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患者

作者: 徐漾 | 来源:发表于2017-01-14 15:00 被阅读131次

    文/徐漾

    有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到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相遇。有时候,这个世界很小很小,小到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你的微笑。有人说,有缘而无情的人往往相遇,有情而无缘的人往往别离。

    那拨开茫茫人海,找到一个知己是多么地不易啊!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那时我们有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在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全是梦碎的声音。”或许你穿梭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或许曾经那个不善交际的你变得和谁都能搭上话,或许那个不会喝酒不会应酬的你在饭桌上、在酒杯前也变得从容淡定,或许曾经那个青涩的你变得成熟了……

    但这样生活,真的过得充实吗?

    有些人整天混在一堆又一堆的朋友中,不见得他的人缘有多好,也不见得那些朋友就真的都是朋友。人的一生中可以有很多朋友,可以有好几个好朋友,好几个闺蜜,但知己却往往不多。

    朋友是精神的支柱,没有了朋友,那你就真的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精神孤独患者,有知己的人是幸福的,至少在孤独这条路上并不会让你形影单调。

    我想一个孤独患者,他只是还没有找准人生的定位,在那个时候,他只是在世间漂浮,他还未有什么过高的成就,但一旦他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未免不会达到一个高峰。有内涵的人往往不会去声张自己有多厉害,但旁观者却总能发现他们的超群之处,好像他们与生俱来就有一股掩盖不住的锋芒,像徐志摩他在遇到林徽因之前,就还尚未发现自己在文坛上的天赋,直到被林徽因那句:“发奋用功,希望您尽早用智慧的光芒照亮那灰暗的文坛!”给惊醒。倘如他没有一个让他牵肠挂肚的林徽因,我想他那文学的才能不会被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那么,在他遇到林徽因之前又何尝不是一个孤独患者呢?

    林徽因便是徐志摩的知己,尽管他们未能走到最后,但徐志摩始终是幸运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够遇到那个想要遇到的人。

    红颜知己也好,蓝颜知己也罢,也许知己就是那个一眼能看尽你优点和缺点的人。

    许多人单独的生活着,正如刘同所说,也许你现在仍然是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然而你却能一个人下班,一个人乘地铁,一个人上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发呆。很多人离开了另一个人,就没有了自己。而你却一个人,度过了所有。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也许孤独患者不仅仅指心灵上的或者灵魂上的,还有生活上的,就如上面所提到的“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有些人他只是习惯了一个人而已 ,他觉得一个人并没有什么不好,毕竟这个世界并不是少了谁就活不下去。每个人的心灵也需要休息,一个人,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洗涤自己的心灵,因而想想,生活上的孤独患者比比皆是。

    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小孩或者青年,或者是大人,有些人他不善言辞,甚至不爱说话,他们喜欢宁静致远的生活,和陌生人说话会害羞,看到人群会闪躲,然而他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的,这样的人我们不能称作为自闭者,我想用一个内向孤独患者形容是再好不过了。我有一个朋友,她很开朗,天生爱玩,偶尔耍耍文艺,她说自己是精神病患者。你会发现她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她的笑脸很有感染力,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八个字形容她是再好不过了。然而她也是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像我们一样,总把心情写在脸上,她喜欢用欢笑声严实的盖住内心的伤口,她内心的挫折只是在她的心里默默的裂开然后又默默的缝合。她是外向的,她是我们所羡慕的欢乐姐,但她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外向孤独患者,像歌词里写的一样她活得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

    我读过一本书,这本书是由很多故事组合成的,作者对孤独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孤独是成长的必须过程,独是常事,但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孤,孤是心灵的寂寞,是自我空间里的浪荡。我想就是这样的吧,孤独,是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用一生来承担的。

    人生中,能偶得一知己,能默默的一个人生活便很了不起。所以任何时候,宁可以让自己“独”也不可让自己“孤”。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个并不“孤”的孤独患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患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me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