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玩。那时,小小的农村便是我们世界。你爸妈比较忙,你经常早上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了。刚好,我家离学校近,于是我们经常课间跑回我家吃早餐。
毕竟,吃多了我们家的饭,你很快便跟我家人混熟了。
因此,很多时候你都喜欢过来找我玩。那时,农村的女孩子有干不玩的活。我妈就会说你偷懒,不干活跑出来玩。
其实,我也想贪玩,只是害怕被挨骂,所以没有勇气偷懒。而是虚伪地活在大人的表扬里,做一个大人们眼中的乖乖女。
(二)
初中,我们考进同一所学校。由于离家远,我们都选择了住学校的集体宿舍。
那时,为了省四五块钱的车费,我每次都是等很久,才等到那辆唯一经过我们村却一个小时才一趟的公交车。而你经常打摩托车。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那么不节俭。毕竟我们家的经济都差不多。我问你时,你说等车太浪费时间了。你等车的那些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呢。也许你做事高效的习惯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吧。而我一直还是那个表面上很努力,生活却有太多重心的孩子。
(三)
高中,你果然考上我们都很向往的重点中学。而我只能上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
后来,听说你逃学了。因为在高手如云的重点中学,你觉得压力太大了,一下子适应不过来。甚至还想着退学。
结果,回家后,你爸狠狠地打了你。直到你答应继续上学为止。你妈看了只能在一旁心疼地一直抹眼泪。
这些,是你后来考上大学后告诉我的。你说,你很感激你爸。如果不是当年他对你那么狠,你很可能早早就嫁人,成为一个一辈子困在农村的农妇。
而我感觉自己一直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但成绩一直没什么起色。最终也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了那兵荒马乱的高中三年。
(四)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你,经过一年多的破釜沉舟,考上了重点本科。而我只是勉强进了那个三流的大学。
在学校,在师兄师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不如一浪的”感慨下,我开始怀疑人生,我彷徨的时候,就经常给你打电话。跟你诉苦,告诉你我的迷茫。你也告诉我你在学校的见闻。
你说,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然后给自己定个目标。尽管去努力,只要方向对的就行了,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不必吹毛求疵。
第一个寒假,你就约我跟你一起兼职。我本来是答应你的,可是看着同学们都回家了。我因为太想家也回家了。答应你的事情没做到,我知道你很生气,可我就是那个太恋家的孩子。
第二个寒假,你又约我一起兼职,我去了。白天我们一起上班,每天都蛮辛苦的。所以十点多我就睡着了。而你是几点睡着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每天我睡着后,你都在拼命地学习英语,学到很晚。因为第二天我看到了桌面上那些厚厚的英语书和做完的试卷还有你布满血丝的眼睛。
(五)
毕业后,你在广州一边工作一边考雅思。而我则回家一边工作一边谈恋爱。
后来,你考过了雅思,成功申请了去澳大利亚继续读书。而我也结了婚,生了孩子。
那天,你说终于拿到绿卡了,算了一下,两年多下来,差不多用了50多万万,终于圆了你多年的梦想。
我为你高兴的同时,自己也算了一下。房子首付20几万,车子十来万,车库十来万,也是50来万。我过上了很多人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只是,50万背后,我们隔着遥远的太平洋,你在南半球追求自己的未来。我守在北半球,我们的家乡,继续着那些人所谓的成功人生。从此,我们的故乡成了你的他乡。
而对于你的生活,有时我也有点羡慕。在生活的苟且面前有时也会不甘。但当你鼓励我考雅思的时候,我又本能地退却了。我给自己找了许多理由。比如说,孩子还小,要多点时间陪她,又比如工作太忙。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明白,那些终究只是借口而已。我还是那个贪恋在舒适区的自己,顺着世俗的眼光,习惯性地被生活推着往前走。
更多的时候,我会想,自己这样的生活未曾有什么不好。我们都在努力生活,为了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我们都没有偷懒。你有你的执着和幸福,我也有我的小确幸和快乐。也许,这就是生活。
读过一段话:两朵浪花,一朵比一朵高。前面的浪花说:“为什么你要比我高?”后面的浪花说:“不过只是一瞬间,也许再一瞬你就超过我,即便超不过,最后我们还是要归于水。”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的青春终究会离去,一切生活也要归于平淡。想想,其实,我们都是过着自己选择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