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手新班级,立即着手建立班级家长群。经过两日的努力,微信群内已经聚集四十多位家长。在与家长们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微信交流中,某家长提出请假应该让家长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请假。由此,引发笔者对请假制度的思考与总结。
一,一通电话的信任
面对学生家长的建议,我沉默数秒,捋顺思路,回复道:您的建议非常好。但我一般只是针对那些平时爱撒谎、不认真的同学的请假,在我认可其请假理由后,再让家长确认。一般的同学我都会直接根据学生的请假条和请假时的语言交流情况,确定是否批假。因为,绝大部分的同学值得信任,也十分看重这份信任。所以我愿意给他们这份信任。
在我的回应中表达了三层观点:(1)学生分两种,不按成绩,按诚信;(2)学生值得信任,不论成绩出身。(3)学生看重这种信任。换言之,予之信任,可能可以获得更大信任。
家长理解了我的话语,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是诚实守信的。但欢迎老师随时电话联系。
二,请假制度的确立
在经历一轮高一到高三的班主任生活后,通过思考和实验,逐渐总结出班级请假制度。制度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前期宣传:在师生初识的首次班会课上,强调班级的请假制度,来源于对同学们的信任。大家有资格获得这份信任,但千万不要践踏这份信任。在学生心中留下“请假——信任”的组合关系。当然,宣传的具体措施、说辞话术,也大有文章可做。非蛮干鲁莽。
中期执行:请假分为教师在请假学生附近和不在两种情况。班主任在附近,学生写好请假条,班长签字后直接同班主任请假。班主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批假。班主任不在附近,学生通过电话(学校有免费公用电话供学生使用,学生群体中也有大量同学有私人手机。此处涉及的手机管理制度,非本文讨论内容,暂且不论)联系班主任。班主任批假后,学生条件允许,同样写好假条,班长签字后生效。学生在校外,条件不允许,可发短信给班主任和班长请假。若班长本人请假,短信发副班长和班主任。批字也由副班长和班主任批。
后期督查:班长和副班长的加入,确保无论班主任是否在场,班级内部都能掌握缺勤学生的去向。若学生未请假逃课或者被发现虚构事件请假,对其进行诚信教育。但仍然给其一次机会。第二次违犯,请假必须家长确认。
班级在专门准备的“请假表”。请假表张贴在教室外墙,由班长或副班长及时注明请假学生姓名、请假时间区间、批准人等信息。
三,信任下的请假状况
严格说来,学校的确暗示,学生请假应该得到家长的允许。一方面保护学生安全,让家长知道其去向;一方面也是保护学校安全,家长确认后才对学生放行。然而,层层审批的请假进程却并非完美的。生病学生需要立即请假出去看病,却并非立即能够联系到家长;只是出去收发快递,不久即回,强行要求家长确认,可能给学生留下不信任种子,进而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影响管理的效率和成功率。
在实行这一套“不打电话式”请假制度后,初期仍然有学生虚报事务请假,中期开始渐少,后期只有一二人仍然我行我素,虚报请假。但是,不请假而出门者几乎绝迹。从而保证,无论学生在否教室,都能基本确定其去向。即使虚报请假者,请假周期最多一下午或一上午。截止时间到之前,必然返回教室。
四,推己及人,诚信待人
学生处于叛逆期,难免有贪玩好乐心理。不做强制击打,减少高压管制。在信任的基础上,延伸信任发展信任。以己推人,人互信任。假不乱请,人以互信。师生互信,班级和谐。
作者:郭国酬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三语文组邮编:341100
电话:18270079477qq:569682112
��pC�D�]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