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词叫“美女作家”,让我一直到现在都没弄明白,为什么人们要在“作家”前面加“美女”两字?似乎从没有“美男作家”这一说——如果有的话,比如民国时期的邵洵美,或许可称为“美男作家”,“美男诗人”,但他听到如此封号,心里一定不大爽,任何一个认真写作的人都不会爽的,因是有靠自己的脸蛋,美色混世之嫌。
当然,也有人说了,赞扬你美还不好?不好。这只是丑八怪们的逻辑,越是漂亮的人,越是要努力证明某些方面的才能,成功与自己的美色无关——当然了,不排除这世上还有很多自以为凭自己的好皮囊可以混一辈子,不思进取的人存在。
现在再回到“美女作家”这个词语中来。如今,我们活在一个无论做什么都要看颜值的时代,“美女作家”于是变得更加“肉麻当有趣”了。记得以前我写博客,那时候比较勤快,几乎是日更,就有人给我私信,说“我觉得你一定长得很难看”——他们的逻辑是美女不会那么有空,美女应该是天天逛街,打扮,泡吧,和男人约会上床的,哪有空会读书写字(关于这一点,王朔也被人骂过,有人骂王朔胡同串子出身,没有见识,以为只有难看的女人才读书,其实王朔倒还真没有那么严重)——还有人说“你敢发你的照片吗,要正面清晰的”(妈的,姐是和你谈对象还是到你这里来应征代孕妈妈呢,要不要拿一张免冠身份证照上传给你呀);还有人因为我写的大都是男女感情,他们一边夸我写的透彻,写的好,一边说,“你一定受过很多伤害”,“你一定被男人甩了吧”“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写的那么好呢”——这些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幸福女人”不可能写的那么好,“幸福女人”是什么?不过是和一个白痴,一个芭比娃娃差不多的东西,她们要是能写字,写的让男人也赞美,那她一定是受伤受到太平洋去了。所以,你们都看到了,那些人是真正瞧得起“幸福女人”和“美女”这些物种吗?

我那时候年少气盛,每次看到这样的留言和私信,我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要和对方的母亲,以及大爷们,主动发生身体关系。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怕我长得太不好看对不起我写的文字呢,还是怕我长太好看太对得起我写的文字,以至于对不起他们那狭隘的见识与眼界了?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总之,他们对我的外表,对我的私人生活(相信这一类人,对每一个女性的写作者都如此),充满了窥探欲,而这种窥探欲,是会让每一个女性写作者都有一种非常不洁,非常令人作呕的感觉。
写作是一门专业。我想之所以某些人一看到女人写东西,都想先去看看她长什么样子,那是他们根本不认为这也是门专业,至少是和医生,工程师,游泳教练等等一样的专业——确实,写作的门槛很低,任何上过小学的人都可以写,但,写得好,写得专业,难。如今用中文写作的人中,真正能称得上“写得好”的,全球有一百个吗?虽然现在也有不少人写的极烂,但他们却极畅销,粉丝极多,赚钱哗哗哗的,以至于很多人看了这一类“文字”,都会产生“写作有什么呀,我也行,我至少和这个畅销作家写的一样,甚至比TA更好”——是的,你若是和街上的乞丐去比,你和路上的垃圾去比,你自然会产生看不起这门专业的念头,亦是在情理之中的。
那么,既然是专业的话,就不要去考虑专业之外的东西,比如作者的外貌,比如作者幸福与否,结婚与否(不过这些好像统统是要求女性的。男性作家中,历来有很多老光棍,歌德曾经说过,这世上最伟大的爱情,都是未婚的,或者没有子女的男人写的。再比如契科夫那么漂亮,一生都没有结婚,但从来没有人会把这一点和契科夫的作品联系起来)。世人都说林徽因好看,幸福,活的精彩;说张爱玲难看,不幸,孤独终老(注:以上不是我的个人评价),但这些与她们的作品又有什么关系?老关注这些,老提这些,提个毛线啊?
常常听见某些男人(也包括某些女人)看到张爱玲年轻时的照片,都说,她长的这么难看,竟然还做倾国倾城状?是的,在世俗标准里,张爱玲确实一点都不好看,但在文学史上,她确实是个倾国倾城的人物——这一点,林徽因行吗?不行。那张“漂亮”的脸蛋只能用来给文学史洗地。其他比张爱玲更牛叉的行吗,不行。或许他们的文学成就更高,但是,只有她,“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她的影响力才是“佳人难再得”的,别人很难再出其右。香港才子陶杰是怎么说的:五四之后,张小姐是唯一一个从红楼梦那里过来的作家,一脉相承。对于这临水照花的唯一“一脉”,如果你还要求她有网红脸大胸长腿,那也真是太恶俗不堪了。
另,如果这两人不是作家,是医生呢?一个是林医生,长的漂亮,是个男人就爱她爱的要死,她幸福的都快要满出来了,可她就是做手术不行,常会把纱布,手术刀之类忘在病人体内没取出来;另一个是张医生,她丑,她老,她没人爱,但她是一把刀,手术做得漂亮绝伦,你病入膏肓,你选谁做你的主治医师?我想只要你脑子没进水的话,一定会找“张医生”吧,因为你尊重专业。
那么,为什么到了“文学”面前,到了“写作”面前,那些人就会变得如此轻薄,甚至是无耻,甚至是,压根儿没有尊重过“文学”本身。

随着时光流逝,我也依然写字,依然会受到“那些人”(他们真的就是一个小群体,但生生不息)完全与文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评头论足”。某天看到伍尔夫说的——“某些男人在贬低女人低劣的时候,感兴趣的并不是女人如何低劣,而是他本人的优越感”,很有同感。于是,我也变得心平气和了,不再像从前一样默默地在心里手动画上绿草,想要和对方的母亲大爷发生关系了。那些人要求女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漂亮听话,都要满足他们对于“女性”的想象,不要走出他们的“想象范围”,不要挑战他们的“男性尊严”,那就随便他们去意淫吧,我记得某地找女公务员,有个男性领导还要求女公务员必须“双乳对称”呢——看看,要是双乳不对称,就当不成女公务员了,看来那些“读者”对女性写作者还是宽容的,并没有要求我们发“双乳对称”“清晰无码”的正面照片在主页让人品题呢。
不过,就是要求也没啥,要求都是双方的,互动的。你要求女公务员,女作者“双乳对称”,那我也可以要求那位男领导,要求某些男性读者(是某些,你懂的,不要自己对号入座)睾丸对称。老马(马未都)说过,男人那玩意儿吧,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不对称的,有高有低,有大有小,具有“对称美”的,他今生都没有见过几个——好吧,任何要在女性作者那里要求看“清晰照片”,然后写一些与文章完全无关,比如“你有男朋友吗”“你被人伤害过吗”“你人美作品也美”,“你真是个美女作家”之类留言的人,奉劝你们一句,回家先脱了裤子看看自己有“对称美”没有,没有的话你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去留言。
其实,真正让人热爱的永远都是灵魂,而不是肉身。作家陈村说,一个身体再性感,翻来覆去最多两个平方,很快就看腻了,歌德说,美貌的效应期只有八个月,八个月之后就衰退了。我对于我喜欢的作家,从来只简略到名字,到文字,其他什么概念也没有。张爱玲说“没有一个女人会因为灵魂而被爱的”——这话不对。对于我喜欢的那些人,最后真的就只剩下了精神,剩下了灵魂。我常常想对那些人说:
“你就是因为灵魂而被爱”的,因为你的肉身有没有都没有关系,哪怕你的肉身死了,但你的灵魂永在,你的精髓永在,你那一脉永在——一直流淌在我的血管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网友评论
在古人眼里,“怀春”和“发情”是差不多的,只有那种:比如二更食堂写空姐被杀案最后写的整个公司完蛋的那种写法,那种垃圾作者,才会用“少女怀春”这样的字眼~~
在此用钱钟书的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那些对作者私事比看文章更感兴趣的人只能说明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苍白了。只能用周围人的八卦去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