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槐花香

作者: 闲淡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4-23 13:39 被阅读84次

          今天早上遛弯锻炼途中,转到通惠南路与玉带河大街马路交汇的转角处,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香甜甜的槐花儿的香味。放眼望去,原来是街对面通州二中院内高大的槐树上已经开满了嫩嫩的槐花儿啦!转到潞河医院转角处,原来潞河市场那条小街上几棵高大的槐树上也是槐花飘香。现在的人们似乎没有空闲,也没有心境去捋槐花儿啦!街边的榆钱儿也是从嫩绿到雪白,再也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泡桐花儿熙熙攘攘的开得热情奔放。各色春花夏花绚烂多姿,恣意张狂着自己的花事,不管人们是否在意,都在随着季节渲染着自己的生命之歌。

          走过佟麟阁大街,转到新华大街与新华北路的街口,突然发现一架警巡的军机拉着白烟,在通惠河由西向东转弯往南在天空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再细一看,空中数架军机或双机并入航线,或者交汇而过,晴好天气航空兵早早地就开始了日常训练和空中警巡。随手拍几张照片,供大家一瞻。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千里槐花香

          在这和平而宁静的星期天的早晨,回到家里一边吃着刚买回来的早点,又想起早年间曾经写过的随记散文«千里槐花香»,那是1991年5月5日,在塞外的军营中写就的一篇随感,翻捡出旧作底稿,输录于后,与各位同好者共赏。


                  «千里槐花香»

                          山人      1991.5.5

            槐花儿开了!

           瞧,那一串串槐花,白如雪,粉如霞,一嘟噜,一嘟噜地悬挂在绿叶掩映的洋槐树的枝头树尖儿上,象一串串儿铃铛,在微风中摇曳,煞是惹人喜爱。当那落日西沉,你漫步在马路上,那阵阵槐花儿的幽香,在晚风中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使劳累了一天的你不觉精神为之一振,惊叹于这大自然的造化。

           土槐树也称之为国槐,盛开米粒儿似的金灿灿的黄花,吸引蜜蜂,土蜂,马蜂,冠蜂儿前来采蜜。我老家院子外边就有一颗土槐树,那花儿有一种苦苦的味儿,冠蜂儿是比土蜂,马蜂,黄蜂,大黄蜂更厉害的主儿,它个头硕大,体形与屎壳郎差不多儿,黑头黄腰尾钩刺,任是再淘气的农村娃儿也不敢招惹它。虽然我们小时候那会儿,经常掏鸟窝,戳蜂窝,灌牛屎蹦即屎壳郎的洞,也抓蛇逮鸟捕麻雀儿,唯独很少有人敢招惹冠蜂儿。而那甜甜的槐花儿,是刺槐或者叫洋槐树在春天里赠送给人们的礼物。捋叶钩花,不仅仅可以和面蒸熟做为吃食,而且也是养猪喂兔和羊儿们爱吃的美食。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槐花儿是那样新奇,不仅仅只是它的色香味,还在于它的食用价值。那时我还是一个农家的孩子,每当槐花盛开的时节,放学回家的小伙伴们,便成群结队,拿了长长的镰钩夹杆儿,挎着篮筐,去采集新鲜的槐花儿。那时的农村,六七十年代还是糠菜半年粮的时代,而且粗粮杂食居多。在我的记忆之中,七五年是个大丰收之年,夏天人均分了二三百斤小麦,秋季分些玉米,谷子,大豆,小豆,红豆,分的最多的就是红薯。开春之后,正是青黄不接的岁月,辛劳的农民便采摘了槐花,榆钱,大叶杨的叶子等,拌和了面粉蒸熟,加了葱姜蒜等调料,便成为可口的饭食。用槐花儿做的菜团子含有天然的甜味,不像榆钱菜团子那样没有味道,更不像杨树叶菜团子那样苦涩难以下咽,自然成了那时很少能吃到糖果的农村孩子们所喜欢的美味佳肴。

           我喜欢槐花,还因为它不仅为人们解决了缺粮的困窘,而且在孩提时代的我的眼中,它也是养兔子和喂猪的好饲料。那时,放学归来的小学生们,经常到田间地头去拔野菜打青草,喂猪,喂牛,喂羊,养兔子。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兼任学校的义务饲养员,假期里喂养学校的兔子。平时上学时,由高年级的学生轮流喂养,而在假日里因为我家就在学校旁边,养兔子的差事就成了我的假期义务。在人民公社生产队的时代,学校养兔子可以为学校购买必需的教具用品,农民家里除了养猪之外,养牛养羊靠生产队集体饲养,农民除了养猪喂鸡,其他的经营活动大概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是明令禁止的事情。学校养兔子,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也养成了学生们从小爱劳动的习惯,这也是开门办学活动的一大创举。我给学校喂养兔子的唯一报酬,就是可以免除我的学杂费,也给家里省了几块钱的开支。假日对我来说又是那么宝贵,除了完成作业,做家务劳动琐事,又要抽时间看闲书,到村子田野里拔野菜蒲光英,灰灰菜,猪毛绳,大圪佬蔓,马刺菜,远没有弄点榆树叶,槐树叶省事省时,而且槐树叶也是兔子最爱吃的。其实兔子还是挺不好养的,除了挑剔一些食物之外,还爱干净,不能吃带露珠的草,否则容易拉稀。而每天清理兔子窝也是一个苦差事,兔子吃剩的杂物和粪便要及时清理,下雨刮风天气要盖好兔子窝,还要更换兔子的饮水。天气好时要给兔子放风晒太阳,傍晚再把兔子赶回窝里,免得野狗黄鼠狼等祸害兔子。

          当我上初中之后,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农村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眼里身外的世界也对我更有诱惑力啦。这时候我也开始了全日制的住校生活,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那块养育了我的热土。星期天回家帮父母做一点杂事,又匆匆忙忙的返回学校,埋头于abc和xyz之中。假日里做的更多的,就是山村放牛郎的差事了。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也得到父母亲人们的特别照顾,可以一边放牛一边看书。家乡那山顶上的一片片槐树林,遮挡着暑假里夏天的炎炎烈日,也正是我看书的好所在。

           那块养育了我的热土,那黄河边的山水和那里质朴热诚,可敬可爱的人民,留给我的记忆是难忘的。1982年7月即将初中毕业的我也决心报考中师,准备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那些质朴的人民和那方热土。然而无情的现实却打破了我的梦想,也让我远离了那片美丽的田园。首先是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毁掉了我的家,我们家的窑洞在连绵秋雨中坍塌,成了危窑,全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在连绵秋雨中搬到了大队部的闲置房子里暂且安家。而我报考中师的梦想,也在漫长的等待中成为泡影。虽然我的中考成绩不计英语分数已经名列全县参加中师考试的第三名,按照通知书到县城参加了面试与体检。但是一直到九月底,所有学校都已经开学,而我却没有等来一纸通知书。后来是村里人到县里开会,回来才告诉我和父亲,因为我年龄差两个月不到十五周岁而名落孙山。

           好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理由啊!当时正在帮助父亲种麦子的我可以说被这个弥天大谎给震懵了!于是在学校里已经待了九年半学生岁月的我,一个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成了第四年上初中的复习生。刚上学那会,我在幼儿班只待了三天,就把拼音字母表和乘法口诀表横背竖背如流,而且随便考问都对答如流,于是便直接上了一年级。二年级时因为得病几天没有上学,一次语文课堂听写没有能够写出听写内容。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父亲让我在那一年留级,虽然我考试成绩85分也不低。三四年级那会由于学制由冬季上学改成夏季上学,多上了半年,而小学毕业赶上了初中改三年制,初中毕业已经在学校多待一年半是九年半啦!如今初中再上一年,高中赶上改三年制,到大学毕业已经是在学校待了十七年半的老学生。

           好在经过初中复读一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到了省属重点中学康杰中学,三年后立志考军校献身国防导弹事业,经过四年军校生活。命运多舛的一个个挑战,打破了我天真烂漫的梦幻,又在对青春和未来的憧憬中经过十多年的艰难跋涉和顽强拼搏,从一个中学生完成了大学本科专业的系统学习,成为一个军校大学毕业生,也完成了一个从革命军人到人民军官的蜕变。坎坷的命运如同一场惊涛骇浪的大考验和磨练。

           党和人民的培养,造就了我们这一代军校大学生,为国为民,我们只有去无私奉献自己的才智,奉献自己生命的光和热,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当我置身于这塞外的军营,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的未来默默奉献的时候,那幽幽的槐花香勾起了我对心底往事的回忆,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亲人和家乡那些可爱的人们。如果说小学时代还是天真烂漫,初中三年也是朦胧岁月,那么初中第四年和高中三年以及大学四年的八年就是与命运抗争拼搏的八年抗战,是一种我要怎么样和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的自觉自愿的磨砺。我庆幸自己在这场与命运的大决战之中,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执着追求学习知识,充实自己,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从一个农家子弟蜕变成一个有梦想和追求的坚强不屈的革命军人。

          远离了家乡那片可爱的热土,驻守于塞外军营,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和首都防空的安宁,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却也为无法偿还家乡那片热土的养育之恩而经常处于对家乡人民思念的矛盾心情之中。这种情愫也是古往今来戍边卫国的军人们所共有的一种无尽的情思吧?当我沉醉于这塞外的幽幽槐花香之中时,家乡的槐花早已盛开,父母亲人是否也在这槐花香的芬芳之中思念着他们的游子?也在祝愿他们的儿子成为祖国人民和平幸福安宁的栋梁呢?愿这槐花儿的芳香带着游子的思念和祝福,给父母亲人们的梦乡里带去欣慰和欢笑,也愿这槐花香遍神州大地,给普天下的人们带去和平安宁和幸福的温馨。


           当我输完这篇陈年往事的旧作之时,时光流逝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我也已经从一个青葱岁月的军校毕业实习学员,经历了实弹射击打靶,海滨梦想,三度出国学习新装备,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于全国各地。从一个十四级见习学员,一路走过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从中尉副连,上尉正连副营,少校正营,中校副团,上校正团高职,大校高职七级副师,大校高职六级正师。一路走来已经军龄三十多年,从一个年轻小伙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了两鬓斑白的知天命之年。勤劳一生的慈母已经因病去世十六七个春秋,未能在有生之年享一天清福,年迈的父亲在家乡已经是风烛残年。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远非当年艰难困苦,但是那一缕相思,那种对千里槐花香的祝福与担当永远值得记忆。女儿是出生于九十年代的新一代,她们不可能知道和懂得我们经历过的岁月,就像我们不能体会父母那代人以及革命先烈们经历过的峥嵘岁月一样。岁月如梭,逝者如斯夫?青春梦想,你可曾还记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里槐花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qy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