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抱大道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18:59 被阅读0次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译文

善于建立的不可拔出,善于抱持的不会脱落,子孙以此原则,可以世代享受祭祀。这种修养用于自身,德行就会真实;用于家庭,德行就会有余;用于乡里,德行就会长久;用于邦国,德行就会丰盛;用于天下,德行就会普遍。

所以,要从我的自身去观察别人,从我的家庭去观察别的家庭,从我的乡里去观察别的乡里,从我的邦国去观察别的邦国,从我的天下去观察别的天下。我怎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这种方法。

网图  侵删

解读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老子说:善于建立章法者,被法所缚,得不到自由;善于聚众讲学的,脱不开自身,同样是得不到自由。

因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的理念;所以,他对善于立法,善于讲学的观点表示反对意见。他以为这样做反而会固步自封,会失去自由,并反驳子孙祭祀是一种破坏安定的行为。都与自然无为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老子主张修身、睦邻、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以无为的方式去完成。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在这句话中,老子主要讲如何用德来修身、齐家、睦邻、治国、平天下。

老子总结出来一个结论:以自然无为的理念修身,那么每个人都会变得纯真,这就消除了人心的险诈;以自然无为的理念齐家,那么家庭也会变得富裕起来;以自然无为的理念与乡邻相处,那么乡邻之间也能亲密和睦;以自然无为的理念治理国家,那么国家也能兴旺发达起来;以自然无为的理念治理天下,那么天下百姓都会获得自由。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里老子阐明了修道对于自身、家庭、乡里、国家以及天下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指出了一种修道养德循序渐进的过程。

老子告诫人们,自己的言行是否与大道大德依次相应,需要不断地反躬自省,以身作则,才是治理天下最合适的方法。

相关文章

  •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7个笔记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 善建者不拔[1], 善抱[2]者不脱, ...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五十六】度过美好的一生,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解读。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

  • 道德经54修德为本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修德为本 道德经学用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sì),世世不辍(ch...

  • 2022年第232天

    运动日常: 英语学习日常: 练字日常: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

  • 道德经:以身观身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原文有点长,现分三段抄写和释义。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译文:...

  • 读书打卡 day100/2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下篇|第五十四章 经典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道德经》第54章学习感悟

    跟杨鹏老师学《道德经》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杨鹏校订本)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修德以爱生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五十四章全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于身,其...

  • 道德经 第五十四章 善抱大道

    善剑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③;修之于邦...

  •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抱大道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抱大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ev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