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写这篇“安妮宝贝”的文章之前我犹豫了很久,因为我明白外界对她所有的谣言和误解,但是她本人从不出现在大众面前,也从不会理睬那些对她无理的谩骂。什么样的作家就会有什么样的读者,我们这些一路追随她至今的人,也大都与她相同不愿去理睬那些无谓的争辩,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去回应或者争辩什么,只是从很早之前我就想写了,一直没敢动笔,因为珍重,所以小心翼翼。
一
有人说自己曾经也是安妮宝贝的忠实粉丝,但是后来由粉转黑,无法直视曾经喜欢过那样无病呻吟的文章。
我想说这些话的人不仅对安妮的态度是这样,对他曾经喜欢过的一切都会这样。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现在,就否定自己的过去。这种人的具体表现为他小时候喜欢听周杰伦,长大后开始听古典音乐,他同样会对别人说“我当初怎么会喜欢听那种音乐”,似乎否定过去的自己,就能证明现在的自己多牛逼一样。这样的行为在我看来同样是一种内心的匮乏和不自信。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成长,没有人会永远停滞不前。
但是很多人对安妮的印象还停留在她早期的作品里。诸如“棉布裙子”、“光脚穿球鞋”、“深夜喝一杯加冰的威士忌”、这些词汇和描写,那是2000年时期的安妮宝贝。那时候网络文学刚刚兴起,不像现在各大文学网站泛滥,可读的却没几个。那时候榕树下还是许多文艺青年的圣地,萌芽还是影响了一代人青春的刊物,那时候的世界也并不像现在这样色彩斑斓并且支离破碎。那时的我们饱受应试教育的摧残,以为文学就是课本里弘扬的主流价值观,直到我们看到了安妮的文字,才发现文字也可以这样的颓美而艳丽。
从安妮的文字中不难看出她是一个敏感,心思细腻,对周遭世界洞察分明的人。青春期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敏感、自卑、孤独,不被人理解,一些情绪在心底被无限的放大。当我们进入安妮所构建的世界里,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并非我一人如此,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同类,我们分享孤独。
当有一天你长大了,成为了一名成熟的大人。你出入高档的写字楼,与客户斗智斗勇,在酒桌上觥筹交错,你再也不是那个高高瘦瘦,身穿白衬衣自卑敏感的少年,你认为过去那些稚嫩的时光不过是年少的不懂事。你以为看透了生活,觉得人生就是这样,所以对过去的一切不屑一顾。我有时候想这样的人或许是幸运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安妮想要表达的东西。
如果不是本身有非常大的伤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伤口的人,很难去理解安妮文字里表达的挣扎和绝望。他们只会流于表面的谈论安妮文字里阴暗颓废的标签,而不会看到她看破世间冷暖之后依然平心静气的对待这个世界的勇气。
人与人之间是很难逾越和了解的,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生活的境遇不同,导致了每个人都成长为不同的生命形态。你不能指望一朵向日葵会明白一个苔藓阴暗的内心。
所以我说那些没有读懂安妮文字的人是幸运的,他们没有在少年或者童年被留下阴影,没有被划上真正的伤口。他们在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具体做过那些请参考我写的“文艺青年如果在现实社会自处”一文,你们可以在里面找到他们的影子)不过是青春期明媚的忧伤。但我想,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能够理解安妮的,理解生活的无情,理解自身的脆弱,理解的生命的孤独,在红尘里渴望得到泅渡,却无望。
我一直都不愿与别人争论与安妮有关的任何话题,哪怕是面对别人对我的讽刺,我也一笑了之。因为我明白一个不曾经历过孤独痛苦崩溃到想要自杀的人不会明白安妮笔下的幻灭,这样的懂得需要拿多少真正的痛苦去换,这样的感情不能用来交流,只能用来感知。
二
我的高中是在老家的一个县城里的小镇读的,成绩不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没有朋友,也不学习,那时候在校外的地摊上买了一本安妮宝贝的合集,(盗版的,我们那种小地方就没有正版书)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惊诧和惊喜原来这世上文字还能这么书写,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我沉侵在她的书里无法自拔,也许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抑郁无处宣泄,所以她的世界里找到了共鸣。可与别人不同的是,我并非只在她的文字里只看到阴暗,颓废,而是在她的作品里看到了向死而生的勇气,还有对破除世间虚妄,穿过黑暗对白光的追寻。
我知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同这个世界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风景一样。
很多人不喜欢她的文字,觉得对人生都是消极、负面的情绪。
我觉得一部文艺作品对一个观者而言不是要告诉他一个怎样明确的道理,而是告诉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你是想在一本书里寻找到解决生活困顿的答案,那么我建议你去机场书店随便挑本讲“成功学”的就行。文艺欣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中国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从一篇文章里体会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所谓的中心思想是有个标准答案的。这太可笑了,鲁迅要是复活得知别人这样看他的文章,不知道会不会活活气死。我只能说一个喜欢小时代的人,怎么能够去随意评价李安的电影不好看。
读过安妮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她文中充斥的孤独、漂泊、死亡、性爱,她故事里的背景也都是物质奢靡的大都市生活,但是人物却都是城市里边缘化的流浪者。很多人对其诟病是觉得这不是我们真实的世界。可在我看来也许你我的生活方式与小说中的人物不同,但面对的都是这个真实的世界。
我自己生活在上海,有时候从地铁口出来,看到林立的高楼和汹涌的人潮,仿佛置身幻境,会觉得眼前繁华的世界与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物欲横流的社会,耀眼的奢华,那是上层人物显摆的舞台,在灯光浮华背后大都是我这样一群困窘的人。安妮的小说里把我们这样的人,用极致的方式演绎出来,他们醉生梦死、跋涉、行走,自我放逐,面对一个未知世界的探寻,用性爱的方式来逃避。我觉得这些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应该加上道德的枷锁,也不应该去用对错来评判。
而且我理解的她的作品的主题都是在探寻平凡人内心的世界与周遭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1、虚情假意让我们丧失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这个世界太功利,连同着爱都变成了等价交换的利益。当我们为了爱人付出时,总希望着另一半能够对自己的爱做出回应。因此,许多爱情关系不过是一些自身出发回到自身的行为。
在安妮的作品里面,她的爱不会是世俗功利的。即便是一个人为了爱向另一个人无休止的索取,采用种种极端的方式来寻求答案,那也是非常真实的把人性里的这部分展现出来给人看。她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准的笔法撕破人性里重重的伪善,还原一个人隐藏在面具后的真实面貌。我们由此看到了自己人性里的另一面,即便丑陋,又怎么样呢,如果没有看到世间的丑陋,如何能欣赏万物的美好。
爱是一个终极的问题,也是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我们永远都无法将她参透,也无法驾驭它,更多的是被爱驾驭,被她折损和操控。如安妮所言:万事万物,最终只有承诺和牺牲,会让我们彼此怀恋。“真正的爱,与个人得益无关,与互相利用无关,它不是一笔生意或交易,爱表达的是对别人福祉的关怀。
2、我们在什么时候丧失了对美和理解的追求。
安妮的作品里对细节的捕捉极其敏感,无论是人物,情感,还是物质。在她的笔下经常会有女孩子身穿棉布长裙,头戴新鲜的花束。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对自然事物的美反而有了一种羞耻之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肤浅和潮流成为了美的标志,而深刻和恒久却要受到嘲笑。
安妮是一个追求美的人,这种美不是一种肤浅的美,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美。对于世间万物她有敏锐的感知,春暖花开,季节轮换,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枚果实在她的眼中都是一个生命体的存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一朵画中观望一个世界,何尝不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只是很多人不理解,他们热衷于把安妮的文字强行挂上一个形象标签,然后对这些标签评头论足。对于别人的不理解我表示非常理解。因为你无法向另一个人描述花开的声音,因为花开的瞬间本身是没有声音的,这个声音只有懂得的人才听得到。
3、生命是一场修行。
安妮早期的作品大都围绕着爱情,告别这类主题来创作,没有复杂的情节,更多的是坦诚的描述她内心情绪的流淌。到了后期,十数载光阴过去,她的小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再借助爱情生活中的花前月来征服读者。而是开始探索生命存在的本质,和我们个体的存在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关系。甚至在我看来,安妮从第一本书至今,她所有的表达最终指向都是人生生死的终极,只是以前的探讨还比较浅显,而现在她所探讨的很多议题都值得这个时代去深思。
从《莲花》开始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到安妮更加注重哲学与禅修,莲花里面所描述的整趟墨脱之旅便是一场内心寻找答案的修心之旅。在现实生活中的安妮也是一个时刻在自省、思考的人。她让现世生活中的每一刻时光拥有质感和层次,每一次相遇和经历都不曾被浪费,她始终在思考,时刻走在这条心所生发出来的道路上。直至突破自身的困境和阻碍,到达彼岸。
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的议题,只是面对死亡与无常,人应始终保持强烈而及时地生活。
从高中到现在,成为安妮的读者已经9年。身边的人走了又来,正如安妮和她的读者一样,许多人与她相逢,最后分道扬镳,同时又有新的人进来。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我只是希望,我们所有人都不要轻易的对一件我们不了解的人和物作出评价,因为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只是他自己所看到的,(包括我这篇文章在内,这也仅仅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偏见)我们可以承认自己的狭隘,但是不能无端的对别人造成伤害。
网友评论
联合征文丨17年后《又见,八月未央》盛大开启。
这一次,你的故事不但有机会落成铅字,和众人在书中重逢, 你还能和《八月未央》的电影主创亲密接触,就在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8beb1810020b
期待您能参加我们的活动!
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在我们心里。
题外话是:你要是想了解她的话就看他的散文吧,真的,暂时别看小说,看散文,看散文是了解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
正好对应你的留言,嘿嘿,很多人和事,真的是只有懂的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