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商业管理观察@产品运营
答徐志斌先生在社交红利一书21问(完结篇)

答徐志斌先生在社交红利一书21问(完结篇)

作者: 平章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17:22 被阅读34次
    “社交红利=信息×关系链×互动”——徐志

    15 剥离

    原文简述

    作者认为,如果社交网络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就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分工,或者功能间的剥离。在未来,社交网络可能只保留一个核心,那就是关注关系托管。其他的细分功能与服务可能都会被剥离出去。通过无所不在的账号授权体系,内容的发起,会从任何一个角落发起,地图、眼镜、手表、电视都有可能。社交网络对于内容的发起这件事,将会变得越来越弱势。

    2017年9月的回答:徐志斌先生的猜想,虽然现在还未出现,但已有迹象表明一定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试想一下,我们的账号授权过多少产品?特别是今年,各大公司都在推出智能音箱,京东的叮咚、天猫精灵智能音箱、喜马拉雅小雅音箱,这些音箱只要授权一个账号登陆,那么就能完成内容发起、传播等一切功能。在未来,可以预见,任何产品都是内容的发起处,这可以通过无所不在的账号授权体系来完成。

    16 传统的媒体、服务和购物方式被彻底颠覆

    原文简述

    qq空间强调“关系链即服务”、微博强调“信息即服务”、微信强调“互动即服务”。作者认为,当人们每天都有两小时耗在不同形态的社交网络时,整个服务将会发生急剧的改变,大量商家和企业都会进入这个生态。

    2017年9月的回答:注意力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商机就在哪里。无聊已死、社交危机、故事崛起一文说过,现在人们已经没有一点儿无聊时间了,任何时间都会被网络上丰富的Feeds所占据,人们经不起一点点寂寞。我们没想到直播喊麦能挣几千万、我们没想到咪蒙的一个公众号能卖出那么多广告、我们没想到papi酱一个视频的贴片广告能卖那么多钱。传统的媒体、服务和购物方式已经并且正在被颠覆,现在人人都是媒体。新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记者却不能时刻及时出现,然而,一定会有人在现场,他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将事件传播给千千万万其他用户,甚至是当事人本身。

    17 人们变得比原来更容易受到影响了

    原文简述

    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变得更容易受到好友或他人的推荐营销,不管是对于影视,还是阅读、购物等任何一个层面。社交网络把影响人变成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作者认为碎片化而又充沛的信息,令社会化中的人们越来越难以保持独立的思维和判断,但人们又希望在这种潮流中保持自我,纠结的现象会越来越多的呈现在社交网络中,衍生出很多不一样的现象。

    2017年9月的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越来越难掌握自己的时间了?下班后,表面看,你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这些时间,你可以“自由把控”,可以学习充电、运动健身、与家人静静地散步……然而,如果你在回家的地铁上恰好看到了一个“异常吸引你的游戏广告”、或者你刷微博的时候“恰好”收到了你喜欢的八卦资讯(基于行为分析),那么也许接下来的时间安排就会改变了。这个周末,仅仅因为朋友圈一个好友的分享,我便将时间都耗费在《警察锅哥》这部网剧上了。

    徐志斌先生当年的猜想应验了,碎片化而又充沛的信息正在占据人们一切的业余时间和思维空隙,大多数人都会被这些信息控制,就好像吸毒一样,过程很爽,但事后便是空前的孤独与寂寞。

    18 品牌价值的具体化

    原文简述

    作者认为,用户与商家的听众和粉丝的数量乘以粉丝品质将会成为品牌衡量的一个有效尺子。品牌或者个人,如果不被喜欢、不被期待、不被信任,则不会再拥有粉丝。

    2017年9月的回答:市场部是干什么的?我相信这个问题一定困惑过很多人,市场部大把的花钱总是让我羡慕不已,问他们在干吗,得到的回答一般都是“做品牌“。可是什么是品牌呢?这是个很难量化的指标。徐志斌先生说粉丝的数量乘以粉丝品质将会成为品牌衡量的一个有效尺子,倒可认为是一个不错的量化指标。我们可以想想现在的品牌都是如何做的,可以看出,现在企业做品牌越来越人格化、亲近化,靠这样的语言钉子视觉锤去引起传播,在社交网络中获取粉丝。因此,粉丝量可以代表一个品牌的衡量尺子。

    19 专业社交网络自媒体的兴起

    原文简述

    各种有天赋、有资源、有品牌、有能力的商家用户,越来越多地跑到社交网络,他们变得越来越职业化,依赖影响别人而生活。作者认为,在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自媒体,依赖在社交网络上提供价值而生存。

    2017年9月的回答:2016年是个人IP内容爆发的一年,做直播的网红赚了几千万、做漫画的同道大叔买了2个亿、做短视频的papi酱赚了5千万、做口才音频的好好说话老僵尸赚了5千万、做营销理论的李叫兽卖了1个亿出任百度VP、写生活故事的咪蒙单篇报价30万。在他们背后还有千千万万想要成为咪蒙们而正在努力奋斗的主播、自媒体们。这就是当前中国互联网的一大奇观,无数个体都在前仆后继地涌入,希望在社交网络上提供价值而生存。

    这也许就是互联网最迷人的地方,给于人们实现梦想的机会。它不在乎你是否出身名门、不在乎你有没有北京户口、不在乎你长的丑还是美,只要你的粉丝认可你、喜欢你,你就能实现自我价值,就能帮你Make Money。徐志斌先生当年的猜想再一次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

    20 营销的彻底变革

    原文简述

    作者指出当时的营销,多建立在展示和搜索上。认为未来的营销,会建立在传播和影响力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如何影响更多更大的目标受众?对于商家而言,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营销会进入一个彻底变革的新时代

    2017年9月的回答:咪蒙的一篇文章广告费最低30万、papi酱的首个广告拍出2200万、小米1亿冠名奇葩说......不管我们承认与否,营销正在彻底变革。

    在PC时代,搜索引擎占据了所有用户的流量入口,我们不会输入URL地址进入淘宝、新闻网站、微博,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因此,广告商一般都会选择在百度上投放广告。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一样了,我们都是活在一个个App上的,所以单纯建立在展示和搜索的广告模式不再有效了,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我认为,如今的营销有三个关键词:内容、个体、技术。在各大App都已经将流量入口瓜分殆尽之后,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下一个流量入口会发生在哪里?我以为内容和个人正在成为新的入口,谁的影响力大、谁的内容做的好,那么就会抓住用户的注意力。而这也将成为广告商的入口,咪蒙、papi酱、奇葩说高昂的广告费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从来不掷骰子我们以为的随机事件,其实都不是随机事件,只是我们没有掌握它的信息而已。当你抛出一枚硬币,出现正反两面的概率都是50%吗?当你抛出的那一刻,硬币所受的地心引力、抛出的角度等就已经决定了它是正面还是反面,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信息而已。同样,在营销界,我们普遍认为消费者的选择是随机的,我们的广告只是展示而已,买不买是消费者随机的决定。其实不然,如果我们能够多了解一些消费者的数据,那么我们就能预测他在某一时刻的行为。因此,技术和大数据将帮助营销实现前所未有的改变,个人非常看好李叫兽和百度的结合。

    内容、个体、技术,我认为这将是这个时代营销的三个关键词。

    21 星形的服务

    原文简述

    作者指出当时的服务都是以商家和提供者为中心,商家在某一个地方,用户需要服务的话就来找我。在社交网络上,消费者的需求时随时发生的,也要求服务随时响应。作者认为,在未来商家的服务将由过去的中心化演变成为星型结构,商家会变得随时随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2017年9月的回答: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觉得商家正在变得随时随地为消费者提供营销,但不一定会随时随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起码在售后服务上还是中心化的,消费者申请售后将会经过层层的审核、时刻的推脱。如果,我们的厂商能够将售后做到随时随地,那么一定会获得消费者的亲耐。

    时隔4年,再读当年徐志斌先生的社交红利,获益匪浅。用这4年社交网络的发展去检验当年的猜想也是别有风趣和引人启发,但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有疏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徐志斌先生在社交红利一书21问(完结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rc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