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大师乃江苏苏州人士,全国语文优秀教师、知名班主任专家、20余家媒体的推介人物也 。因敏锐的目光,独特的思维,精准的切脉,极其踏实的实践精神,被誉为“从实践走向理想的最佳明证人 ”说的就是他——梅洪建梅老师。
想来认识梅老师还是在2017年2月份,读他的《特立独行做教师》开始,这期间边阅读边行走在他的文字中,也曾就这本书的第一辑《教育0之殇》的第四篇“闲谈班本课程”话题,写过一千多字的感悟,那是初读时的一点点浅尝辄止。时至今日称梅老师为大师,是越来越喜欢他的“特立独行”越来越喜欢他创造的“奇迹”。
特立独行之班本课程:以清明节做的节日课程为例,大多数教师做以下几项事情:结合介子推或者其他典故说说清明节的来源与文化价值;给学生介绍寒食和清明的区别,顺带介绍寒食的风俗和清明的活动;找来一些有关清明的诗歌让孩子们背诵或者来一场朗诵比赛……梅老师以“我的节日”课程设计策划完整过程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班本课程,即由学生发起的,教师参与组织的,为学生成长服务的三个要素具备的情况下,才叫班本课程。
特立独行之走开吧,表扬!不能否认当下教育大环境造就了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想管不敢管,想严不敢严,想说不敢说,更别说想骂、想打了,于是乎出现了“包容的教育”“冷漠的教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教育”君不见网络上《请尊重那个批评你孩子的老师》阅读量,点赞数有多少吗?……梅老师以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戴绿领巾事件,明确指出:教育,首先应该取消公开的表扬,它应该是个体的行为。任何在公共场合的表扬行为,都将是对另一部分孩子心灵的触动,甚至是伤害。梅老师呼吁我们的教育多一点人道,表扬,还是请你走开吧,至少从公开的场合走开。这样的措辞,这样的见地,是不是有些雷到了你?
这两个例子只是《特立独行做教师》的冰山一角,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话题回到原点,我是怎样跟着梅老师做教师的呢?
梅老师指出没有真正科学指导的教育,只能是瞎忙,只能是一地鸡毛。对于这句话,我深有感触,对于一个拥有70多名学生的班级来说,班主任怎样做到对学生“雨露均沾”?怎样使家校强强联手?我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微信,开学伊始,我不急于给学生排座位,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观察、走访、谈话等方式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特点,并结合四年级期末成绩的好中差穿插分配、男女进行搭配,这样多种形式地接触学生,不但能快速认识学生,而且,为接下来班级内小组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有人说教师双肩一头挑着学生,一头挑着家长,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除开通校讯通以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微信群,目前,我的班级微信群有五个,一个是总群拥有一百多名家长,另外四个群是拔高群、进步群、希望群和作文快速提升群。总群主要是安排通知班级事务,以及每天的学生阅读展示、每周一诵展示等。另外三个群,主要是每天学生的少量作业和假期每日一练的展示。这么多的群,是不是看着就感觉烦?我是丝毫没有这想法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家庭与家庭之间存在着区别,对于,不愿参与群里的学习活动的家长或者孩子,我不埋怨,不抛弃,对于积极参与的大肆表扬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家长督促热情,对于表现积极的家长,就让他(她)承担群里群主一职,一方面帮我管理本群事务,另一方面更好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我只做协调和指导工作,这应该不是“瞎忙”吧?因为成果已初步显现出来,期末语文人平达到了84.83的好成绩!因为我相信重复21天以上会形成习惯,重复90天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整合教育目标,给孩子的心理以反调节“得逞”的机会,教育自然就会有效。
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也是一件简单的事,复杂的事简单做,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我想我这样跟着梅老师特立独行的做教师,也会不断创造奇迹吧!
【菊然一得】跟着梅大师做特立独行的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