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写了十几年关于父亲母亲的作文,被他们宠了十几年,也同他们闹了十几年的脾气。站在现在已经长大了的自己的角度看着过去那慢慢长大的自己,嗯,是时候懂事了。
这个暑假没有还珠格格,也没有家有儿女。曾经的小燕子紫薇,刘星夏雨等人已经换成了张大佛爷二月红,肖奈微微。但是在这个假期里我完美避开了佛爷和肖奈,却生生入了《小别离》这个大坑。与民国盗墓和校园纯情恋爱不同,《小别离》的剧情,再加上黄磊海清张子枫等人精湛的演技,明明我是在屏幕外面看着,却怎么也觉得这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感觉我的身边就有多多家,琴琴家和小宇家似的。
《小别离》剧照我的初中生活,没有剧中一般念叨着出国。我父母没有,我自然也没这个想法。当时选的走得就是一条规规矩矩的路,同琴琴一般,好好学习,好好考试,上重点高中,上重点大学,找份好工作。这条路走得应该也和大部分中国的孩子一样。但是同剧中一样,我也有过青春期,有过不懂事爱闹腾爱犯浑的时候。当时初中的我待在房间里,桌面上摆着一堆书籍和卷子,一边听着老妈在客厅里不停得念叨着我的学习我的生活,一边拿着笔狠戳着本子,内心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快点长大,早点离开这个家,摆脱父母的唠叨。而这个想法,也说不清我们到底有多少处在同一阶段的孩子有这么想过。
剧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得很,朵朵因为闹脾气同爸妈大吼大叫,方圆和董文洁两人坐在客厅沙发上掉眼泪的时候,我看着也跟着擦了半天的眼泪。很多人跟我说,看到这一段就觉得对不起爸妈,就觉得朵朵这太熊孩子,也觉得自己以前也太浑了。我看了以后,特别能理解大家的想法。我看着方圆和董文洁的反应,就觉得心疼。好在青春期的我,还算不上叛逆,连大力摔门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冲爸妈大吼大叫了。我想,兴许是因为我见过了母亲掉眼泪的模样。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足够的权势,我父母都是一步一步从农村走了出来,中间经历的苦自然是我无法理解的。看过了母亲的眼泪,日后纵使又再多的怨念也不敢有怎样的举动。现在回头看看,还是要夸奖下当年还算懂事的自己,虽然也未成什么大器,至少是给父母省了不少的心。
青春期的我,算不上叛逆,唯一体现得比较明显的应该是追星上面。想到朵朵他们瞒着家长偷偷溜去看偶像见面会的时候,真的是深有感触。现在看看,当时追星的我就像陷入了热恋一般。整天就想着看视频投票买专辑,每天晚上拿着手机都会刷到凌晨,写的日记几乎都在想象未来和“他”的幸福生活。睡眠质量跟不上,更别提学习了。学习一落千丈,退步得太明显。我爸妈知道后也大怒了,直接没收了我的手机。却还是在我的苦苦哀求下让我去看演唱会。
现在回头来看,虽然一点儿也不赞同当年的做法,但还是可以理解当时的自己的。追星是一件长时间持续,陷入自以为同偶像谈恋爱的氛围里。看场见面会,买张专辑倒也无可厚非,只是那时候的自己为了追星耽误学习实在太不应该,也是现在的自己回头看才能分得清主次。说不出我当时看演唱会的感受,估计很感动也很激动吧。但是现在比起当年不管不顾得追星,现在倒是冷静了很多。知道除了喜欢,还要努力。知道比起偶像,亲人更为重要。知道日后自己想看演唱会,不能哭着求来了,只能自己努力赚来了。
看到朵朵写小说的时候,我好像一下子看到了自己。不过当时的我,可没有一台电脑摆我桌前,所以我就自己拿本子跟着朵朵一般,偷偷摸摸得写。朵朵的笔名是朵教主,而我的更俗气,叫什么玛奇朵…初中的自己,关于恋爱的感悟都是从小说和电视剧里来的,写的东西也摆脱不了那较俗的影子,少不了玛丽苏的剧情。女主人设是永远的白莲花,或者是假装成妖艳贱货的白莲花。男主人设永远的高富帅,男二就是永远的暖男备胎。就这样的人设我也断断续续得写了我三个本子,写到最后居然结局了。其实也是可惜,那个时候如果能在网上想着投稿的话,没准也能出本书当个小作家。其实现在来看,还是很喜欢当年的自己啊,自己当年文笔再烂也有勇气一直写下去,也有勇气把小说拿出去给别人看。哪像现在,做一件事情总要踌躇,总要犹豫,总要想东想西,总会拖拖拉拉。看来倒是现在的我需要像当年的自己学习了,至少对事情要存着一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心。
我特别庆幸在暑期各种剧的浪潮中我选择了《小别离》,一部让我哭让我笑的剧。它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开始审视我自己做过的事情。我发现我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事情,去做选择。不再一昧得去怨父母的不谅解,不体贴,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已经尽他们所能给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我很怀念我的过去,我的青春期。如果能再来一次的话,还是会闹腾还是会写小说会去关注自己喜欢的偶像,但是不会随随便便惹父母生气了。
当然,《小别离》所让我思考的不仅仅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还有父母之间的,邻里之间的,朋友之间的。其中另外让我很有感悟的便是三个家庭三对父母对于婚姻和家庭不同的理解与做法了,不过这个感悟就只能下次再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