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暖岁香

作者: 惠浅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3:19 被阅读25次

    “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

    突然迷上手炉。红炭沉香,幽幽的暖,盈盈的香。我说,有助写字画画静心。“母后” 一语道破:清宫戏看多了!

    言归正传。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以前,铜手炉已经出现,至明清广泛使用。

    古时候的手炉,又名手熏,袖炉,火笼,带着一点红楼梦般阳春白雪的人间烟火气。红楼十九回,少年正是青春梦好,不知愁味的章节,袭人“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在宝玉怀里。”

    薰炉盛行于汉、魏晋时期。两汉薰炉多为铜制,并有陶制作的薰炉,瓷薰炉始于东吴,流行于六朝。手炉是从火盆使用中演变过来的。一说源于春秋时。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二说隋炀帝到江都巡游时,深秋天寒,县官端来了炭火盆。看着皇帝皇后在暖意盈盈的红红炭火旁谈笑风生,县官许伍构思了一对龙凤铜手炉,命江都铜作名匠赶制出来。

    到了中唐时期,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城市里设有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

    手炉的制作工艺,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最高峰。晚明的嘉兴名匠张鸣岐,就是一代制炉顶级名家,他的作品人称“张炉”,花纹精细、铜质匀净,堪称工艺品中的瑰宝。尤其不可思议的是纵然炉中炭火烧得再旺,却不烫手,热量恰到好处,让使用者倍感舒适。以至于当时的大画家项墨林大加赞叹,专请张鸣岐为他制炉,于是 “张炉”的声誉响彻了大江南北。到了清代,手炉传入皇宫,一跃成为御用品,其制作工艺更加多姿多彩,材质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

    清代宫廷画家陈枚,画有十二幅《月漫清游》册页,其中有二幅画上了手炉。在一幅观赏古画的画中,六名贵妇人长衣束带,挽发高髻,头戴米珠及点翠饰物,在殿上观看书画。旁有仕女二人,拿着取暖的火炉。乾隆为该画作御制诗云:"眷信侵寻槛外梅,倚吟秉烛共徘徊。轻寒不进深庭院,女伴携炉得得来。"《皇太后六旬庆典》里记载,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赠品中便有铜手炉一千五百个。

    大户人家的小姐,袖中藏一小炉,显大家闺秀之妩媚;达官贵人,大殿的条案或八仙桌处摆放一炉,包浆油亮,雍容华贵;书香门第,求学途中,以暖炉相伴,御寒取暖,可防手冻而难以操笔。

    手炉的暖与香,是有传递性的。从大户显贵,到寒门众生,都捂过弥足珍贵的时光。

    一篇70年代的散文,讲幼时寒冬,家里有一个手炉,通常是母亲从灶里夹几块小小的余炭,孩子们乘热先把暖手炉送到奶奶房间,奶奶象征性地烤一下手,就说暖和了,让孩子们赶紧拿走写作业时捂一捂。一个冬天,暖手炉每天都在家里每一个人的手上转一圈。黄铜铮亮,提手泛光,岁月就这样起了光泽。

    那是电暖不懂的手泽,是皇室不懂的人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炉暖岁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h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