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小品萌宠散文
《大汉开国风云》(沈正翔著)第8章巩固基业文景之治(四)

《大汉开国风云》(沈正翔著)第8章巩固基业文景之治(四)

作者: 文人之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7-02 18:35 被阅读0次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80年)冬十月二日,刘恒在高祖庙接见群臣。派车骑将军薄昭去代地迎皇太后到京。

        为了稳固地位和权利,刘恒即位之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表彰、赏赐功臣。凡是在推翻诸吕和拥立过程中立功的,一一表彰他们的事迹给予厚赏;功大无爵的,除赏赐外,再封侯。下诏表彰功臣。首功为周勃,而周勃原为绛侯,就在原先基础上增封食邑1万户,赐金(指铜。下同)5000斤。丞相陈平、将军灌婴增食邑三千户,赐金1千斤。典客刘揭从吕禄手中夺取了将军印绶,使周勃得到了军权,功劳卓著,赐金千斤,原无爵,封阳信侯。等等。对于从代国陪同他来长安的巨僚,专门进行了功绩登记,首功自然数宋昌,封宋昌为壮武侯。安置亲近官吏。凡自代国随从而来的,一律安置在重要位置。宋昌为卫将军,统帅长安南北军;其余六人,“官皆至九卿”,舅父薄昭为车骑将军,封轵侯。恢复刘氏宗族在吕后当政时期被削被夺的封地和其他利益。“吕氏所夺齐、楚地,皆归之”立赵幽王刘友子刘遂为赵王;等等。对曾随从刘邦征战夺天下的列侯、官吏提高待遇。“列侯从高帝入蜀汉者68人益邑各300户”;“吏二千石以上从高帝者,食邑600户”;等等。

        汉文帝一年(公元前179年)正月,有关大臣请汉文帝刘恒早立太子,是为了尊崇宗庙。刘恒下诏说:“朕德行浅薄,上苍神明并不情愿享受我对他们的祭祀,天下百姓也认为我还不是他们理想中的皇帝。今天不能广求天下圣贤有德之人来接替帝位,却建议要立太子,这就使我的薄德更亏了。这怎么能满足天下的人对我的期待呢?立太子事暂缓计议。”大臣们又上奏:“早定太子正是以宗庙社稷为重,证明皇上时时把天下大事牢记于心的。”刘恒说:“楚王,是我的叔父,年高德劭,具备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治理国事了如指掌。吴王、怀南王与我是兄弟。他们都是秉德以辅佐我,这岂不是早就安排好了皇位继承人么!各侯王宗室兄弟中有不少功臣,有不少贤德仁义之人。要是从上述贤人中推举有崇高德行的以接替我不能胜任的帝位, 这就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了。今日不去推选贤人,而一定要立太子,人们就会认为朕忘记了贤德之人,而一心要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这不是真正的关心天下大事,朕实不愿采纳。”大臣们再三请求说:“古代殷、周得天下,长治久安近千年。以往有天下的都不及殷、周相传久远,就是因为殷周都采用传位于太子之道。立太子一定要是皇帝的儿子,历史上从来都是如此。高皇帝开始平定天下,建立诸侯,成为刘汉皇帝的太祖。各侯王列侯开始受封国的,也都成为封国的国祖。子孙继承,世世不绝,这是天下公理,所以高祖立太子以安定四海。今日放弃应该立子为太子的事不办,而另从诸侯宗室中去进行推选,这不是高帝的原意。另行推选是不合适的。皇子启是长子,敦厚慈仁,请皇上立他为太子。”刘恒最后终于同意了。

        刘恒即位不久,就下达诏书,令列侯离开京师,到各封国去,以“教育其民”。诏令指出:“列侯都要到自己的封国里去;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开,或朝廷特许留住的,也要把太子遣送封国。”这是对上层人物关系重大的命令。这道命令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诏书下达一年之久不见行动。刘恒有些恼火,再次下诏说:“前时诏书要列侯各到封国,托辞不走。丞相(指周勃)是我所器重的人,请他为我率领列侯到封国。”刘恒的诏书颇具深意,当然是针对列侯认为要他们归封国是对他们的不器重;从列侯们的愿望说,除了封给他们享受特权的爵位以外,当然也还想在京师寻找到有权限的职位,所以托辞不走。刘恒要丞相带头到封国,以此挡回列侯们不受器重的怨言,表明他这样做,不仅是治国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列侯们的真正器重。于是免了周勃的丞相,周勃到了他的封地绛县(今山西省曲沃县东)。然而,刘恒的列侯到封国这一措施中,恐怕确实也有一批他不器重或不放心的人物,以此巩固他的地位。周勃本人就是其中一位。

        刘恒即位后,认为周勃亲自将兵诛杀诸吕、 安定刘家天下,功绩卓著,想进一步提升他。丞相陈平体察帝意,装病不上朝,欲把相位让给周勃。刘恒顺水推舟,把丞相之职一分为二,授周勃右丞相之职,位次第一,以陈平为左丞相,位次第二,空出的太尉一席,由将军灌婴填补。周勃功高权大,每当“朝罢趋出,意得甚,”“有骄主色”,而刘恒对他却是“礼之恭,常目送之”。当时的郎中袁盎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向刘恒指出,对周勃过分谦恭的态度,使得“臣主失礼”。其实刘恒何尝不正在为此而苦恼!自那以后,在上朝的时候,刘恒的神色越来越“庄”,周勃的神色越来越“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汉开国风云》(沈正翔著)第8章巩固基业文景之治(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ar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