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一时期,各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都进行了变法改革,因此也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这个时期变法最全面、最有成效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随着不断兼兼并战争,秦国由一个蛮夷小国变得逐渐强大起来。面对越来越越强大的秦国,诸侯各国为了应对秦国的入侵和本国的灭亡,纷纷招览天下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无论贤愚,无论国籍。因此养士之风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抽出时间读书,加入到“士”的阶层,士子在诸侯各国之间流动频繁。士子们抱着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求名求富贵,也没有什么忠君事主一说,有利则仕,有弊则退。
战国时期养士最为著名的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他们四人所养食客都有数干。先说孟尝君田文,田文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所以,田文是皇族无疑了。
田文继承其父的封地“薛”后,称为孟尝君。孟尝君在薛地招致诸候宾客,逃亡有罪的,都投奔他了。而且每个人都享受优厚待遇,无论贵贱,吃喝用度都和田文一样。
孟尝君的来者不拒的养士风格,虽食客客之三千也只能自保而已。齐湣王二十五年,秦昭王再次邀请至秦国,封为相国,食客三干竟无一人出谋阻止此事。当被人谗言秦王要杀孟尝君时,竟然靠鸡鸣狗盗之辈给解了围,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常年供养数干人,封地的收入都不够供养食客,于是就拿出钱来放贷以增加收入。放贷一年多,没几个能还上利息的,食客都快断粮了。孟尝君很发愁,就问手下人:“谁能去封地收债啊?”宾馆经理说:“五星宾馆里的冯煖,没啥才能,但很能说,估计可以收债。”
孟尝君把冯煖叫来说:“宾馆供养的人太多了,开销大,马上入不敷出了,我在封地放着贷呢,大多数利息没收回来,你去催催吧。”
冯煖到了薛地后,知会有钱的贷款客户,得到利息十万钱。于是多置酒肉,摆上酒席,知会所有贷款的百姓,能与不能还款的都邀请来了。并把他们的借款契约都收到了一起。酒喝得差不多了,把契约拿出来,能还款的,定好还款日期;无能力还款的,当场把借款契约烧掉了。并说:“孟尝君放款的目的,是为无营生的百姓提供创业基金。之所以回收贷款及利息,是供养食客的资金紧张,今天有钱还贷款的,要给出还款期限,没钱还的,烧掉契约不用还了。”到场的人无不感激涕零。
孟尝君听说冯煖烧掉借款契约后大怒,派人把他叫回来说“我供养着食客三干,才在封地放贷,现在入不敷出,才请先生你去催债,你却把借款契约烧了,为什么呢?”冯媛回答说,“不摆酒席会有很多人不来,不知道谁有能力还,谁无能力还,有能力还的,定好还款日期,。无能力还的,追十年也追不回来,利息越来越多,更还不起,形成恶性循环,这样,您在封地就会落下刻薄的名声,烧了无能力还款的借约,会让百姓体会到您亲民的好名声。”孟尝君很不高兴。
后来,由于孟尝君名声太大,盖过了齐王,齐王就夺了他的相国之位,又是冯煖在秦与齐国之间游说周旋,保住了相位。
以此看来,孟尝三干食客能真正委以重任的,唯有冯煖一人而已,且只能自保。到了后来,薛地的作奸犯科的年轻人很多,和孟尝君当年对宾客来者不拒有关系。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皇家贵族,喜欢供养宾客,也有数干人之多。在赵国任相国曾三起三落,颇得人心。
及至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准备与楚国联盟,想从宾客里挑选二十名文武双全的人,凑了十九名,再也凑不出人了,于是就引出了毛遂自荐的典故的故事。毛遂用锥子藏于布袋来形容自己,到了楚国后,在谈判“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时,毛遂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后,楚王唯唯是从,联合抗秦合约乃成。平原君返赵后,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秦兵于是撒退了,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
平原君供养食客没有孟尝君那么窘迫,食客数千人,关键时刻,也不过毛遂一人罢了。可见其也无识人之明。赵军长平之战军卒被坑四十余万他也脱不了干系。太史公评价其说:“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少子,王孙贵族。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干里争往归之,至食客三干人。
信陵君的事迹莫过于厚待魏候赢及后来的“窃符救赵”了。
侯赢年龄有七十了(也算高寿),家里很穷,是看守大梁东门的。“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在候生几次试探之后,认为信陵君值得追随,又向信陵君推荐了壮士朱亥。
魏安釐(xi)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郭。信陵君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数次求救于魏,魏王任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恐吓说,我攻打赵国是早晚的事,谁敢救赵,攻下赵国时,必先移兵击之。魏王害怕了,通知晋鄙驻扎壁邺,看情况再说。
邯郸情况危急却又出兵不得,信陵君就挑选了宾客数佰人,准备与赵国同生共死。
路过城东门时,候赢给信陵君出了一个主意“窃取兵符救赵”,在一番精心策划下,拿到了兵符,带领朱亥到晋鄙军营,朱亥击杀晋鄙,将兵救赵,秦兵于是撤军了。为报信陵君知遇之恩,侯赢也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营时,自杀了。私下认为,侯生自杀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窃符与击杀军中主帅都是死罪,做为谋士,他有无法推卸的责任。二责任追究下来,信陵君夹在中间为难。三是左右都是死,自杀还能保住名节。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侯生年过七十还碌碌无为,信陵君折节礼贤,侯生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后来信陵君遭魏王猜忌,“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汉高祖刘邦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常常祭祀公子,十二年,打败英布后,为信陵君设置了守墓者,每年都祭祀公子。
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里最励志的,其他三人都是皇室贵族,黄歇是楚国人,因为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在顷襄王之孙考烈王时被拜为相国,当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互相争夺士子,招览宾客,辅国持权。
春申君是比较幸运的,受考烈王信任重用二十五年。但他也是最悲剧的,门客朱英屡次劝阻,春申君都听不进去,终被门客李园算计
,身首异处,黄氏一族尽灭。
战国四公子们养客多辄数干,除信陵君外,其它三人都无识人之能,招揽宾客,装点门面罢了。
孟尝君尽用鸡鸣狗盗之辈,冯煖也只是帮他稳固了后方而已,最后造成薛地作奸犯科者甚多。
平原君更别提了,空有养士美名,宾客快走光了,还不知道原因,有一毛遂可用,还是“毛遂自荐”的。赵国长平一战,秦坑赵降卒四十万,平原君也脱不了干系。太史公评价他说:“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長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等于把赵国的国防力量败完了,促使赵国早亡,真是败家子一个。
信陵君在四公子里算是较完美的了,对侯生的不耻下交,礼之,敬之,也是出自真心,也博得了侯生的以死相报,汉高祖刘邦都认为他是名符其实的贤人,所以令民奉祠不绝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