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皖南插队记(一、离家)

作者: rabbit690118 | 来源:发表于2015-09-29 12:06 被阅读407次

    目录

    前言

    兔子51年生,笔名就是生肖。兔子QQ上的生日是1969.1.18,纪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兔子和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一样,离开了学校,离开了父母,来到农村,赤脚在田野上干活,手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这段青春时光,虽然离乡背井,人生地不熟,条件艰苦,吃不饱,从天蒙蒙亮干活到天黑,竟然也熬过来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农民乐观天性感染。又苦又累的农民在集体农活的时候,玩笑和小调是不断的。

    回忆四十多年前的往事很困难,很多经历被岁月磨得只剩下淡淡的痕迹。本文力争还原当年的情景和心路,遗漏和记错是难免的,但肯定没有编造。文中的人名是假名。

    离家

    1969年1月的东北风象冰刀一样,能在冻僵的脸上划出一道道裂口。窗子上凝结着薄薄的水汽,看起来很象磨砂玻璃。兔子用布擦着水汽,窗外肆虐的寒风,打着旋边走边舞,把墙上的大红标语刮得七零八落,还能依稀看出“到农村去”“再教育”几个字样。去年“四个面向”政策,把高初中应届毕业生推向了不同的人生轨道,12月的“最高指示”彻底浇灭了留在上海待业的希望,生活象天气一样冰冷。

    全国1400万下乡知青的其中一员,兔子正和邻居一起,趴在全国地图看了又看,决定跟邻居学校方案走,一起到皖南长江边“牧童遥指”的“杏花村”贵池去插队,那里最起码是吃米的地方。报名后,到派出所迁户口时,真有壮士一去不知何时返的气概,这是真的要到农村去做农民种田了。

    1月18日,厚厚的铅云压在黄浦江上,年迈的“东方红”6号轮静静的停靠在十六铺货运码头,发给知青的船票上也印着“东方红”6号轮,十六铺码头。大批送行的父老亲戚守侯在十六铺码头。斑驳陈旧的船上没有慷慨激昂的横幅,码头上也看不到欢送的标语。为了避免送行的知青亲属失控挤下黄浦江,事先对真正的上船码头高度保密,在通知上只写着在某某小学集中上汽车。

    小学校园里挤满了知青和亲属,数十辆长龙公交车首尾相接,真象一条长龙。车里女同学大多挤在窗口,男同学坐在位子上充满着新奇感觉。车外男女老少团团围住长龙公交车,叮咛复叮咛,挥手再挥手,高喊声夹杂着低哭声,车队几番启动,怎奈一辆长龙车卡在操场跑道的梧桐树中,进退不能,挡住了整个车队。连梧桐树都不忍放孩子走,让亲人好多说些告别话,最后是一个老司机把那辆卡住的长龙车开了出来。

    长龙车队并没有开往十六铺码头,而是来到了黄浦江上游的日晖港码头,码头上知道真正上船地方来送行的人寥寥无几。这时“东方红”6号轮已驶离十六铺码头靠上了日晖港码头。

    “东方红”6号轮满载前往池州地区二千多名知识青年,不情愿地缓缓离开了码头,慢慢驶出吴淞口,转身逆水而上,越镇江,过南京,掠芜湖,知青在船上热闹了二天二夜,过铜陵不久,分二批分别被抛上了贵池、安庆码头。

    池州港江边陌生阴冷的寒风,光秃秃的红土丘陵,第一个照面就把先前还在吵吵闹闹的知青新鲜感压了下去。各公社派来的接队人员奋力在人群中挤进挤出,举着牌点着名,满头大汗把“再教育对象”的行李搬上汽车,穿着“的确良”的知青都上了车,汽车一辆接一辆驶离码头,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进发,车轮滚滚,红尘飞扬,颇为壮观。

    汽车把知青送到各个公社所在地就掉头走了。兔子是殷汇公社,食堂已经备好了丰盛的午饭,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有安置任务的大队生产队干部老乡袖着手在外面等着,好奇心和新鲜感充满了到处都是欢迎标语的院子。

    知青抹着嘴出来,和自己落户的队干部接上了头,看着老乡挑起了自己的行李。近百人的知青化成多路蓝黑色队伍,稀稀拉拉撒向了皖南冬天萧瑟的丘陵,踏上了一道道板车车辙高低不平的泥土路,开始了独立生活的篇章。

    每个大队接队人员都有二个奏乐的,一个鼓,一个钹,一声高,一声低,引得冬闲在家的老乡以为是哪家小媳妇过门,都探头观望从来没见过的队伍,一面红旗开路,中间十几个城里模样胸前别着像章的年轻人,后面几十个老乡挑着行李,最后是敲鼓打钹的乐队和一帮看热闹的小孩。

    日影西斜,随着先到落户点的知青不断离开队伍,兔子凄凉感越来越强。气喘吁吁走了近二个小时的上坡路,穿过一个个稀瓦土墙篱笆椿树间杂的村庄,等进入生产大队境内,只剩十几个知青了,兔子这时才知道,自己和另外三个插兄的户口落在本公社最远一个大队最远一个小队。看着其他二个小队的知青先后走入等待他们的村庄,而自己所在生产队还在前面,这时敲鼓打钹的也不见了踪影,兔子这时才真正感到孤立无助。

    转过最后一个山脚,迎面现出一幅山水画。秀山小队名副其实,四面环山,位于群山怀抱之中,景象与外面其他小队瘌痢头秃山截然不同,山高连绵且近在眼前,深绿色大片森林梳妆打扮得清纯朦胧。夕阳下,弥漫出神秘的阵阵浅蓝烟雾。在连片的块块农田上,三个村落鼎足淹没在高大浓密的林子中,露出尖尖屋檐块块白墙。炊烟低而婀娜,轻曼于屋前林间,一心要和晨雾媲美。兔子心情一下好起来了,跟着队伍过了小石桥,来到了村落鼎足中心孤零零的一间青瓦白墙屋子前。

    这间土墙屋本来是小学,一堵土墙分割,三分之一老师办公室,三分之二教室。现在知青来了改做住房,把教室一隔二,两边房间各住二人,中间是客堂,一张方桌,四条长凳。在屋门口外东面靠墙用土砖搭一披屋作灶头间,一灶一水缸。

    此刻天已暗黑,客堂灶间煤油灯齐亮,方桌上四菜一汤,四碗白米饭正冒着热气。客堂里外站满了看稀奇的众乡亲,没有人说话,连小孩都不闹。兔子等四人待行李进房,便在方桌前坐定,以为饭前会有队干部来读语录,但环顾四周,全是好奇的目光,于是四人举筷,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自己住的土墙屋里吃起了插队的第一顿饭。

    下一章

    目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兔子皖南插队记(一、离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bw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