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在教学中,关注到以下几点,我们的教学就能很好地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达成教学目标。
一、关注文体,找准目标定位。
本单元是以题材来组元的“外国文学名著”单元,这篇课文既承载了学习前面两篇课文习得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聚焦具体的情节和人物,通过事件和描写人物的语句表现人物特点,又承担了“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这一语文要素。
二、关注课文类型,确定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淘气、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富有爱心和冒险精神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本篇属于略读课文,我们的教学主要提倡学生能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主阅读,迁移本单元习得的方法。以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教师引导为辅,所以我设定了六个教学环节,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三、关注思维训练,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建议学生在学习本册书之前的假期阅读这几部小说,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研究本节课的中心议题时——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分为两个层面进行探讨:第一根据情节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在故事情节中感受人物形象,第二是根据生活经验谈感受。在讨论的过程中,结合具体事例有依有据地讲述,给学生的表达建立了支撑。文学作品的经典之处,是伟大作家丰富的内心和思想的体现,塑造的人物也往往是多面的,当然这个人物也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正确的评价,客观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正是我们这一单元人文主题的体现。
最后环节落实由单篇向整本书阅读的迁移。我们相信,学生个性的阅读是自由的,在班级学习后,学生的认知体验又有了新的提升。不管是想对精彩的情节的重温,还是想探究故事的来龙去脉,或者是对某个人物有了新的兴趣,鼓励孩子们拿起经典,走入“好书不厌百回读”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