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妈妈通了个电话。她说小玲(堂妹)月考考了二三十分,年段五百多名,全年级六百多人。
小玲今年读初一,她是个性格活泼大胆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有时真是让我羡慕嫉妒恨呀。四年级的时候二婶把她送到县里读书,寄宿在老师家。
县里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肯定比城镇高,她进步很快,每次考试科科都达95分以上。
五年级成绩也很稳定,依旧每科都上95分。
大家一致认为送她到县里读书是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到六年级成绩开始下滑,而那年正是二叔二婶开始闹离婚的时间。
小学毕业期末考,数学考了60来分。二婶虽然生气,但是也只能送她去补习数学。
不过,在我看来,补习并没有什么用。补习那年暑假,她住我家。每周二,周四,周六上午补习一次,我不清楚她有没有学到东西,但是回到家之后是从来不看书的。有时候我讲她几句,她会拿起书来看。过了不到二十分钟,又开始拿起手机玩了,或者看电视。
她的QQ加了很多群,tfboys粉丝群,红包群之类的。经常会在空间转发一些情啊爱啊的非主流动态。有时候我感觉她是不是喜欢上哪个小男生了。
现在的她,很爱吃零食,皮肤黑湫湫的。有点驼背,我一再和她强调,女孩子千万不要驼背,不好看,但是总是一阵子热度后就开始恢复原样。不爱护个人卫生,如果不催促她洗头可以很久都不洗。衣服黑乎乎的,老洗不干净。
要升初中了,县里有两个中学可以选择。一是实验中学,全封闭型的。二是城关中学。二婶的意思是想送她去实验中学,她就不会乱跑,安安静静读书。但是已经在城关报了名,所以最后进入城关,寄宿在学校。
妈妈说,她现在已经没有心思读书,说什么话她也听不进去。教育她,当时眼泪大滴大滴地掉下来,那又怎样,还是听不进去。
我说,那叫二婶上来带她呀,现在只有她妈妈管得了她。
妈妈说,我劝她了呀,叫她上来带她,以后你堂弟也可以一起带上来。可是她不想啊,她觉得你二叔都不管,那她就置气喽,觉得既然你不管那我也不管。
听到这个真的很难过,二叔确实是个特别没有责任心的人。可以说,他两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都是我二婶一个人在操持着。
这样也就算了,他倒是年纪越大越糊涂,在外面找了个相好,吵也吵了,闹也闹了,可是一直藕断丝连,二婶才决心要和他离婚。
妈妈还说,现在一中已经不可以用钱买了(以前没有达到分数线,付一万块钱还是可以就读的),如果没有达到分数线,那就只能去读职高了。
我说,读职高有什么用,还不如读技校,学门技能。
但是二婶已经表态了,不会送她去读技校,每年花那些钱,她拿不出。还说她爱读不读,不管她了。
父母间的矛盾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与未来,孩子会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生怕哪天父母真的分道扬镳,自己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
有些邻居亲戚说,这个孩子算是废了,还说什么她天生是不会读书的料。
听到这些啼笑皆非的言论,简直是荒唐。才一个初一的孩子你怎么可以随便定义她的一生,再说了,才初一而已啊,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假如现在二婶上来带她,她心里肯定会安心点。每天下课回来,就能吃到妈妈煮的饭,此时妈妈就在身边,不会离开自己。消除心理顾虑后,能静下来读书。
家庭安定,孩子没有后顾之忧,便能一门心思投入学习与发展。
现在也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好多次找她聊天都没有回我。
曾经有句话说,对孩子最好的富养便是父母恩爱。一个氛围和谐,安静稳定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比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要更懂得思考,更有涵养,人格更独立。
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生活环境,要比任何雄厚的家资和优渥的家庭环境都来得重要。
生活在哪个家庭里不是我们能选择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消极影响,挣脱思想的禁锢,活出自己独立的人格。
对于堂妹,我现在该怎么帮她,让她回到学习的正轨上,不要想太多家里的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