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参悟人生简友广场哲思
我们每个人都是千,与千寻

我们每个人都是千,与千寻

作者: 歪杏仁yy | 来源:发表于2020-03-02 17:13 被阅读0次

​以前

我以为宫崎骏先生最出名的电影念做

《千与,千寻》

如今长大了

才知道原来应该称呼它为

《千,与千寻》

以前

我觉得《千与千寻》真的“好看”

棉花糖似的云朵漂浮在天空中,汤屋像重庆洪崖洞一般富丽堂皇,湛蓝却一望无际的海上开过一列没有回程的列车

如今长大了

我才发现《千与千寻》真的“好看”

它是冒险、是爱情、是友谊、是自我,也是人生

以前

我觉得《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可以一个人看,美妙的动画片适合独自消遣

如今长大了

我觉得《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一定要约一个“懂得”的人一起去看,浑浊的世界让我抱你更紧

宫崎骏经典作品混剪短片

既让人感慨,又令人感动

绿色环保、人工智能、未来世界......不得不说,宫崎骏不乏立意深远、叙事宏大的作品。要说立意、叙事,《千与千寻》也许远比不上《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红猪》等等。

但同时斩获奥斯卡金像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动画长片的背后,势必是《千与千寻》最无可替代的独到之处。

“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这种对内心最深处的映射与探索,大概是我们愿意在长大后为《千与千寻》认认真真进一次影院、反思一次,甚至流泪一次的原因。

夸赞《千与千寻》细腻唯美,解读“人生是一趟没有回程的列车”,探讨它是如何反映日本人文社会的文章已经太多了。今天我回归个人感受,聊聊这部美好而伟大的电影中的1、2、3。

1面镜子 | 世间百态,职场即汤屋

“不干活就把你变成猪”、“你又笨、又弱小、又爱哭,我都不知道雇佣你来做什么”、“你可以帮忙,但别把别人的工作都抢了去。要是它们不干活,身上的魔法全部会消失”......

句句台词,像针一般扎着职场人的心。会通过夺走人的名字来控制众人的汤婆婆,深刻又生动地代表着终极“老板”形象。

熬过职场生活,总是需要些“法术”。

职场里坏人很多,但也不乏好人。说“你既然出手了,就帮到底”、“她是我孙女”的锅炉爷爷,表面霸道强势但一直扶持千寻的小玲,送给千寻丸子的河神,甚至与千寻一同坐电梯上楼找汤婆婆的客户大萝卜,其实都是职场里“互帮互助的同事”和“通勤达礼的客户”的经典映射。

比起每天和“坏人”斗智斗勇,这些温柔可贵的“好人”是更为绵长持久的人脉关系。

职场里欺负新人是常态,忍得了、熬得过的就是能者。最枯燥、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擦地板的活儿扔给新人做,最脏最乱最臭的大浴室派给新人擦洗还不给药浴,最刁钻、最不被待见的客户腐烂神,让新人独自面对......

端茶倒水拿快递,“你是新人,都得你做”。

这也成为如今这个快速流动的社会,年轻人疯狂跳槽的一大原因。不过我倒觉得,在汤屋这个职场里,“欺负新人”本就是常态,新人如何去忍受和度过这个阶段,恰恰是“新人”变成“前辈”的法宝。

职场里永远不要拿“年龄小”说事。“我年龄小”、“我经验不足”、“我才刚刚入职”,这些话说出来,就是“弱小”的最佳证明。只有别人心疼你年龄小而伸出援助之手,没有你自己说自己年龄小作为借口。

职场里解决问题比不停抱怨有效。真正面对问题时,一定是你孤身一人的。面对臭极烂极的腐烂神时,连小玲玲姐都“恰好”去买饭了。

千寻之所以获得汤婆婆突然之间的态度转变,从嫌弃满满到视为人才,不就是千寻拿下了腐烂神这个难缠的客户。

职场里总是很利欲熏心,“出淤泥而不染”是终极考验。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我不要”,是千寻对无脸男满手金银财宝的拒绝,却也是千寻对自己内心的坚守。

职场环境像一个大染缸,时刻浸泡你、侵蚀你,“出淤泥而不染”确实是终极考验。千寻越来越能干、越来越高效、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果决,但绝不迷失自己,这是底线。

2滴眼泪 | 一为亲情、二为爱情,都为自己

影片中千寻的两次流泪,我是跟着酸了鼻子的。

第一次流泪是白龙带她去猪圈看完父母之后,在花丛里陪伴她。

这里的叙事手法很有意思:白龙递给千寻食物,千寻原本不想吃。白龙说“吃吧,吃了才有力气去干活”,或者说,面对接下来的一切。

千寻先小小地吃了一口,然后仿佛是觉得好吃,或者觉得白龙说得对,吃了才能有力气去面对接下来的一切,然后她大口吃,迅速把面团吃光了。

眼泪也像她吃东西一般,由小到大。一开始是从眼角流出泪,然后眼泪大颗大颗稀里哗啦地掉下来。

“五味杂陈”四个字,被这个细腻精妙处理的细节漓淋尽致地展现出来。

我曾经有过一个很相似的经历。

那时候同时在做几个工作,忙碌的同时压力和焦虑都很严重。那一晚我加班筹备活动到凌晨,出来的时候街上已经人迹寥寥了。

一整天没吃东西的我,忽然在那一刻觉得有些饿了。我走进7-11便利店,货架上还有最后一个金枪鱼饭团。其实我不爱吃金枪鱼,但因为只剩下这最后一个,于是我还是买下了。

用店里的微波炉热过之后,我是一边走一边吃的那个金枪鱼饭团。

那是北京的深冬,夜晚更是冷得人直发抖。饭团的热气和空气中的雾霾混在一起,分不清了。

我吃了两小口,饭团迅速就凉了。然后我突然就哭了,一边把剩下的饭团塞进嘴里。

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晚的自己也挺逗。

不过我想,也许千寻是一样的。

突然大哭同时大口往嘴里塞东西,有瞬间的发泄,过去积攒的害怕、担忧、压力、委屈、不知如何是好,都在这一刻宣泄出来。

但同时,又有一种“宣誓”的悲壮感和坚定感:

哭完这一场,我就要擦干眼泪继续往前闯了。

第二次流泪是在钱婆婆家里,千寻觉得也许白龙没救了。

除了对于未来的不确定,“不知道海那边的白龙怎么样”了,千寻也有对自己的失望:

我是不是没有办法成功挽救白龙的生命?我为什么就是不能帮助他想起他的名字?

比起痛苦本身,对自我的质疑和悔恨比痛苦本身更加令人痛苦。

救白龙,首先要救自己。

3个疑问 | 人生不过大梦一场

电影中有很多隐喻,也有很多没有答案、供人们自行思考的细节之处。人们很有共鸣的三个疑问是:

No 1 、无脸男这个角色,究竟代表什么?

毋庸置疑,代表“孤独者”。

但是同时,他又是“守护者”。

千寻首先对他投以关怀的目光,开启一扇雨夜无人为他开启的门。

他一直想给千寻想要的。

但遗憾的是,他并不懂千寻究竟想要什么。

“跨海道歉”那一幕,我觉得算是全片的一大高潮。除了景色惊艳,也是千寻眼神坚毅、决心坚定、为爱勇敢、顽强成长的爆发点。是无脸男“回归”的转折点,也是他最后一次能为千寻“做点儿什么”。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也总有这么几个不懂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却想把自己所拥有的全部给我们、一直陪伴我们的“守护者”。

No 2、白龙最终有没有去找千寻?

我觉得没有。

在这一个问题上,我是悲观的。

毕竟,除了冒险、除了独立、除了坚强和坚定之外,

成长最大的意义,也在于“告别”。

与亲人告别。

与朋友告别。

与爱人告别。

与心爱的事物告别。

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没有那么多“久别重逢”,也没有那么多“来日方长”。

以前,白龙出现的时候,我们流泪。因为白龙与千寻终于重逢,我们喜极而泣;

如今长大了,白龙放手的时候,我们流泪。因为我们懂得了成长,总是意味着告别。

王家卫说:“因为我实在不敢,也不知道与最不愿意失去的人说再见。所以我没说再见,就走了。”

所以只能一直向前走,别回头。

No 3 、在汤屋发生的一切,是千寻做的一个梦吗?

也许它是一个梦吧,不然怎么会如此曲折诡谲、光怪离奇、不可思议?

也许它不是一个梦吧,不然为什么出了隧道之后,千寻头发上的发绳还在闪闪发光着。似乎在提醒她:这一切全都真实地发生过,不要忘记。

对啊,像千寻一般的每个我们,人生不也都是大梦一场?

发生过的,不会忘记。

相关文章

  • 我们每个人都是千,与千寻

    ​以前 我以为宫崎骏先生最出名的电影念做 《千与,千寻》 如今长大了 才知道原来应该称呼它为 《千,与千寻》 以前...

  • 你是谁你记得么!

    「千与千寻」小千,千寻, 其实都是一个人, 让我们真的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祝福你 「千与千寻」 欢宝角度: ...

  •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千寻

    今天又刷了一遍《千与千寻》,已经不知道是几刷了,我只知道好的作品值得反复去刷。 有人说:有的电影是属于某种特定的季...

  • 给你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

    今夜去观看了《千与千寻》,无脸男以为千寻需要金子,可是他错了。我们总是以为我们给对方的都是最好的,可是却忽略...

  • 我们每个人都是《千与千寻》里的角色

    在大千世界里,我们的初心都是想做自己 后来不断的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我们有了各种各样想成为的样子 继而不断追寻,不断...

  • 千与千寻—我们每个人都是无脸男

    “ 睡一觉醒来,打开手机,一条消息都没有,瞬间失落,孤独。原来,一个人,就是这种感觉。于是我想,假如我要是死了,是...

  • 善良与勇气

    善良与勇气,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我在电影《千与千寻》中所悟到的,《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其实已经在中...

  • 《千与千寻》:本想成为千寻,却活成了小玲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只觉得冒险的历程刺激又新鲜。长大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成人电影。我们每个人都想活成千寻,虽然孤单...

  • 空灵派吉他版《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 哼唱版 《千与千寻》 吉他版

  • 不要,不要做无脸人

    《千与千寻》里有个穿黑衣的无脸人。自卑怯懦,没有存在感,只有千寻注意到他,于是他爱上了千寻。 这部电影里,每个人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每个人都是千,与千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ov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