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段时间带一个实习生,正好那段时间筹备全国性的会议,大头和琐细的工作都比较多,他开始也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做事,过了忙碌的两周后我们团队一起加班,吃过加班餐步入电梯的时候,他突然有点迟疑的问我:“筹备事项这么多,我现在负责的工作就是准备和打印材料,通知和联系参会的人……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我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一个全国性的会议听起来很牛,而他看起来只是负责了非常琐碎的事情,好像自己参与度并不高……
我当时问了他三个问题:
1、今天制作好的会议材料电子版,内容比较多,有没有想过编上页码和目录呢?
2、材料里面有两篇行业深度报告,有没有自己先认真学习一遍,尝试写出摘要?
3、在通知相关人员参会的时候,有没有预先收集参会人的联系信息?比如让大家报名的时候填上邮箱,或者在通知的时候就附上一个微信二维码建一个会议群?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做事的细节:会议材料比较多的时候,分门别类编上页码和目录,这样打印出来给别人看的时候才方便浏览;特别是给领导递交材料的时候,一个简洁、清晰、全面的目录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个问题,是参与工作要有深度:既然有幸接触到了行业内部有价值的报告,自己深入学习一遍,正好可以借助参会听听专家的观点,也方便和大家沟通讨论,让自己的思维和视野都得到锻炼。
第三个问题,是做起事来要讲究效率:会务联系工作是占据很多时间精力的一件麻烦事儿,但是做好信息的提前收集和处理,一次性的给大家群发邮件周知事项,或者提前建一个微信群让大家自觉扫码入群,有什么会议信息就可以及时通知到所有人,节省时间、提升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这位实习生学历能力都不错,也不怕吃苦、也追求进步,只是他在刚刚步入职场时,显得还不那么“开窍”,工作起来好像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该在哪儿注意,做了一段时间还是边缘化。
而职场中有些人显得比较“开窍”,学东西能触类旁通,做事情能风生水起,不管放到哪个团队、哪个项目中,他们很快就成为有影响力的核心或者是不可忽视的骨干。其实能否“开窍”,和职场投入度息息相关。一个人身心投入的越多,参与性和建设性越强,他本身就会成长和进步的越快,也越不容易被忽视。
我们部门曾经有一个劳务派遣员工(非正式员工),这类劳务派遣员工工资低于正式编制员工,而且也不享受正式员工的职业上升通道。也就是说,他们不管多努力,不管为公司工作多少年,薪资水平都是不变的。一般这样的劳务派遣员工就是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类的工作,很多人只是为了有个“铁饭碗”而已。
我们这个劳务员工被安排的是部门行政工作,他一开始连群发邮件都会出错,主送和抄送的对象搞不清楚;部门出游活动时订餐也订不好,需要他的主管反复提醒和确认才能坑坑巴巴把行政类事务完成。刚接手工作的时候,毛头小伙的他没少被上级批评。
像这样一般人可能就对付对付算了,或者申请别的更简单的操作类岗位,毕竟公司不给劳务员工上升的机会。可是他却毫不懈怠的坚持把行政工作做下来了。
公文和邮件格式他向别人请教学习,很快就上手了,后来遇到更复杂的事项他还会通过附件形式帮大家简化处理流程;
对于别人他的态度总是多了一份虚心和尊重,领回来的办公用品别的部门都是到行政那里自己去领,而他会收集归纳好,再一份一份的送到每个人的工位上,帮正式员工节省时间;
一次订餐没订好,他也不气馁,而是向总经理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争取下一次的表现;以至于后来总经理的商务宴请都交由他来安排,从选择饭店、提前点菜、停车路线、安排座次等,他都能完成的比较好;
后来,他除了胜任行政的工作,还参与了由正式员工组成的跨部门的工作项目,虽然他在项目里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他也乐在其中,并很好的坚持下来。
两年后,在大家都越来越离不开他的行政支持的时候,他跳槽了,还是一家500强公司。薪资是之前的三倍,跳槽后在新公司的编制也转为了正式员工。
很多时候,抱怨工作琐碎、工资太少、加班太多,消磨的是自己的职场投入度,也等于放弃了自己加速成长的机会。上面提到的那位逆袭成功的劳务员工,原本也只是在公司领一份固定的低薄的薪水,也没有职场上升通道,他原本也不会被上级同事期许什么职场投入度的。可是他不但坚持,还很投入,华丽丽的转身后,实现的是自我价值。
职场投入度高的人,他经手的事情就是比别人出色,他参与的项目就是更让人放心,他整个人的精神气质都是饱满、向上,能感染到其他人的。以前有句话说,我看起来毫不费力,是你看不到我背后的努力。我倒觉得说,对于高投入度的职场人士来说,并不是做起事来毫不费力,而是看起来再微末的工作都能被做得风生水起,看起来再复杂的工作都能被做得得心应手。
因为高投入度有两个特征,一是不断的反省和更新自我、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鞭策自己,通过高质量的工作表现来累积经验和口碑;二是不断的扩展和蔓延做事的边界,从外围到核心再到跨团队跨部门的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的眼界、视野更宽更高。
回到开头我和实习生交流的,工作的细节、深度和效率,只是用来帮助你审视工作表现、尽快投入工作的工具而已;我觉得对于他来说,太早的追求工作“回报”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思想包袱,不如放开自己不自觉设定的一些局限性,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争取每一天都充实和进步着,会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力、经验、人脉、思维、见识都在不停的快速增长。
一个通道没有向你打开,当你自身累积和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有底气和能力跳到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有句话说得好,衡量自己能否跳槽升值的一大标准,就是看自己在原来的地方是不是变得不可或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