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前文射雕里的宋金元史-寻找武穆遗书的结尾,我讨论了射雕英雄传为何写到元末明初就结束了。这个问题,与金庸的作品写作顺序、金庸的历史观以及清代的特殊性密切相关。本文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射雕里的宋金元史从1955年开始写《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鹿鼎记》写完后封笔,金庸一共创作了14部武侠小说。人们习惯将这15部小说排成两句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方便记忆。
这14部小说的写作年代的先后如下:1955,《书剑恩仇录》;1956,《碧血剑》(附录:袁崇焕评传);1957,《射雕英雄传》;1959,《神雕侠侣》《雪山飞狐》;1961,《鸳鸯刀》《白马啸西风》《飞狐外传》;1961,《倚天屠龙记》;1963,《连城诀》《天龙八部》;1965,《侠客行》;1967,《笑傲江湖》;1969,《鹿鼎记》(连载结束于1972年);1970,《越女剑》(附录:三十三剑客图)。
在这15部小说中,抛开《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连城诀》《侠客行》《笑傲江湖》5部历史背景不是特别清晰的小说,我们按照小说所涉及的历史年代先后重新排列一下剩余的10部作品
1《越女剑》:春秋战国时期
2《天龙八部》:北宋辽夏大理对峙时期
3《射雕英雄传》:南宋金大理对峙时期
4《神雕侠侣》:南宋金大理对峙时期
5《倚天屠龙记》:元末明初
6《飞狐外传》:明末清初
7《雪山飞狐》:明末清初
8《碧血剑》:明与后金对峙时期
9《鹿鼎记》:清与南明对峙时期
10《书剑恩仇录》:清乾隆时期
根据以上两种作品分类,我们可以看到:
金庸创作射雕三部曲之前,已经写了《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在创作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之前,又写了《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从写作背景的时间选择上,明末清初已经有了作品,这可能是射雕三部曲结束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原因。
在射雕三部曲完成之后,金庸又将小说背景上延到北宋辽夏对峙时期,写成《天龙八部》;下顺到清与南明对峙时期,写成《鹿鼎记》。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同《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碧血剑》以及《书剑恩仇录》这4部同样以明末清初为背景的小说相比,在艺术和思想上,更加成熟。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金庸中国观的转变。
那么,在这10部历史背景清初的小说中,传达着金庸怎么的中国观呢?他的中国观又转变为什么呢?
1994年,金庸在北京大学系统地讲出了自己的中国历史观,他说:就我看来,我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险时期有7个:
1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南北受到的外族进攻
2秦汉时期的匈奴进攻,长达400年之久
3魏晋时鲜卑等五胡的进犯,时间也是400年
4隋唐时期突厥和吐蕃的进犯,时间约300年
5五代南北宋时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时间大概也是400年
6元明清时期蒙古满族的侵犯
7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叙述完7次危险时期后,他又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中华民族遭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他们融合在一起,大家变成了一个民族,我们又强大起来。
在演讲的最后,他又说了一个观念的变化:
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学家都说蛮夷戎狄、五胡乱华、蒙古人满洲人侵略中华,大好河山沦于异族等,这个观念要改一改。我想写几篇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北魏、元、清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能说轮流坐庄。满洲人建立清朝执政肯定比明朝好的多。这些观念我在小说中发挥的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现在,我们结合金庸的演讲以及小说来分析一下他的中国观以及小说背景的选择:
从1955年创作到1994年讲演,时间过去了近40年,他早年的思想和晚年的思想肯定有变化。我们从上面10部有具体历史基础的小说创作中可以发现:
1金庸在小说创作的背景选择上特别重视“王朝鼎革易代之际”。
2金庸小说的年代选择上,大体是北宋至清初这个时段,《越女剑》属于短篇,可不论。
3在金庸的中国观中,外族的侵犯贯穿中国史。区别是宋以前,汉族或者华夏战争异族,宋以后,汉族多被异族打败。
4金庸特别重视汉族和异族的对抗与斗争,在晚年,他更强调汉族与异族的融合。
那么,他的历史观是如何形成的呢?
金庸生于1924年,1949年后移居香港。这段时期正处于“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期,也是国共易代鼎革时期。可以说,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了他的小说背景选择。这一点,我在前文已经讲过。
就武侠小说创作而言,他以历史背景为基础的写作,显示了与近代小说概念西化的一种对抗,也是接续传统的努力。
也就是说,中国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观念影响下的“小说”概念与中国早期目录学中的小说概念,虽然沿用同一名词,其实质却南辕北辙。
小说一词最初见于《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关于“稗官”一词的含义,学者们有不同的讨论,详参本文附录。
概括说来,中国语境下的“小说”一词,大概有四个含义:
1小道。同经学的大道相比。
2野史。没有标出明确时间的历史材料。
3表演技艺,如宋元以来的讲史,讲的是长篇的历史。小说则是指短篇故事。
4文体。近代以来的西化概念。
尽管含义不同,但“小说”的本质特征是:“史性”,即以故事为本位,而在创作中遵循小说故事的客体的真实性,而不以作家的主观情感抒发为目的。因此,小说与史实的虚实关系,始终是小说家要处理的关键问题。小说的这种“史性”特征,使其具备了民众教化与历史普及的作用,如《三国演义》对三国历史的普及。冯梦龙改写的《东周列国志》,更是以史学家的态度来改。
金庸的小说,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来创作,显然接续了传统。就金庸本人的真实意愿,他原是想写几部通俗的历史书籍来方便民众了解历史,虽然他计划写一部中国通史,但目前看来,没有完成。
金庸选择了传统小说的创作理念,也就使得小说的人物及其故事所反映的历史观念有了可追踪的线索,这也是我这个系列《射雕里的宋金元史》能写出来的必要前提。
在我看来,除了金庸本人喜欢历史以及所处年代的投射之外,在他的历史观形成过程中,蕴含着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这个背景萌芽于北宋,成型与南宋,强大在明朝,而在清朝达到顶峰。我们找到了这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也就找到了他以《鹿鼎记》作为封笔之作的原因。
至于这个广阔的文化背景,请看下集。
附录:本文参考论文以及进一步阅读书籍:
1傅国涌:金庸传
2葛 涛:读解金庸 金庸其人
3余嘉锡:小说家出于稗官说考
4陈广宏: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新考
5谭 帆: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