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 问简友广场心理
《素问》—— 第二十三篇 宜明五气论

《素问》—— 第二十三篇 宜明五气论

作者: 小子止一 | 来源:发表于2023-11-24 12:34 被阅读0次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不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1,胆为怒。是谓五病2。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瘠,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3。是谓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脏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注释】

    1、膀胱不利为癃:膀胱不能气化,则为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不约为遗溺:膀胱不能约束,则为遗尿。

    2、五病:心肝脾肺肾,胃、大小肠、膀胱、三焦之病,皆为五脏之病。六腑为五脏之表,故其病亦五脏之病也。五脏为内、为阴,其病也,深也。六腑为外、为阳,其病也,浅也。故医家曰:“病由内而外者,其生也。病由外而内者,危也。”五病之所见,五脏六腑病也,德之所归,形之所见,故五脏之异,其病之所见也异。故医家法“望闻问切”以知五脏阴阳虚实,以泻补之道,或补,或泄,或毒,或针砭,或按,或汤液,或醪醴,和一而已。

    3、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阴者,静也。阳者,躁也。老子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阳入于阴,则静也。静极而动,动者,阳也,怒也。故阴出之阳,犹油之于火,阴动则阳怒。

    止一箴言

    1、医家以“天人合一”思想理念作为其治病养身之指导思想。以五味、五色、五菜、五禽、五畜、五音化而为五精、五气以养五脏。故五行和,则五脏和。遵循四时之序,顺应自然,故能神明安,五脏和,百病不生,万劫不临。

    2、五味之于五脏,善矣?不善矣?尊道贵德,道法自然,顺应四时之序,无过与不及,则善。逆四时之序,取用无度,肆意妄为,是为不道,不道早已,则不善。老子曰:“善,善人之师。不善,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妙要。”

    3、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五劳之伤,皆因“久”而伤也。故老子曰:“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兄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故知止不殆。”天地尚且有所止,人亦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故上古之时,人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应四时,因循于地,取用有道,故能身康体健,度百岁乃去。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 【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读:《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 第二十三篇 宜明五气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la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