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22:47 被阅读3次

            [周]老子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

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

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

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

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

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

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

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祐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

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

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过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相关文章

  • 2019-08-21

    解密《道德经》 这里是悦读国学,今天和大家逐句学习的,是老子《道德经》的第十三章。 ...

  • 执古御今:学习《道德经》心得(15)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四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里告诫人们身体和宠辱一样都是我们的大患,我们要以“贵身...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十五)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三章解读。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 初识《老子》第13章

    第十三章八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

  • 北大的紫藤

    日精进第39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三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十三条,《定位》第...

  • 自我理解《道德经》(五)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宠 为 下 , 得 ...

  • 悟道心传13-15

    10月12~14号早课学习内容: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天下如己》 【原文】 宠(chǒng)辱(rǔ)若惊,贵大患...

  •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走马观花道德经(40) 十、道德经第十景区——柔和之区 本景区包括第四十章至第四十三章,以柔和为线索,强调空无柔弱...

  •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三章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 宠 为 ...

  • 2019-01-13

    姓名:周贤文 常州新日催化剂有限 【日精进打卡第88天】 【知~学习】 1.《道德经》第十三章 【经典名句分享】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dt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