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喜花,京城里著名的花地也大多去过,北海的夏荷,景山的牡丹,颐和园慈禧旧宅的四株玉兰,潭柘寺、法源寺、植物园的丁香,玉渊潭的樱花,春天的京城有我太多的热爱,时逢花事都让我流连。
近日偶去植物园踏春,进了卧佛寺,眼前心里一亮,卧佛寺的腊梅竟引发我无限遐思。
腊梅开在二三月冬春之交,花叶不相见,花败之后会只余下虬劲多姿的枝干,便是干枝梅的由来。腊梅又称蜡梅,因那黄黄的小花甚像蜜蜡。便觉前世也和它竟是有缘的,饰品中最喜蜜蜡,质地细腻含蓄,色泽温润,不张扬却又极美,那种淡淡的不露声色的奢华与富贵,是我的最爱,所谓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绝不像黄金那样闪瞎你的眼,却能瞬间攫住你的心,低调中高调地赢得美人心,上上策吧。用手摩挲,像是回应,立生一种淡淡的雅致的幽香,心肺瞬间被它击败,脑中立刻有诗句来: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击打 ,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击败我的是那份柔软莹润的力量。
微雨凭栏爱屋及乌让我扯远,再说我的腊梅,因生腊月也叫腊梅,单是它的名字就已让我喜爱,卧佛寺的腊梅又与别处不同,因比别处开的都早一些,便有京城第一枝的美称,当然特别之处绝不止此,卧佛寺是千年古刹,禅意悠远,万人景慕。腊梅开在此处,沐浴在空鸣缭绕的梵音中,那和雅清净必是入了腊梅的魂,除了欣赏又多了安心宁神的功效,这该是最大的不同吧。
小时生在穷乡僻壤,无缘识得梅花,只在课本上结识一些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并不理解,但那画面感却让我小小的心灵无限憧憬和膜拜,后来上中学又学了病梅馆记 便知梅花是文人的偏爱以致到了病态,为其婀娜多出奇招却忘了自然的才是最美的,矫揉造作毕竟只可以取宠一时。好像今天大街上各种化妆术已然不好分辨素颜是否美女。
微雨凭栏
这样看来喜欢梅也是自小的情结,在初中毕业时分才第一次见到梅花,冬季怒放婀娜多姿果然一景……便格外地喜欢,想想那当雪花做尽轻模样,落于梅边竹上的画面,总是醉于其中。
植物园的梅园也逛过多回,只是腊梅却一直机缘不巧没有见过,还默认梅只有红色也算是孤陋寡闻。也或许冥冥之中今天才是最好的遇见.
卧佛寺去过多遍 ,赶上腊梅盛开还是第一回,冬末初春,寒气未尽,但微风已有暖意,未得进门,便有幽香扑鼻,香味是花的魂灵,它袭击了我的嗅觉,入侵了我的心田,梅香更像是苦寒中萃取出来的精华。嗅着花香,进到卧佛寺的四进殿堂,到处是攒动的人头沉迷在腊梅树下,却没有丝毫的嘈杂,梵音袅袅,有如天籁,红墙掩映,蜜蜂翻飞,落落停停游戏花间,寺内有淡黄的花瓣深红芯儿的狗牙梅和黄芯儿的素心梅,有的还在含苞 ,一副吹弹即破的神情,有的已在怒放,那随风颤动的花瓣一副娇娥模样,顿觉气定神宁远离尘世的喧嚣,那香和那禅意沁心入肺竟有彻悟之感,什么才是永恒的?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微雨凭栏
卧佛寺的腊梅还有特别典故,乾隆帝曾在隆冬时节在天王殿前赏梅,龙颜大悦,我想象那神情一定是贴住花枝,眯眼颔首:甚得朕意!曹雪芹也在红楼梦中以此梅干枯后又生还为题得梅开二度的故事,想曹氏立于梅前创作构思之态,是不是有梅梅二君相互欣赏的画面现于眼前?这样的历史渊源又岂是其它腊梅可与之相比,人文历史使得这京西古刹的腊梅更添神秘色彩。
贴着花瓣,和蜜蜂争抢着花香,一嗅再嗅,希望带走这经卷声下的幽香,春风十里,你且为我收藏……神怡之下想那自然中如斯美景若懂得欣赏那是怎样一种宝藏,甚于上万的衣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