧张的期待着4月16日。

今天的这些是我考完教资之后想总结的,结果放松着一直拖到了现在,这是我这一次最难忘的感受,知识框架是真的很重要,死记硬背固然是好的,但进行分类归纳又何尝不是一种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