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能生孩子,你会跟我离婚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282/47f63283c747ecc0.jpg)
《烟花》迟到了,没有意外,《生日》也姗姗来迟了。
命运百般折磨,也无法阻挡母爱的力量,有人从中感受到了“母爱如山”;一些人只是活着,就已竭尽全力,有人从中体会到了“生关死劫”;生命的诞生如此艰难,才值得我们年复一年地去庆祝,有人从中领悟到了“世人皆苦”。
而我,看到的却是那令人作呕的“中国式婚姻”。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282/aa5e70bd9f6abbb8.jpg)
在2018年12月31日的最后一刻,我对自己默默许了个愿,30岁一定要过一个这辈子都会铭记的生日,用这种仪式感来埋葬这“本该立却未立”的而立之年。
30岁,结婚已有两年半之久的我,对于奋战在一线城市的朋友来说,算是结婚比较早的,那些已跨过荷尔蒙旺盛期的单身中年少男少女们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宿,他们可能卡在了身高上、颜值上、学历上、工作上、经济条件上,甚至卡在了父母的做事态度上。总之,我是被这样卡过来的。
你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群人,前几个月还不停地奔波在相亲的路上,近日就出乎意料地给你发来了结婚的喜帖。可能他们其中有人会说;“我们是遇到了真爱!”那,我就姑且先信了。
近两年,不止一次地从母上嘴里听说有朋友离婚了,原因很简单,男方因为家庭能力和自身工作能力有限迟迟没有买上房,两个人不得不选择了分开,他们的婚姻与其说是死在了“没有房”上,不如说是死在了“婚姻桎梏中男方必须有房”、“男方工作能力必须超越女方”的这种传统观念上。
还有另外一种婚姻,已经进入到了“合不成又分不了”的困境,他们要考虑的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要考虑的是生活中的看客,唯独没有考虑自己幸福不幸福,中国人活得太累,永远是为别人而活。
有的人活着,但他们的灵魂已经死了;有的人婚姻还在,但已名存实亡。就如《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中说的那样: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中国式择偶观念,一次次地挑战着当代年轻人的忍受极限,让他们烦躁、痛苦、焦虑……最后面对这该死的现实,只能被迫选择妥协。
除此之外,在这场婚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那就是孩子。
虽然我身边有很多单身有志青年,但也不乏一些宝爸宝妈,在二胎开放的今天,甚至有的已经荣升为了二宝爸、二宝妈。而与我情况相似的肯定还有很多同龄人,在老一辈的观念中,结婚后就该有个孩子了,即使我们自以为“麻雀焉知鸿鹄之志哉”,但肯定有的还是逃脱不了邻里乡亲的风言风语:结婚好几年了怎么还不生孩子?是不是生不出来?还是这两口子感情不和?
可悲的并不止于此,还有更多莫须有的观念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并且这种恐怖的思想已侵蚀了整个家族。
接下来的他们就是其中的受害者,有的已葬送于此,而有的还在生死边缘挣扎、徘徊……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282/06998f686a88d456.jpg)
38岁的林琴,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但在她的家族里,有那种重男轻女的意识,在生完第二个女儿,度过了濒临抑郁的状态后,还是选择准备再要一个儿子。
和普通高龄产妇不同,林琴已开过两次剖宫产,为了迎接一个儿子,还要面临第三次,更加不幸的是,她的胎盘长得不好,属于凶险性前置胎盘。
凶险性前置胎盘是附着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不伴有胎盘植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它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且剖宫次数越多,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越高。这将意味着林琴很有可能就在这个概率之中。
从皮肤开始,医生要一次划开脂肪层、前鞘、肌层、腹膜、子宫浆膜层、子宫肌层,一共七层,才能取出孩子。医生打开林琴的腹腔发现,果然在意料之中,她的胎盘已经长到了子宫肌层里,接下来的手术就相当于用力将大树连根拔起,林琴极易发生大出血,甚至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在术中迫不得已还有可能要切除子宫。
值得高兴的是,林琴如愿以偿地生了个儿子,与此同时,她并没有逃脱大出血的命运,在短短十分钟之内,她出了三千毫升的血。
三千毫升的血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正常的血量是四千毫升,代表林琴体内的血已经流失了一半以上。紧急调动血源,几名医生极力止血,还是没有成功,血如趵突泉一样向外喷涌。
直到后来,林琴出了六千毫升的血时,为了保住她的性命,医生不得已切除了她的子宫,最后母子平安。
这一天,林琴一共出了一万毫升的血,相当于体内的血液换了三遍,而这只是为了生个男孩。
一块块带血的纱布就那样平堆在狭窄的手术室地面上,医生认真地念出一个个数字,生怕落下一块纱布。与此同时,患者被顺利推出了手术室,尽管有的医生已经累得瘫坐在地面上,但这应该是她们感觉最有价值的时刻。
术后,林琴还未脱离麻醉期,戴着呼吸机,紧闭双眼,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那个刚刚呱呱落地的儿子也仍在沉睡中,可能再过十几年后,他也不会真正理解自己来到世上时母亲的那种不易。
母之鬼门,子之生门,一方躲过了死神,一方迎来了希望,看似结局很完美,他们赢了,但他们也输了,输给了那丢不掉的旧俗观念上,输给了这场不可避免的灾难。
荣得贵子,满足了这个家庭的期待值,本是一件值得喜泣的事,但林琴却带着哀怨,留下了那句:我觉得还是做男的好,至少不用遭那么大的罪。
但让我更忘不掉的,还是《生门》里那个为了传宗接代,农村产妇花费13万在第五胎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后,丈夫口中的那句:值了!
重男轻女毁掉了多少中国女孩的人生,原生家庭给多少人带来了无奈,又有多少人潜意识觉得女人就算死也要生个男孩,我不得而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282/f73f3918a31ccd55.jpg)
如果说,“重男轻女”是很多农村家庭的通病,那么下面这个观念则注入到了几乎所有家庭的血液中,可能当你听完后,也并不觉得没有什么不对,就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让年轻的她,生命永远停止在了25岁。
高莹,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症,怀孕生子会严重危及到她的生命,了解严重性的父母与丈夫,并阻止不了执意要生孩子的她。
吴莹住院时,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有28周了,她和家里也吵了28周。国际和国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都明确建议,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症的女性要避免妊娠,尽管医生详细讲述了手术的风险性,但倔强的她还是愿意拼一把,决定赌上自己的性命。
一个孕妇的“无知”决定,将双方家庭全部卷入了进来。吴莹的床头摆放着动画里大头儿子一家三口的木偶,彩色的,很温馨,也许这是所有人对她最终的“希冀”。
日子一天天过去,胎儿一天天长大,吴莹心脏的负荷日渐加重,已经到达了极限。
2017年05年28日,这天对吴莹一家人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虽然她肚子里的胎儿并不足月,但为了安全,医生选择了在这一天为她进行剖腹产手术,50%的成功率,生死之间,只能听天命!
在手术前,吴莹给爸爸打电话时因害怕还是流下了眼泪,在这一刻,坚强了7个月的她终于卸掉了伪装,但谁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后悔。
背后的家庭,全院最好的产科团队和麻醉医生,被她的选择推着向前走,不知结局好坏,只能全力以赴,力保她能挺过手术这一关。
这个被提前取名为“申天佑”、小名为“申百万”的小男孩终于出生了,尽管只在母亲肚子里待了七个多月,体重只有1005克,但他还是跌跌撞撞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闯过了手术这一关,但吴莹的危险指数并没有下降。百米相隔,暖箱里的儿子与插满管路的母亲,都在拼劲全力呼吸着。
心电监护仪滴答滴答地响着,床旁上下叠放着六个输液泵,液体一点一滴着流入她的体内,所有人都期盼着“母子团聚”,但由于肺动脉高压,吴莹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1%,而且仍在下降。
门内,吴莹奄奄一息,门外,一家人泣不成声。
儿子吸吮着养分,每天茁壮成长;而吴莹的血氧饱和度却从81%降到了59%,心率也在不断下降。最后,母子未来得及团聚片刻,她还是走了。
不听话的吴莹,伤的不止是所有家人的心,最苦命的还是那个生下来就没有了妈妈的孩子。
残酷的事实面前,真的没有任何侥幸。
还记得那个以爱为名“绑架”了医生的吴梦吗?在去年六月,她接受了世界首例肺动脉高压产妇肺移植手术,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
但是,在手术成功后,她的主刀医生、有“中国肺移植第一人”之称的陈静瑜却发长文表示:吴梦冒险生子是以爱的名义,绑架了医院,绑架了医生,希望仅此一例,今后永远不再有。
没有孩子,到底人生完不完整,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我想陈静瑜医生的这段话已经给出了答案。
如果说婚姻是一次重生,但孩子绝不是一场救赎。只能说孩子是婚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能说孩子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它们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既然存在,必然有存在的道理,比如丁克、北京式育儿、背奶族……
不知从何时,我开始发现,身边有一批80后,甚至是70后,仍是单身,或是结婚了十来年还没有要孩子,他们可能享受不到别人陪伴孩子的那种幸福,反过来想,别人也肯定享受不到他们的那种自由。
有人说,没有孩子,人生就减少了一半的烦恼。肯定有很多父母会站出来反驳,那你也会减少一半的快乐,毕竟这种“丁克”式幸福他们一辈子也理解不了。
“北京式育儿”,这个词是我起的,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留守式育儿”。在北京有一批年轻人、中年人,迫于经济的压力,选择了将孩子留在老家“野蛮生长”,这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但这是一种最周全的选择,但周全的同时还无疑裸露着残酷。
我曾经在北京某儿童医院工作的时候,一位新晋妈妈把刚刚出生三个月还未断奶的宝宝,留在老家靠奶粉补充营养,而自己则奔赴在临床一线继续照顾别人家的孩子,单单只是听起来就感觉到很辛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成年人的辛苦是不动声色的,为了体面的生活,已经耗费了所有的精力。
结婚男方必须有房,生孩子必须要生个男孩,没有孩子婚姻就不完整……中国式婚姻,包括但绝不仅仅只限于这几种。
在相亲面前,不管是父母,还是正在处于焦虑期的年轻人,别再要求对方有车、有房、有好工作、有高学历了,毕竟”相濡以沫“是万物都替代不了的。
而在生子面前,现在的年轻人虽然已经选择了对方度过余生,但彼此思想还是独立分开的。长辈们想快速抱上孙子的急切心情年轻人都懂,但现在社会的“新主力”身上所担负着的,不再简简单单是那些父母在八九十年代所经历的饿腹之苦。
人生很短,其实我们想活成的最终还是——我们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282/545c235c52c801d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