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经•孝治章第八》之二

《孝经•孝治章第八》之二

作者: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3-04 06:07 被阅读0次

    朋友们好!今天继续学习《孝经•孝治章第八》。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一句“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今天学习第二句:“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邢昺《孝经正义》曰:“此说诸侯之孝治也。”

    上一句讲天子,这里讲诸侯,比天子下一个等级。鳏寡,老而无妻称之为鳏;老而无夫称之寡。这里的鳏寡泛指地位卑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即使这样的人,诸侯的国君都不敢怠慢他们,更何况“士民乎”。“士”是指明理知义的读书人,本来就受社会尊重。“民”是指一般的百姓。就是说,一国的诸侯,对于自己统理的所有臣民都非常地尊敬,以礼相待,即使地位卑微的人也不敢轻侮、怠慢,所以就得到了百姓的欢心,全国百姓都拥戴他,国家因此安定和谐。和谐到什么程度呢?《孝经正义》云:“所统之人则皆恭其职事,献其所有,以助于君”,诸侯祭奠先君时,全国百姓都献上最好的祭品,一起参加祭祀。

    舜“孝感动天”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每次读都很有感触。通过多年传统文化学习,我们能理解,孝道对于成就一个人的德行乃至建功立业是至关紧要的,舜就是最好的典范。今天学习到《孝治章第八》,但实际上对于“孝”和“治”这两件事,也就是“行孝道”和“治理好天下”之间的必然联系,我心里一直是比较模糊的。如果站在天子或诸侯的角度理解“孝”,我过去基本的认识是,孝应该是一个圣明君王基本的德行,好的德行可能会感得贤才贤臣辅佐,有利于治理好天下。但是治理好天下、国家,只是靠行孝道还是不够的,更多地还要依靠君王过人的智慧和能力,这是我之前的认识。不知道平台上一起学习的朋友们,是否也有这样的疑惑?虽然孔老夫子在《开宗明义章》就告诉曾子:“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我们也知道了这个“至德要道”就是“孝道”,但是直到学习本章之前,对于这个疑惑,我还是没有完全解开。幸运的是,在学习《孝经讲记》时,得到了我的老师一个重要的提示。他老人家说,《孝治章》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我们一定要关注,就是处处地方都有一句“事其先王”。第一句的“明王孝治”,最后是“以事其先王”。第二句诸侯治国,是“以事其先君”。经老师提醒才发现,原来明王所做一切事情竟然都是为了伺候他的先王,那么伟大的天子所做的治理天下的经世伟业,竟然只是源于侍奉父母的一份至诚至敬的孝心,这太让人震撼了

    《礼记》里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上位的人有所爱好,下面的人便一定对它爱好得更厉害。“昔者明王”天子好的是什么?孝道!文王、武王行孝如此,诸侯、卿大夫岂有不效法之理。所以我们看到了后面,诸侯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事其先君”,卿大夫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事其亲”。自上至下,人人皆笃行孝道,上、下之间又何来怨隙,天下如何会不顺呢?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行孝和治理天下竟然可以是同一件事情,行孝才是真正的治理天下终极的“至德要道”。不只是天子、诸侯行孝是治理天下,普通的百姓如果能笃行孝道,也是在治国为政。

    《论语·为政》二十一章,有人问孔子,您为何不去从政了呢?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思是我在家里行孝悌之道,就是在为政啊!还需要怎么去为政呢?“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给了后人治理天下的“至德要道”。孔子一生想要做的就是恢复周礼,推行明王的孝治,可惜礼崩乐坏,无人响应。秦之后的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了以孝治天下,孝成为汉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孝经》是太子的必读之书。经过汉朝的推动,孝道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伦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推行孝道,对于汉朝的社会稳定确实起到了效果,两汉皇朝得以兴盛四百年。

    也许有人会问,汉朝历代皇帝都提倡“以孝治天下”,为何还是祸乱纷争不断呢?答案很简单,汉朝推行的是“儒术”,不是“明王”真正的“孝治”。圣人所传的孝道,其真实用意是让我们自己立身行道,而不是用来要求别人。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太“聪明”了,学习了好东西总希望别人能用上,给自己带来利益。殊不知,如果“孝”成了对别人的要求,离“道”就很远了!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还是要对我们自己的生命成长有帮助。“明王治天下”是为了“事其先王”,诸侯治国,是为了“事其先君”。古代的圣贤,大事小事、心心念念都是想着侍奉父母。如果照着《孝经》上面的道理来说,我们现在做一切事情是为了什么目标呢?是为了伺候父母吗?这里可以停下反省一下,不用说所做的一切事情,我们平时做事有多少时候会想到父母啊?好像很少。好像现在这个时代,只有父母为了子女的,很少说子女为了父母的。现在整个社会都缺少孝的教育,很多人会认为讲孝道过时了。子女只有一件事情会想着父母的,干什么?要买什么东西了,没钱了,想着找父母。从小不懂孝道,成年了就能想着父母吗?会!成年了,继续啃老,没有工作想着父母继续供养,结婚想着要父母出钱,买房子想着要父母赞助,生了孩子想着父母来照顾。当今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人追求自己的事业,追求享受生活,忙事业、忙小家成了社会的主旋律,偶尔能想到父母的,就属于很好的;如果父母老了,能好好奉养的,那就是算孝顺了。物质越发达,道心越微弱,我们现在以为的孝,比起圣人所传的孝道,已经差之千里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继续学习《孝治章第八》,谢谢!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行孝和治理天下竟然可以是同一件事情?我认可吗?

    以前没有意识到,现在有了点意识。经老师提醒才发现,原来明王所做一切事情竟然都是为了伺候他的先王,那么伟大的天子所做的治理天下的经世伟业,竟然只是源于侍奉父母的一份至诚至敬的孝心,这太让人震撼了!

    《礼记》里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上位的人有所爱好,下面的人便一定对它爱好得更厉害。“昔者明王”天子好的是什么?孝道!文王、武王行孝如此,诸侯、卿大夫岂有不效法之理。所以我们看到了后面,诸侯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事其先君”,卿大夫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事其亲”。自上至下,人人皆笃行孝道,上、下之间又何来怨隙,天下如何会不顺呢?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行孝和治理天下竟然可以是同一件事情,行孝才是真正的治理天下终极的“至德要道”。不只是天子、诸侯行孝是治理天下,普通的百姓如果能笃行孝道,也是在治国为政。

    2.我们现在做一切事情是为了什么目标呢?是为了伺候父母吗?

    古代的圣贤,大事小事、心心念念都是想着侍奉父母。如果照着《孝经》上面的道理来说,我们现在做一切事情是为了什么目标呢?是为了伺候父母吗?这里可以停下反省一下,不用说所做的一切事情,我们平时做事有多少时候会想到父母啊?好像很少。好像现在这个时代,只有父母为了子女的,很少说子女为了父母的。现在整个社会都缺少孝的教育,很多人会认为讲孝道过时了。子女只有一件事情会想着父母的,干什么?要买什么东西了,没钱了,想着找父母。从小不懂孝道,成年了就能想着父母吗?会!成年了,继续啃老,没有工作想着父母继续供养,结婚想着要父母出钱,买房子想着要父母赞助,生了孩子想着父母来照顾。当今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人追求自己的事业,追求享受生活,忙事业、忙小家成了社会的主旋律,偶尔能想到父母的,就属于很好的;如果父母老了,能好好奉养的,那就是算孝顺了。物质越发达,道心越微弱,我们现在以为的孝,比起圣人所传的孝道,已经差之千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经•孝治章第八》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ep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