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盛二十三年,熙国西北边境遭到邻近喀荣国的攻击,战况紧急,熙国镇国将军魏清远亲自率其女魏宁贞及麾下众将士迎战。
喀荣历来被认为是蛮夷之地,素来善战。喀荣上一代君主在位时,曾经和熙国进行过一番长久的恶斗,当时带兵出战的还是魏清远的岳父、上一任镇国大将军秦安。在最后的关键一战中,秦安身先士卒,率领熙国大军重创喀荣军,赢得战争的胜利。但自己也身中数箭,为国捐躯。在此之后,当时还是秦安副将的魏清远接替秦安的职位,继承岳父遗志,常年镇守边关。
那场战争之后,喀荣割让数座城池给熙国,并签订条约,保证不再来犯。喀荣国君三年前驾崩,其子即位之后一直蠢蠢欲动,加紧练兵,誓要收复失去的城池。这一年多来,多次小范围侵扰熙国边境,但并未直接发动战争。蓄谋已久后,这一次终于对熙国军队正式宣战。而这一战的打响,也标志着两国战事再起。
黄沙漫漫,战场上烽烟四散,刻着“魏”字的巨大旌旗随风飞扬。熙国大军身着白色铠甲,喀荣军是黑色铠甲,两军交锋,近身肉搏,只听得战马嘶鸣,杀声不断,血流成河。魏清远骑着自己的青玉马,手持印焰刀,一路狂奔,斩敌方多人于马下,带领身后的熙国军杀出一条血路,直奔前方的喀荣军首领,欲取其首级。
正当此时,喀荣军首领持弓冷不防向魏清远心口全力射出一箭。这种箭是喀荣军设计的一种新箭种,材质本身很轻,却极容易借力,被弓箭手射出后,箭的速度和力量比一般的箭明显要更强。魏清远尽管已经用刀挡开,但是由于箭所带的力量实在太大,还是没有能完全避开,箭头瞬间穿透铠甲射中他的右肩,身子一晃,顿时鲜血淋漓。
喀荣大军见魏清远中箭,一时欢欣鼓舞。喀荣军首领嘴边露出冷笑,正要再补上一箭,只听得耳边风声呼啸,顷刻间,胸口正中了一支箭,皮肉被穿透的声音清晰可闻。勉强定住神遥望前方,只见魏清远身边不知道何时多出了一名士兵,身量较一般士兵要娇小,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低头再看下胸口银色的那支箭,顿时明白来人正是魏清远之女魏宁贞。
魏宁贞和熙国军队其他士兵打扮无异,全身铠甲,头盔下露出的是一张带着坚毅却又不失秀气的面孔。她的皮肤因为沾染了烽烟和尘沙而略显黄黑,薄唇紧抿,鼻梁高挺,眉峰拢聚,眼神像刀子一般锐利,英气逼人,有将门之女天生的一种强大气场。喀荣军见到她之后就不自主地往后退缩。
魏清远擅长用刀,魏宁贞这方面尽管也不弱,但她最擅长的却是弓箭,用的箭以银色为标识。女子的力量天生比男子要差一些,就算练得再好,功夫再高,提刀对战高手的时候也容易落下风。用箭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所以魏清远从小就注意培养魏宁贞的射箭功夫,天赋加上苦练,天长日久,魏宁贞能力逐渐精进,以至于军中到现在很难有人出其右。
一箭射死喀荣弓箭手后,熙国大军一扫主帅受伤的阴霾,士气大振。魏清远副将刘方迅速掩护魏清远后撤。看父亲安全撤离后,魏宁贞大喝一声:“敌军首领已亡,将士们,冲啊!”话音一落,她取代其父冲在了最前面,骑马全力狂奔。一路用箭开道,但见银箭翻飞,箭无虚发,喀荣军哀嚎遍野,熙国军队最终一举击溃敌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