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点历史散文想法
唐太宗时的三省六部制,皇权下的民主

唐太宗时的三省六部制,皇权下的民主

作者: 辣么嗲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20:12 被阅读223次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总体来说都是对中央集权的加强。但在我国最鼎盛的时期——唐朝,出现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却可以说是皇权下的民主,最为凸显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三省六部制起源于隋,但是隋炀帝荒淫无道,对官员好的建议从不采纳,所以是隋炀帝一人专权,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也就没有发挥出来可谓是名存实亡。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这个英明的君王对三省六部制进行了完善。历史上,一直以来三省六部制的权力和组织形式在演变,到了李世民时期才稳定下来。至于为什么说在唐太宗时期这是皇权下的民主?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玄机。

  三省六部制,顾名思义就是设立三个省,六个部。您可能会想不就是九个官么,能有什么玄机。那就来听听我介绍一下这九个官。

  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先来说中书省,您可以将其幽默的念为忠书生,就是忠诚的书生。干什么用的?是专职于皇帝起草政令的。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写吗?当然不是,他们也会适当的进谏,去除一些不合适的政令。下来说门下省,门下就门外面的,也就是说是起草完政令要给门外面的。给他们看字写的好不?当然不是,是要让他们审议,看看起草的是否正确,符合当时情况。对于尚书省,我来讲个小故事。李世民现在想吃果子,他起草了一条政令,吃果子,门下省审了给尚书省,他尚书省就得上树去摘,尚书音通上树,由这个故事可得尚书省就是办事的。您别小看这三个省,这三个省分工明确,权力相互制衡。这就有点像,美国的三权分立,这样就可以防止一方专权。三省之间还能相互合作,集思广益。再加上唐太宗是个明君,又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忠臣进谏。在这样的政体和这样的君主臣子下,自然可以避免很多错误。达到决策的正确就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三省说完再说这六部,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下辖二十四司分工各不同。吏部,吏就是官吏嘛,吏部就是管官的,有点像今天的中组部。户部,户就是户籍么,就是管人口的。但人要吃饭,吃饭就得有钱,所以他还管着钱财。礼部,礼就是礼仪,他管着外交和祭祀。刑部,这更好理解,就是管监狱的。最后的工部,这可是为咱老百姓的部,他管着屯田,工程设施的修缮,像修水利,修城墙咱都得找他。这不就更有意思了,六部属于尚书省,分工分的更细。遇到一个事情,就可以很快找到这个部去做,这就可以防止一些踢皮球的事。责任分的这么细,毫无一点重复,六部的官员也没法推卸责任。如果政令足够好,那就可以很快得到实施。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三省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六部分工明确,再加上唐太宗也是个明君善于听好的建议。六部官员也是好官父母官,他们也会及时向人民征求意见,遇到问题人民也敢去找这六部。国家发生的问题能及时上达天听,上面也会颁布很好的政策,使得人民能安居乐业。这便造就了贞观之治。所以唐太宗时的三省六部制,被称为皇权下的民主。

  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后,三省六部制又经历了很多动荡,慢慢的被改变,最后变得面目全非。三省被削,六部相通,遭罪的是人民毁的是国家。想必封建王朝的人们,都希望能处在唐太宗的时期,感受一番皇权下的民主。

相关文章

  • 唐太宗时的三省六部制,皇权下的民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总体来说都是对中央集权的加强。但在我国最鼎盛的时期——唐朝,出现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却可以说...

  •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

  • 复习1

    看历史看的头疼π_π 三省六部制 中外朝制度 内阁 发展趋势

  •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 37.你知道三省六部制度的由来吗?清朝的六部都是哪六部

    三省六部制度的由来三省六部制度始于隋唐。至明清,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已被内阁所取代,六部仍延续。即:吏部、户部...

  • 41 炀帝功过

    隋朝干的大事: 创立三省六部制、营建东都、开凿京杭大运河、设立科举制、再次打通丝绸之路、攻打辽东、开发西域……(父...

  • 清朝只有一个兵部,为何同时存在多个兵部尚书,谁说了算

    隋朝从五省六曹制中不断改良,逐渐发展成为主导了封建社会上千年的三省六部制。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也承明制复...

  • 宋代官职名

    一、宋代官职名 1.中央 宋袭唐制,在中央设立三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和六部(工、刑、兵、礼、户、吏) ,外...

  • 唐代官制

    三省六部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

  • 公共基础知识

    1、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

网友评论

  • 瞪眼看你:结尾处不是太恰当,无论三省六部制,还是后面的府司制度,再到后面内阁制度、军机处,加强的只是皇权的集中,在这种以皇权制度下是不可能存在民主的,从东方看到西方,无论是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也好还是西方的领主制度也好,封建的君权永远和民主是对立面,至于作者所说的李世民的三省六部制度恕我直言,这仅仅管中窥豹,只是说李世民的贞观年间政治是清明的,那么同样开元前期政治同样清明那为什么后面不行呢,这只是取决于哪个皇帝而不是取决于某种制度,所以在后来为了限制皇权,解放民主,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君主立宪。二是把君主制度彻底干掉,没有第三种方法可走。
    辣么嗲:@瞪眼看你 跟你讲哦,我接下来所说的可能违背了你的史观。像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非常看重制度,两个社会形态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理论中不提倡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力量只是渺小的,让一个国家不断进步依靠的是各种方面的力量。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认为国家兴旺的前提是,拥有符合当时经济发展情况的先进制度。而在我看来,制度好比古代的王座,王座本身没有意志而有意志致的是坐在上面的人。如果坐在王位上的人,他合理的运用制度广施仁政,那么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充分发挥。相反, 如果这个人荒淫无道,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那么再优越的制度也干扰不了他的行为。所以在我学习这些制度的时候,我会将创造、执行、完善这个制度的人放在决定性因素当中。你说我只看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管中窥豹,是因为你觉得在三省六部制的历史进程当中,唐太宗这一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显得过于渺小。但你仔细想一想,抛去唐太宗这个因素,往后的三省六部制又呈现出了怎样的状况呢?只不过是名存实亡而已,根本不存在集思广益,限制王权。三省六部制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唐太宗将它发挥到了极点,而此后再无一人能超越他。在这个时期,国家复兴、百姓安定,这与唐太宗和三省六部制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同样是在这个时期,三省六部制最为完善,三省集思广益相互制衡,六部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如果说只看唐太宗时期下的三省六部制是管中窥豹,那我只能告诉你,这个豹真的太小了。一个管子足以看见,除了尾巴的每一个部分。因为只有唐太宗时期下的三省六部制才是真正的三省六部制,发挥这个制度积极性的是人不是制度。
    瞪眼看你:@孤独的史学者 看了兄弟所以我说取决于哪位皇帝而不是取决于某种制度。
    辣么嗲:@瞪眼看你 你细看题目和我文中的点,我把唐太宗放在了很重要的地位。
  • 我是柳如是:嗯,这样就不错哦。只是标题可以用个疑问句的形式,可以不?😂👍
  • 辣么嗲:喜欢的人请点下你们的赞
    文史迷猴神通:@孤独的史学者 很不错😊
  • 木椟藏殊:介绍的很清楚
    辣么嗲:@木椟藏殊 感谢
    木椟藏殊:简单易懂
    辣么嗲:@木椟藏殊 谢谢,但不足还有很多。

本文标题:唐太宗时的三省六部制,皇权下的民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jt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