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京都二条城,樱花尽凋零;
昔时金阁寺,人去楼已空。
将军号足利,幕府名室町;
应仁之乱后,更思义满公。
先解释一下上面的这首诗吧。
二条城又名二条御所,位于日本京都(非东京),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
金阁寺本名鹿苑寺,也位于日本京都,距二条城只有不足两公里,为三层楼阁建筑,是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出家后的修行别墅。因内外皆贴满了金箔,俗称金阁寺。
幕府是古代日本一种军事统治机构(幕府本意指将领的军帐),凌驾于天皇之上,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源赖朝创立)、室町幕府(足利尊氏创立)、江户幕府(德川家康创立)三个幕府历史时期,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明治维新)共682年。(镰仓、室町、江户皆是地名,是指征夷大将军的军政基地)。
镰仓幕府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
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形成武士所谓的精神支柱——武士道。
镰仓幕府后期,源氏统治衰落,在位的后醍醐天皇想夺回政权,却最终被足利尊氏坐收渔翁之利,并自任征夷大将军创立室町幕府。
后醍醐天皇持象征皇室身份的“三大神器”南奔,继续对抗新兴的幕府,而足利尊氏于北方另立天皇,从此日本南北分裂,步入南北朝时期,直到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南北才得统一。
足利义满即是《聪明的一休》中的那位经常找一休麻烦却总是自食其果的将军。此人是室町幕府最盛期的缔造者,36岁时出家为僧,51岁病逝。
室町幕府后期,爆发“应仁之乱”。所谓应仁之乱是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任期内,幕府权臣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地方守护大名(相当于诸侯)之间发生的争斗。
战乱后,幕府将军、守护大名和庄园领主贵族的力量越发衰弱,日本历史进入新兴的地方大名互相混战的战国时代。
此时的日本,可谓天下大乱,天皇难以温饱,生活极度窘迫,幕府将军威信扫地,实际控制区域只有方圆数里,各地大名互相征伐,烽烟四起。“臣欺君”、“子弑父”、“下克上”的时代开启了。
1560年,“桶狭间之战”,尾张国主织田信长打败被当时称为“东海道一弓取”的骏河大名今川义元,从此成名,后刻“天下布武”大印,誓以武力统一全国,且势力迅速发展。

1573年,信长驱逐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历史进入“安土桃山”时代。然而1582年,权势如日中天且已拥有日本三分之一土地的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被家臣明智光秀围攻,被迫自杀。
事发不久其家臣羽柴秀吉迅速掌权且第一时间平定叛乱,成为信长合法继承人。后征九州、伐北条,最终统一全国,就任正一位关白,天皇赐姓“丰臣”,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奇人“丰臣秀吉”。
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两年后“关原之战”爆发,丰臣家失势,关东大名德川家康崛起,并就任征夷大将军,创建江户幕府(江户即是东京旧称)。
1615年,德川家康发动“大阪夏之阵”,丰臣秀吉遗孀浅井茶茶、独子丰臣秀赖自裁,丰臣政权彻底灭亡,江户幕府开始对日本全面进行军事统治,直至明治维新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信长的性格非常复杂,其内心确实有异常残暴之处,比如火烧数百年的佛教圣地“比叡山”寺,并逐杀僧侣,让天下惊恐。
在攻下石山本愿寺时,无论男女老幼一律诛杀,毫不留情,对待能力不足的家臣,也显得异常冷酷。但信长却时刻将统一全日本作为人生目标。
先后两次打破“信长包围网”,将各个敌对大名逐一击破,在当时日本战国,几乎无人能敌。

信长性格极端且尖锐,想法与众不同,但很多时候事态却往往向他预测的方向发展。信长大量使用火枪的战术,认识到了热兵器将是未来战争的主流方向。他还实行兵农分离,认识到职业军人的重要性。
他还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对待基督教也异常宽容。他开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一生致力于结束乱世、重塑封建秩序。
从这些改革措施来看,他似乎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很难评价,就连日本战国时代的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和被称之为“军神”的上杉谦信都没有如此的长远眼光,他甚至都不想建立幕府成为将军。很难想象他若统一全日本后会对天皇采取什么措施。
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都是战国时期的天下奇才,然而信长不死,秀吉只能是家臣,决无半点自立门户的野心,家康也只能是信长的附庸,绝不敢对信长有任何异心。
信长和家康的性格完全不同,更不像家康那样对新生事物基本都以排斥的态度。
可以举个小例子,当时荷兰传教士曾拿着一个地球仪来到日本,到各地传教,见到信长之后对信长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个球体,就如这个地球仪一般。几乎所有人都说这个洋人是疯子,而只有信长看后说了一句“很有道理。”
也许信长统一全日本的话,日本会早三百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政治能力非常高,更有极强的预测能力,然而,命运就是这样,最终死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之上。
信长非无谋之人,但他是个矛盾且复杂的个体,等以后接触到日本战国时代的书籍多了,就会越发感觉信长的特殊。

二十三年前我刚刚接触日本战国历史时最喜欢的人物是武田信玄,后来逐渐变成了战国第一军师竹中半兵卫,又后来慢慢喜欢丰臣秀吉,但秀吉晚年实在是昏庸,让人遗憾。
再后来对德川家康熟悉了,然而不但不喜欢他而且至今在个人情感中看待秀吉死后的“关原之战”与“大阪冬之阵、大阪夏之阵”把家康都当成反派,淀姬那样可恶,我内心都表示同情,总是想这些情景。
直到十年前,日本战国史研究的多了,不止一次思考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原来主要原因,是对织田信长的认可,我这个学佛之人也是如此的奇怪。
确定目标,注重方式,顺势而为,此为道也。中国礼仪文化开于周朝,孔子一生目标是“克己复礼”,克己是约束自己,复礼是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这里的“礼”即为西周之礼。
那为何定国号为“周”,本有多意,其一则有“周到、周全、全面”之意,事情做得全面了,就周到了,周到了,就是礼仪,有礼了,他人即找不出错误,不受人记恨,所以障碍与坎坷会少很多。“不做极端事,不言歧义语”是为大善。
信长在本能寺之变发生时,从梦中惊醒,身边只有被称为“战国第一美男子”的森兰丸陪伴,遂问森兰丸:“是信忠叛乱吗?”信忠即是织田信长的嫡长子织田信忠,信长指定的接班人。
其时,信长已经名义上隐居,让位于信忠,并将原居城岐阜城赐于信忠,自己迁居安土城。而此时信长临死前都不知道叛乱的是家臣明智光秀,而怀疑是自己的接班人信忠。可见信长后期并没有注意到织田家内部矛盾所在。
明智光秀是织田家四大天王之一,为何会谋反?在本能寺之变发动的前一个月,明智光秀担任了织田家御食奉行之职,就是负责接待,并主持接待应织田信长之邀前往安土城的德川家康一行,光秀在招待家康时候,料理中里居然有死鱼,信长立刻当着众人面让森兰丸敲击光秀的头,并大加侮辱,令光秀难堪之至。
信长这件事做得极端了,光秀心理受到巨大打击,最终使他铤而走险,发动叛乱,这样,虽杀了信长,更是害了光秀自己。不然不会有以后的关白丰臣氏,江户幕府更无从谈及。本能寺的情况是因为信长与光秀二人,都做了极端的事情,才导致了如此悲剧性的结果。所以周全即是礼,更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信长正室乃美浓国主人称蝮蛇的斋藤道三之女斋藤归蝶,即鹭山殿,鹭山殿与丰臣秀吉之妻木下宁宁以及前田利家之妻阿松并称"战国三夫人",然而鹭山殿一生未有生育,织田信长对其十分尊重,斋藤道三被其子斋藤义龙逼迫致死后,信长攻打美浓国,鹭山殿起了很大作用,乃至于当时流传“得美浓者得天下”也最早出自鹭山殿之口,只是历史山留下的其它痕迹不多。

生驹吉乃,信长侧室,且是一生最为宠爱的女人,她是织田信忠与织田信雄的生母。吉乃原本是尾张国下级武士土田弥平次之妻,后弥平次战死,吉乃寡居,最终嫁与信长,当时是,据说吉乃已经是二十九岁的“高领”,如此推算应大信长七岁。
信长十分尊重这位“姐姐”,只是一直并未相居在一起,属于走婚,因为她三次分娩都是在生驹家宅中。
吉乃之所以受宠,因信长自幼缺乏关爱,而吉乃相对于鹭山殿对于信长的关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得信长找到平生最大的慰藉。
信忠出生前,信长还有一子,即是织田信正,信正才是名副其实的长子,然而信正之母是原田直政之妹原田直子,直子不受宠爱,信长与信忠在本能寺之变遇害后,织田家的家臣召开清洲会议,信正只有家臣的身份,没有继承权。
但信正活了九十三岁,是织田家族最长寿的人,且比北条幻庵的年龄可靠地多。
而信忠出生时,信长十分高兴,感觉奇妙无比,给信忠起乳名名“奇妙丸”。由此可见,吉乃在世时,信长还是非常听得进人劝,还十分重视亲情和其它感情的。只可惜吉乃大概活了三十九岁……
德川家康之子信康是1579年被迫切腹的,信康是家康与其正室筑山殿的长子,妻为织田信长女德姬,筑山殿其恶劣程度超过秀吉的侧室淀姬,信康更是政治思想不足,与其妻关系十分紧张,最后促使信长逼迫家康让筑山殿与其子自杀,有传言,织田德姬就很可能是吉乃之女,信长纵容德姬是为了纪念吉乃。
至于说明智光秀母亲作为人质而因信长间接而死,历史记载不同,史料来源并非十分可靠,光秀谋反至今还有很多疑点,就如荒木村重谋反一样,与常理相悖,别说现代人查史料难以理解,当时之人亦理解不了。
本能寺事件的动机有多种说法,如保皇说、怨恨说、野心说、四国说、幕府再兴说、私生子说等等。不过信长后期残暴,流放曾为首席家老的林秀贞与佐久间父子,表现对家臣如此严苛的一面,致使光秀长期患有抑郁症,在后来其婿明智秀满(明智左马介)曾记录过。
羽柴秀吉得到关白之位后,烂招频出,侵略朝鲜、错封家康、杀丰臣秀次、杀千利休、宠幸淀姬、疏远谋臣黑田官兵卫,未能调节以福岛正则、加藤清正为首的武将派与石田三成、前田玄以为首的文臣派之间的矛盾等等。原因复杂,与其弟大和大纳言丰臣秀长之死有一定关系。
但是纵然秀长不死,丰臣家也好不了。前田利家早就看出端倪,最后鞠躬尽瘁,利家死后关原之战迅速爆发。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笔名禾子尼,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原宗教学院)特聘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一百二十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十二年辛勤耕耘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各类书籍共计编著五百余册,并全部出版发行。更多详细资料请看冯志亮的百度百科,感谢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