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加馨主题第四期第1主题写作活动】
1、
他,穿越了。
在穿越大军横扫土著原居民的时代,他赶上了一趟末班车,来到了靠科举入仕观念盛行的时代。
可他没什么别人动不动带着随身空间,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或验尸术这些可大杀四方的金手指。
他来了,就是一个人,赤条条般,如在现实社会里那样,普普通通,和成千上万人一模一样。
可他知道,自己是不甘的。
2、
现实社会里,他是经过高考洗礼,大学滋养,然后怀着满腔热血走向社会,被现实轻轻松松就按在地上摩擦的普通青年。
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如何混成这般的。
毕竟考入名牌大学那年,他是一村人眼里的天之骄子。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自己注定与村里那些只会放牛的娃不是一路人。
后来也确实证实了,他与那些娃真的不是一路人。
因为那些养牛娃凭着出色养殖与灵活大脑,在村里盖了别墅,开上大奔时,在大城市的他正和两个朋友为了能负担起房租,合租一套一室一厅。
尽管他安慰自己住的是阳光房,但睡在逼仄的阳台,哪会真的心满意足呢。
既然,命运让他穿越,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他怎能不撸起袖子加油干,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
可轮回是个圆,不懂其中真谛的他,似乎又要混成现实里的那般了。
3、
穿越后的他,生在日子能过得去的农户之家,这和现实里的他几乎没差。
现在的父母也紧跟时代潮流,虽不富裕,但也咬咬牙,提着束脩就送他去了一所私塾。
那天,他看着走在身边,背已经有些驼的老父亲就提着几块腊肉当学费,调侃着说了句“这学费,可真便宜。”惹来父亲一个白眼,“你娃莫心高气傲,总有让你感叹束脩贵的时候。”
那会他不以为意,想着学费也好,束脩也罢,不就那回事吗?为人师表的老师们还能比得过压榨的资本家?
学费一事在他这没留下多少痕迹,因为他正做着走向人生高光时刻的美梦。
毕竟现实社会里二十载的应试教育训练下,让他不论是八股还是策问,都可轻松自如。
他被同窗和村里人恭维成科举天才,更在县试、府试、道试中斩获小三元,收获的赞誉不计其数。
自家的老父亲也觉得定是家里的祖坟冒了青烟,看着他的眼光,就像看见了摆脱泥腿子,出将入仕的康庄大道。
他就在这飘飘然的状态下进了考场,然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蟾宫折桂,鹿鸣巡游,他好似看见权与利都在像他招手。
可有些教训,不在付出巨额的学费后,又怎么能让人学乖呢?
4、
不喜收集当朝官场风向的他,在不多的认知里,其实说白了是来源于现实社会里他无聊时读的网络小说,以为一甲出身的他会被皇帝直接下旨进入翰林院这样靠近权利中心又很清闲的部门。
所以在同期进士及第的两人拉关系,拜码头时,他闲散在家,优哉游哉。
等三鼎甲的其他两人,一人进了有钱的户部,一人进了有势的刑部,以及那些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都获得了不错的职位后,他才后知后觉自己应该要做点什么。
可此时,他清高傲慢的流言已经形成了风,四处碰壁可想而知,此情此景,他觉得有些眼熟。
但他没做多想,因为他正在纠结。眼看岗位越来越少,一番对比后,只能矮子中拔高子,他挑了还在京城上班的工部。
他轻叹一口气,觉得在京城衙门上班,总算没辱没他读过的书。
工部,顾名思义,离不开敲敲打打,测量绘图,这些也算和他现实社会里的专业对口。他立志要大干一番,让这些土著居民感受来自21世纪美学、力学、机械学的震撼。
他很努力,朝九晚五是不存在的,九九六也只是传说,他几乎按着零零七的作息,一头扎在了工部的案头上。至于溜须拍马,谄媚送礼,不好意思,这些他都不屑。
人心皆在工部的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搞发明。尽管此处的发明要加个引号,但挡不他想把千百年后那些新奇好玩的小物件换成这个时代能找到的材料作出来。
他本以为他所做之事会吸引同部人的眼光,更能让他的领导看见他擅发明的特长。可事实是,除了与其他人越来越格格不入,与领导毫无交情可言外,他什么也没得到。
一股熟悉的无力感向他袭来,但他没有退让,他觉得是自己还不够努力,所以他花更多的时间投入自己的兴趣之中。时间长了,还真让他自己倒腾了不少适合当下的小东西。
比如借助风力的水车模型,比如只靠水力的自动工作磨盘。
他刚做出这两件小东西时,兴高采烈拿去给自己的顶头上司。心想这两样都是提高农事效率的好工具,自己定可以凭着这样的发明升职加薪。
拿去那天,上司轻乜一眼,让他放那吧。可他想着这两物件的大用处,没理会上司让他退下的眼神,将这两样的工作原理,效率提升做了详细说明。
上司眼里精光一闪,难得对他笑了笑,让他退下。
他见上司的表情,还以为这次自己就可出人投地。可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他仍然只是个入职时的七品小吏。
及至听说顶头上司带着新发明出了一趟公差,在京城外的乡村试点做了风力水车和水力磨盘,已被皇上公开表彰并连升三级后,他才知道自己被剽窃了。
不忿的他找到上司,问上司为何偷拿他的作品。结果上司回道,“就你,谁能给你证明,那是你的呢?”
似乎又是同样的剧情,无朋无友孤立无援的他,又一次被这飞来天雷,雷得外焦里嫩。
5、
他的现状,好像和现实里越来越像。
没有过多的社交,没有出色的业绩,在掉一块砖能砸到三个贵人且居大不易的京城,七品小吏的收入,让他囊中羞涩。
夏日不敢用冰,冬日买不起好碳,更何谈娶房好妻室。唯一比现实社会里好的是他至少租了单间,不必再睡在巴掌大的阳台了。
夜深人静时,他开始反思,明明是把好牌,为什么他就打成了这幅模样呢?还是两次。
他自己知道不笨,要不然怎会考上名牌大学,又怎会问鼎科举三甲。
他也知道自己不懒,零零七的工作时间,无数次的测量绘图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无钱无权的现实无情的给了他几个耳光,让他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自己,已从优秀的毕业生变成了淹没于众人的小透明。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有他的不懂职场时势,不明白时势造英雄的底层逻辑;也有他以技为长的自满,不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奥义;还有他不屑的人情世故,不会换个角度看阿谀奉承,从没想过良言一句暖三冬的社交秘笈。
古人言,树挪死人挪活。也许他想靠着工作地在京城为自己脸上贴些金本就是错的。毕竟两次了,都证明现在的他不适合这样的地方。
最后,他决定趁着这次剽窃事件,以拼着鱼死网破的心态,让原上司帮他谋个外放的职位。
他要走出去看一看,瞧一瞧,去交接一批可作知己的人,去发明一些惠及百姓的物,以大好河山扩充自己的胸怀,以无限阅历丰富人生体验。
在想民之所想,办民之所需的过程中,积攒人气,厚积薄发。并在适当时借着群众口碑,官场考评杀回京城,实现自己官场新贵的愿望。
想通这一切,他如释重放。他不禁苦笑着,明明只需学会接人待物,借势借力,哪此简单的道理,为何他会在付出如此之多后才明白。哎,当年的老父果然一语成谶,这学费,可真是贵得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