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第22讲

作者: 清流法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0:35 被阅读144次

妙果寺  则金法师

二〇一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于妙果寺宿觉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修晚上好,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我们继续来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

上讲回顾——善心所

上一次课和大家把善心所十一个方面的内容很快地介绍了一下,只能是说大概地介绍了一下。这个十一个善心所,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只能说它是一种可以培养出来的心理品质,具体掌握了多少、培养出多少,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所以我们不要一听到说善心所有十一个,就好像我们天生就有十一个善的心理功能一样,不是的,其实你学过了就知道那个十一个善心所,不是那么好容易培养的,不容易做到的啊!



新课学习——六根本烦恼

那我们今天接下来要学的是六根本烦恼,六根本烦恼随后是二十随烦恼。这些烦恼法不用学我们凡夫基本上都有,这个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知道吗?而且烦恼的数量比善心所要多,善心所是十一个;烦恼心所六根本加二十随烦恼,一共有二十六个,还有四个不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的。所以我们凡夫的特点一定是恶多于善的。所以中国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是有道理的,因为他对人性的一个描述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我们佛门的《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对吧?这个都是有依据的。

这个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四位是根本烦恼,我们看一下:

【论文:四、根本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

贪、嗔、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了解这六者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烦恼。

何谓烦恼?

烦恼这个词呢,大乘基法师没解释,我们看普光法师说的,他说:

言烦恼者,恼乱身心,名为烦恼。

他这个定义非常的简单,还不足以让我们了解太多信息。他说烦恼就是可以恼乱我们的身心。一般恼是从精神角度来讲的,让你生恼,属于精神心理现象。乱是从身体角度来讲,让你不安,身体也不安。合起来就是让人身心都不安,烦恼有这个作用,只要让身心不安的都属于烦恼的性质。

那我们看一下在《佛光大辞典》中,是怎么讲烦恼的:

烦恼:又作惑。

烦恼又称为惑。

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

就是让我们这个有情识的众生能够产生恼啊、动乱呐、烦躁啊。“惑”,就是不清楚、不了解、不明了。“污”,就是污染,就是不清净的心理状态精神作用,能导致这种状态的都称为烦恼,或者说就叫惑。

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之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

就是说我们凡夫众生总是有意无意的,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常沉沦于苦乐之境遇”,就会让我们沉沦在或苦或乐的境界当中。乐,这个要知道凡夫的乐一样可以“招致烦恼之束缚”,苦乐都会招致这个烦恼之束缚。就是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产生种种的恼乱、烦、惑、染污,让人不自在。

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称为烦恼。

简单讲,只要是妨碍我们觉悟真相的心理状态、精神作用、心理活动,全部都称为烦恼。

佛陀欲使众生了解烦恼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种立场表示之。

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烦恼导致的这种不好的后果,就从各个角度来告诉我们。

自其作用而言,有随眠、缠、盖、结、缚、漏、取、系、使、垢、暴流、轭、尘垢、客尘等各种名称。

从它能导致的作用角度给它取了很多种名字:有随眠,随眠什么意思后面我们再看。缠——就是像绳子一样把你缠住。盖——就像拿个东西要把你盖住,把你盖到黑咕隆咚的状态里面去。结——打结了。缚——就是束缚。漏——就是把好的东西给漏掉,或者说漏到三恶道去。取——就是执取,有执取的作用,取了就有后果,就有业了。系——就是捆的意思,把你系住。使——就是驱使,烦恼会驱使我们去做种种事情,轮回不止,使得我们不得自在。垢——就是有污垢,遮蔽我们清净的真相。暴流——就是说烦恼背后的这种运作非常的迅猛,非常的快速,无法掌控。轭——就是套在牛或者马脖子上的那个木头,驾马车的时候要套一个木头在马脖子上,意思就是像枷锁一样的东西,让人不得自在。尘垢——就是灰尘、污染物。客尘——就是说这个东西不是本来有的,是熏习来的,能染污内心的东西。所以大家以后看到这些字,就知道是烦恼的代名词。

其用法有广狭二义,若加以分类,则极为复杂。一般以贪、瞋、痴三惑为一切烦恼之根源。

那么所有的烦恼当中贪嗔痴是三种不善根,可以长养一切不善法,所以叫三不善根。那么无贪无嗔无痴,我们刚学的善心所叫什么根呢?三善根,能长养一切善法的。

我们看一下随眠《佛学常见辞汇》当中这样解释:

依大乘唯识的宗义说,烦恼的种子,随逐众生,眠伏于阿赖耶识中,故曰随眠。

简单讲就是种子,还没有起现行的种子,但是这些种种业种子都是烦恼的,我们凡夫是看不到的。《解深密经》讲:“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我们凡夫没有能力见到种子,以及种子起现行的那个现行状态我们都看不到,我们只看到了把现行无明解读出来的现在的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现在能感知到的五蕴,在圣者见到真实相的角度来看,压根就没有。

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的意思,它可以随着众生六道轮回不舍。生生世世的那些种子,不管在六道里面怎么转、怎么轮,它都不会失去的,都跟着的。这个也是我们通常讲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缠身”是吧?所以烦恼、业、随眠,这些东西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讲指的是同一件事情。

我们再看一下于凌波居士《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惑即烦恼。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者,谓之惑。

烦恼就是迷妄颠倒的那个心态、那个状态,对于它所对的境界产生了颠倒的一个认知。

亦即指身心恼乱的状态,或总称妨碍一切觉悟心的作用。

也是指一种身心很恼乱的、一个动荡不安的状态,或者说妨碍我们觉悟的一切的心理状态、心理作用、精神活动,都可以称为烦恼。

《成唯识论》卷八载: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

什么叫烦恼呢?他说“生死相续”,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六道轮回这样相续,它是由迷惑造业受苦,是这样一个过程。那么由于有惑就会“发业润生”,“发业润生”是什么意思?就是那个烦恼会促使人去造业,这个业就滋润了生死,就助长了生死的进行。所以烦恼就是会带来生死。

以众生迷惑于事理,发有漏之业,润当来之’”

这个“有”就是将来的“三有”,就是有生死了。

而为生死相续、展转不已之因者,称之为惑;

就是能让我们不断的在三界六道里面轮回生死,这样的东西就叫做烦恼或者惑。

即特指因不知佛教义理与信仰,以致迷惑于认识之对象而言。

这个特指就是讲我们不了解佛法道理、不信佛教、不信生死轮回、不信可以解脱轮回,从这个角度来讲也称为惑。

十二缘起中,无明为发业之惑,称为等起因;爱、取二者为润生之惑,称为生起因。

那从十二缘起的角度讲呢,无明就是产生业的这种烦恼,称为等起因,就是一切轮回众生平等具有的因。三界六道轮回平等发起来的因就是无明。那么这个当中还有爱、取,就是贪爱、执取,这两者的烦恼呢,就是可以滋润生死、助长生死,就是生死的动力,那这就是轮回的生起因。

又由修行阶段之差异,惑有见惑、修惑二种,其迷于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者,称为见惑,

简单讲见惑就是知见上的迷惑,知见上认识不到位、认识错了。

迷于一切事理者,称为修惑,又称迷事之惑。

知道道理了,“迷于一切事理”,就是在事相对境上的习惯,改不过来,就是习气控制不住。有时候道理知道,但是具体到事情上就是透不过去,这就称为修惑,要通过修行来把它慢慢地转化掉的。那个前面的见惑是懂道理就可以破的,所以见惑一般都是先破,修惑要慢慢来。

十随眠中,

随眠就是烦恼的意思。

贪嗔痴慢疑五种为修惑;

贪嗔痴慢疑又称为五钝使,就是很迟钝,它在后面一直在起作用,但是很难断,反应也不是那么快。

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属于见惑。

就是知见上的错误、知见上的迷惑。这个五种又称为五利使,就是很利落、反应很快,比如它可以快速地驱使我们行动。但是一旦明白道理了以后,断起来也很快。

大乘了义烦恼

我们了解一下从大乘佛法角度讲什么叫烦恼。最彻底的说法就是能所虚妄分别,这是大乘了义经典里面处处告诉我们的道理。执著一个能——就是自我、人我,然后人我所对的一切法——所,这个能所你执着是真实存在的,然后在那里对立,开始无明爱取。这种虚妄分别不停下来,生死轮回就没办法解决。因为生死轮回就是这样来的,就是因为能所虚妄分别以后导致的一个后果,所以这个能所虚妄分别又叫根本无明,也就是不能现量了达诸法实相。我们不能直接看到诸法的实相,这个就是无明!就是迷惑颠倒!就是烦恼!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真相啊?因为我们一直执着能所虚妄分别的对立!我们要对立、要虚妄分别去认识事物,那当然就不具备不需要分别直接就能够了知事物的能力,就开发不出来呀。只有我们放下了能所虚妄分别,我们那个本来具有的能够现量了达诸法实相的能力就显现了。


【论文:一贪】

下面我们看六根本烦恼的第一个贪。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贪?谓于五取蕴,染爱耽着为性。谓此缠缚,轮回三界,生苦为业。由爱力故,生五取蕴。

它告诉我们什么是贪。就是对于五取蕴,染爱耽着为性。这里讲的五取蕴就是五蕴,为什么加了一个取呢?因为我们凡夫都不停地在取它是真实的,不停地在执取它,受用它,把它当成很真实的存在。只要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就已经取了,就种下了业,将来就要继续有五蕴现前。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五取蕴的境界“染爱”,染爱就是贪心,这个爱就像一块白布染了色彩一样的,洗都洗不掉,死死地染在上面。“耽着”,就是固执在这个上面了,爱什么,是不是心就被束缚在上面了?贪就是这样的一个体性,这样的一个含义。

所以我们如果要断贪这个轮回的动力、根源的话,是不是要认识到没有东西可取才行啊?认为有五蕴,还断得了这个贪吗?断不了。所以大乘佛法,起步就告诉我们五蕴皆空啊!是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啊?还认为五蕴合理,这个五取蕴,这个取著,还去得掉吗?肯定去不掉!都已经认可它是有的嘛,那将来继续还会有。

“谓此缠缚,轮回三界,生苦为业”,你贪五取蕴,这种对五取蕴的贪着,就把你给捆住了,捆住了就让你在三界六道轮回,生种种的苦为它的作用。所以贪就能生苦!三界六道轮回是一个苦海,觉得的快乐也不是真的快乐,只是对痛苦的缓解,从头到尾从根到枝末全是苦,就没有乐。

“由爱力故,生五取蕴。”,你看由于这个贪爱的力量、业力,将来又会生出来五蕴的身心。所以这个问题很严重,你认识不到五蕴本空的道理,你这个贪就永远没有解除的时候。贪解除不了,你就永远被动地在三界六道里面轮回受苦。

好,我们看大乘基法师讲的:

言贪者,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生苦者,谓由爱力,取蕴生故。

他告诉我们什么是贪呢?就是于三有和导致三有的因素、构成三有的种种条件,染着为性。也是跟上面讲的一样的,就是贪爱染着、执取为贪的这种状态。“能障无贪”,当然,贪就能够障碍无贪的这个善根,就生苦为它的作用。生苦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由这种贪爱的力量,一定会取五蕴的生死。

那我们了解一下,这个贪不是一般我们通常日常生活当中讲的贪。比如说你这个人贪心太大了,贪财、贪利、贪名、贪色,这个也是贪,但是这里根本烦恼的贪,主要是就着执取五蕴的这个角度来讲的。那些贪都是从五取蕴派生出来的、衍生出来的枝末!这个是贪的根本。这个贪一般人是发现不了的,凡夫不修行就认为这个是天经地义的、与生俱来的。就觉得大家都这样啊,谁不爱惜自己的五蕴身心呀?对吧?谁不认为这五蕴是真实的存在呀?他就不知道这个五取蕴是贪不到的!而恰恰是因为你有无明贪著的缘故才幻现了五蕴身心啊!所以叫五取蕴。不贪,它就没有。这里的贪是一个很深的道理,不能按一般的贪去理解,本质是只贪五蕴身心。所以解决这个贪的方法,一定是要看清楚五取蕴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就是《心经》、六百卷《般若经》讲的五蕴皆空的道理。这个道理我相信有读《大般若经》的人现在已经能够接受了,里面处处都在用大白话说这个道理啊,处处都在讲这个道理。


【论文:二瞋】

我们看第二个嗔。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嗔?谓于群生,损害为性。住不安隐,及恶行所依为业。不安隐者,谓损害他,自住苦故。

什么是嗔呢?“于群生,损害为性”,就是对于众生去损害他,损就是伤害的意思,折损他;害就是要迫害他,以这样的一个心态为它的一个体性。嗔心一起来的是不是就想去伤害、毁灭嗔的对象呀?

“住不安隐”,隐通稳,稳固的稳,就是安稳的意思。住不安稳就是不安稳,身心都不安稳。“及恶行所依为业”,不安稳还有造种种杀盗淫恶业,嗔有这个作用,可以引发这些不安稳的状态和种种恶行。

那么不安隐者,他说“谓损害他,自住苦故”。损害别人的时候,自己其实也已经在苦的当中了,是吧?首先你起嗔心的时候,自己已经受害了,已经很痛苦了;再由这个嗔心的驱使去行恶,这个恶业又会给自己带来新的痛苦,对吧?就会让你、让别人都住在苦的地方了,自他都受苦啊!所以嗔心没有一点好处。

好,看大乘基法师讲的:

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恶行所依为业。不安者,心怀憎恚,多住苦故,所以不安。

这个道理跟上面的一样的,自己看一下就可以了。


【论文:三痴(无明)】

第三个痴,痴也叫无明。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无明?谓于业、果、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又欲界贪、瞋及以无明,为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此复俱生、不俱生、分别所起。俱生者,谓禽兽等;不俱生者,谓贪相应等;分别者,谓诸见相应。与虚妄决定、疑烦恼所依为业。

安慧菩萨这样告诉我们说,什么是无明?就是“于业、果”,业就是因的意思,造业就造下因了,有业、因就会有果报了。“谛”,就是四圣谛,就是佛法讲的种种道理。“宝”,就是三宝。于这些对境,“无智为性”,这个智就是知,知道的知,佛法里面经常通用的。以无知为它的一个状态,为它的一个体性,这就叫无明。并不是不了解世间的学问叫无明,当然那个要说起来也可以称为一种无明,无知嘛。但是这个根本烦恼里面定义的无明或说痴,主要是指对于因果、真理、三宝无知的状态。那从这个角度讲,世间不学佛的人是不是个个都是痴的?真的是!不了解这一有关真相的对境嘛,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对境,对吧? 

“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那么痴有二种,一种是俱生的,一种是分别的。俱生的意思就是说与生俱来的,背后自动化运作的本能,我们凡夫一般见不到。其实就是圣者看到的心运作的一个状态,内心的种子、现行。“二者分别”,分别就是后天学习来的,通过第六意识运作,慢慢熏习累积学会的。

“又欲界贪、瞋及以无明,为三不善根。”因为欲界才有贪嗔痴,到了色界就没有嗔了。所以欲界的贪嗔痴这个称为三不善根,就可以产生一切不善法。

“此复俱生、不俱生、分别所起。”这三不善根当中又有俱生的和不俱生的,还有分别所起的。那么他解释什么叫俱生的呢?“谓禽兽等”,就是这些烦恼三不善根跟那些动物、畜生一样的,都有的。其实不光只是动物,包括三恶道——饿鬼,畜生,地狱,它们都是有与生俱来的烦恼在自动运作的,这个都是叫俱生的。

还有一种不俱生,他说“不俱生者,谓贪相应等。”这个不俱生意思就是说,个别起来的、比较突出,能让人感知到的一个状态。前面的俱生就是说,潜意识自动化运作的,本能嘛。那么这个不俱生的,比如说贪起来了,就没有嗔起来,就是说它是比较突出的、单独起来的一个状态,就是不跟其它的俱生。

还有分别所起,他讲“谓诸见相应”,就是跟后面的种种的邪见相应的。有什么观念、有什么知见、有什么认识,会导致了相应的贪嗔痴。这个就是分别起来的贪嗔痴。

“与虚妄决定、疑烦恼所依为业。”无明它有什么作用呢?可以产生种种错误的决定。虚妄决定的,就是不真实的决定,就是判断失误、作的种种错误的决定。还有产生种种的疑惑。疑就是一个烦恼,犹豫不决,让人身心不安。那么这些都是因为无明带来的一个作用,也就是痴导致的一个后果!

有时候我们说,对于生命真相的不了解也叫痴。但是这个根本烦恼里后面的不正见,具体有讲,那个时候我们再讲。因为六根本烦恼其实不能够截然分开来的,它相互之间就是交叉的,就是有相互联系的。只是从六个角度阐明六种状态来让我们认识凡夫心运作的一个情况。所以本质上它们是不能截然独立的,没有独立性。

大乘基法师介绍:

“无明者,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杂染所依者,由无明起痴、邪定、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这个稍微解释一下,他说什么是无明呢?“于诸理事”,就是于种种的道理、事相都不了解,迷迷糊糊的、暗钝为它的体性,为它的自体、状态。那么“能障无痴”,痴就障碍无痴的善根。

“一切杂染所依为业。”杂染呢,我们看一下,这里是这样解释的:

《佛学大辞典》说:“一切有漏法之总名该善恶无记之三性。唯言染,则烦恼局于恶性,言杂染,则与善及无记亦通。以有漏之善无记,与烦恼之恶性杂糅故也。唯识论述记二末曰:“诸有漏法,皆名杂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隶烁,此名杂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

包括善、恶、无记三方面的内容。“唯言染”,如果仅仅是讲染的话,“则烦恼局于恶性”,是恶的。如果说“言杂染”,“则与善及无记亦通” ,有了一个杂字夹在里面就是善、恶、无记夹杂在一起。那么“以有漏之善无记,与烦恼之恶性杂糅故也。”所以什么叫杂染呢?就是那些世间有漏的善、恶、无记,这些种种的心态夹杂在一起,这样一个状态。那么《唯识论述记》说:“诸有漏法,皆名杂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隶烁,此名杂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世间有漏法全都是杂染的,不光是指染污的恶法。梵语音译“僧吉隶烁”就是杂染,如果没有僧字就是仅仅指恶法。

“杂染所依者,由无明起痴、邪定、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杂染是怎么来的呢?由无明起痴,还有种种邪定,比如说无想定。无想定是不是一种邪定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增长无明。“贪等烦恼”就是指六根本烦恼,然后六根本烦恼后面细分出来又有二十随烦恼。无明可以导致这些烦恼状态出来。


【论文:四慢】

我们看第四“慢”。 

大乘基法师这样定义慢的:

慢者,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生苦者,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死生轮转无穷,受诸苦故。

稍微解释一下,他说什么是慢呢?“恃己于他”,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他人来对比,然后抬高自己,是这样的一个心态。这种心态“能障不慢”,慢就会障不慢的善法。可以生苦为它的作用,傲慢就会导致痛苦。“生苦者,谓若有慢,”如果有慢的话,“于德”,“德”就是功德,就是善的好的事情,比如说你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就是“德”。“有德”就是有这些功德、有这些资粮的人。对于这两种对境“心不谦下”,那个心不谦虚不恭敬。“由此死生轮转无穷,受诸苦故。”这样就不会去学习善法,就不会向有德者学习,那就没有办法从这个佛法的功德当中得到利益,你就会在生死轮回当中,一直流转下去。所以这里的“德”和“有德”是指佛法当中的,不是世间法。

我们学习佛法要注意,一定是贴着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的。所谓的“善”、“德”,都是指大乘佛法里面的,不是指世间法。对于这样的一个出世间的功德,心不谦虚不恭敬,那当然不可能从中得到利益,就解决不了生死轮回的问题,就会不断的在生死当中受苦。

那我们看一下《大乘广五蕴论》讲得很详细。他说:

“云何慢?慢有七种。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七种,分得很详细,我们一个个来看一下。

“云何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如是心高举为性。”

大家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慢,所有的七种慢同一个特点就是“心高举为性”。就是抬高自己,七种情况下都抬高自己,你看哪七种情况?第一个“劣计己胜”,就是对方、别人比你差一点,你在他面前,觉得自己很高,胜过他了嘛!洋洋得意,甚至居高临下,不可一世,这种状态就叫“劣计己胜”。你是比他高,但是你很自得,突出自己的那种高来。或者另外一种情况“于等计己等”,大家一样的,别人跟你差不多一样的情况下,在这个时候,打个比方说,你自己觉得你跟别人一样的情况,如果有人在夸奖那个人,你心里就不平衡了:“那我跟他一样,你干嘛不夸我啊?他也没有比我高啊!”。这种心态就是要把自己抬高。

“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如是心高举为性。”

过慢就是比慢还要更傲慢。“于等计己胜”什么意思呢?本来大家都差不多,你就认为自己更胜一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容易出现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别人比你高一点,但你说差不多的,我们两个差不多的。是不是拔高了自己啊?这个是过慢,这个慢就有点过分了。这个情况我们其实对照日常生活当中自己都有经验的,不用说太多。

“云何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如是心高举为性。”

这个就更升级了。就是别人超过了你,你还说你超过了他。前面的一个是别人超过你,你说我跟他差不多。这里是明知道人家超过你了,你还说你比人家更高,这就是慢过慢了,这个已经太过分了。

“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计为我,或为我所,如是心高举为性。”

这一个是导致慢的核心的原因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慢心出来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有五蕴,有我有我所,就是有能所对立嘛!执著有我有法嘛!我法二执嘛!所以学小乘佛法第一步就是要看清楚人无我。见人无我了以后,小乘阿罗汉不傲慢了,他六根本烦恼都降伏住了,就可以八风吹不动了。但是那个我所、五蕴到底有没有,他不管的,他认为五蕴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跟我没关系。那大乘佛法一上来就告诉我们,我也没有,我所对的五蕴也是空的,能所都是虚妄的。因为这个五蕴是无明导致的一个幻境,这个无明导致的幻境当中没有凡夫认为的那个我和我所对的一切法。但是并不是说没有真相,背后有真相的!为什么能起来这个有我、有法的错觉,甚至幻现出我法的幻象出来?为什么?背后有心的嘛!就像我们昨天晚上做梦,梦境都是假的,但是梦境背后能做梦的心是真的有的。你执著梦境为真实的时候,你就看不见那个真的心了!由于这样的一种情况、这样的一种颠倒,我们就一定会执著有个我。执著有我了,肯定会把这个我看的很重要,时时刻刻都是我排在第一位的,那么就不可能不傲慢。因为我们会本能的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嘛!这是必然的!所以凡夫个个都慢,没有不慢的!有些人说这个学者真谦虚啊,学问越高人越谦下。那个谦下都是修养出来的,根还在!不可能真正地做到不慢的!除非真正的是学佛法,破除了我法二执。所以只有大乘的圣人,才真正地做到没有六根本烦恼啊!

“云何增上慢?谓未得增上殊胜所证之法,谓我已得,如是心高举为性。增上殊胜所证法者:谓诸圣果、及三摩地、三摩钵底等。于彼未得,谓我已得,而自矜倨。”就是说

这个跟大妄语还有点不一样。“增上”就是高超的超拔的境界。“谓未得增上殊胜所证之法”,就是没有证到高超的殊胜智慧所证到的境界,没有证到这个。“谓我已得,如是心高举为性。”一种情况就是说他判断失误,他不了解这样的一个成为圣者的殊胜之法的标准,在不了解这个标准的情况下,误以为自己达到了,这个时候就叫增上慢。如果是知道自己没达到,要是说自己达到了,那这个时候就是大妄语。

“增上殊胜所证法者:谓诸圣果、及三摩地、三摩钵底等。于彼未得,谓我已得,而自矜倨。”什么是“增上殊胜所证法”?在这里解释了一下就说,诸圣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小乘的,还有大乘的初地到十地到成佛。三摩地、三摩钵底就是止观、禅定。就是这些境界他没达到,但是由于他不知道这些标准,他认为他达到了,这个时候叫增上慢。然后他在那里很自得,觉得很了不起——“你看我都达到了这个殊胜的境界,你们还没达到呢。”

“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如是心高举为性。”

卑慢就是知道自己卑下,不行,还要慢。“谓于多分殊胜”,明明知道人家很明显地超过了自己,还要说自己只是差一点点,还要扳回一点面子,这个就叫卑慢。这个心态还是自我拔高,还是高举为性!明知道自己不行还要说自己行,这种情况也很多的。比如说,在寺门口经常会遇到一些乞讨的,按理说都到乞讨这个地步了,应该是很谦下了,但不是。我发现过一些人都是这样的,人家钱给他,一个是嫌少,还有的有时候人给了钱以后走了,背后乞讨者会说:“有几个钱有什么了不起!”他要获得一点心理平衡。你布施我了,你超过我了,但是我还要获得一点心理平衡就说你有钱有什么了不起。反正要扳回一点,求点心理平衡,这个就是一种典型的卑慢。

“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如是心高举为性。”

这个就和刚才前面讲的增上慢有点区别。这个邪慢,邪就是不正,就是邪恶的。“谓实无德,计己有德”,知道自己没有德,比如说我知道我没有前面讲的那个殊胜的所证之法的功德,但是我说我有,这个就是一种邪慢,这个是最要不得的,是故意的。如果他说我是圣人啦,那就是大妄语。如果他说我没有证圣人,只是证了一个初禅——没证初禅他说自己证得初禅,这个也是犯大妄语的一种,叫“说过人法”,超过了欲界众生的境界嘛!初禅不是色界天的境界嘛!超过了欲界众生的境界,就是说过人法,这个也属于大妄语的一种,后果也很严重的!

这些我们了解一下。

慢有什么作用呢?

“不生敬重所依为业。”

就是对于那些有德的人、有德的事情,他都生不起恭敬尊重的心。所以傲慢的人跟无惭无愧的人,都是比较难搞的,他就不接受好东西嘛!他接受不了善的、有功德的对境。所以说佛法里面经常讲那句话,大家都听得听得耳熟能详了——“我慢高山,不留德水”。把自己的心举得高高的,什么有功德的法水都进不来嘛!所以这个就是业障,烦恼障啊!这个烦恼、业障很严重的,会让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啊!

“谓于尊者及有德者,而起倨慠,不生崇重。”

对于尊者,就是圣者。有德者,就是有功德的善知识。“而起倨慠”,骄傲、自大,不生崇敬的心、恭敬的心、尊重的心!那就不能于其受益。

慢核心义:心高举为性——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计为我,或为我所(恶见为根,见不正见),如是心高举为性。

那我们看一下,慢心里面的核心就是“心高举为性”!我们复习一下我慢的来源。“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计为我,或为我所。”这个是不是一个恶见啊?没有我计为我,没有我所计为我所。所以真正的我慢的根源是邪见、恶见,后面不正见的地方会介绍的。


【论文:五疑】

让我们看一下第五个“疑”。

《大乘广五蕴论》:“云何疑谓于谛宝等为有为无为性不生善法所依为业。”

什么是“疑”呢?就是对于四圣谛的道理,种种佛法的道理,还有三宝,这些种种的出世间法的对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在那里犹豫不决为心的一个状态。

“不生善法所依为业”,既然对于善的有功德的对境,在那里犹豫不决——到底有还是没有?这样相应能生起来的善法就生不起来了,就会导致这样的一个后果。

大乘基法师:“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障善品者,以犹豫故,善不生也。”

道理都差不多,我们就不多说了。


【论文:六不正见(见、恶见)】

后面,六“不正见”。有时候又叫“恶见”,或者说就一个字“见”。

大乘基法师:恶见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盖恶见者,多受苦故。此见有五,谓:身、边、邪、见取、戒禁取也。”

这是大乘基法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恶见呢?“于诸谛理”,这个谛理就是真理。“颠倒推度”,就是把真理颠倒了,去推测、揣度,就是我们凡夫的胡思乱想。以凡夫的邪知邪见去误解佛菩萨圣者讲的真理。“染慧为性”,“染”就是烦恼污染的意思;“慧”就是具有认识的作用、功能。就是以错误的认识、颠倒的认识,为这种恶见的体性!恶见有什么作用呢?能够障善见,就是能障碍正见,和招种种的苦为它的作用。“盖恶见者,多受苦故。”只要有恶见,就一定会受苦的。

那么恶见有哪几种呢?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我们后面继续看,《大乘广五蕴论》有详细讲:

云何见见有五种。谓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取

跟前面讲得一样的。我们看一下:

云何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随执为我或为我所,染慧为性。”

萨迦耶见就是我见的意思,就是执著五蕴,对五蕴里面的色、受、想、行、识,或者说执五蕴为我,或者说执色为我,或者执受为我,或者执想为我,或者说执行为我,或者说执识为我,反正就是执著有个我。只要执著五蕴当中的一个为我,其他的就是我所。比如说执著识为我,那识以外的色、受、想、行就是我所,属于我的。其他的一样的,类推。也是以颠倒的认知为我见的一个自性的。这个五种见都是以“染慧为性”,我们就不多讲了,知道这同样的道理就行了。

“萨,谓败坏义。迦耶,谓和合、积聚义。”

“萨迦耶”是梵语的音译过来的,汉语翻译过来“萨”有“败坏”的意思,还有“有”的意思。那么“迦耶”就是和合积聚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身”的意思。什么叫身?种种东西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叫身。所以萨迦耶见又叫身见。

“即于此中见一、见常,异蕴有我、蕴为我所。”

就是于这个五取蕴身当中执着有个独立存在的我——独立存在常一不变的这样一个自我。或者说“异蕴有我”,就是离开五蕴有一个我。那么离开了五蕴有个我,那五蕴就是属于我的,就成了我所,对不对?离开了五蕴有个不可思议的我,或者大自在的我,或者是神我,那么这个五蕴就是我所,属于我的,我想让它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想怎么用它怎么用它,这个时候这个五蕴就成了我所了。如果执着五蕴里面的一蕴为我,那么五蕴中其他的剩下的就成为我所了。这个先理解一下,这些都是凡夫和外道的观念、知见。所以这个见的意思不仅仅只是看见的意思,而是知见、观念、认知的意思。

“何故复如是说?谓萨者破常想,迦耶破一想,无常、积集,是中无我及我所故。”

那么从佛法的角度,对于上面的情况怎么说呢?他说“谓萨者破常想”,“萨”就是破坏那个常——认为有个我,不变的我。“迦耶”是身,积聚的意思、和合的意思,就是破那个独立一体的自性,就是说没有那个“一”存在,那么就可以破有那个“一”的想法。

“无常、积集”,既然是无常的,没有一个常不变的,又是积集起来的,就是没有一的自性——又无常又没有一个自性,那么从这个当中就可以显出,无那个常一主宰的“我”;也没有那个我所对的那个所——既然没有我就没有属于我的是不是?所以说“萨迦耶”三个字的意思就是破我和我所,佛法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那外道是执着有个萨迦耶见——认为有个身、有个我。就是有个身见,不管他执着什么为身,他总会认为有个我。

“染慧者,谓烦恼俱。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染慧”就是外道的那种萨迦耶见的认知,它是一种错误的智慧、颠倒的智慧。这个智慧就包含了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所有的烦恼在里面。只要有身见,有个我见,就会具有那些凡夫该有的一切烦恼——贪嗔痴慢疑邪见,全都有了。

身见会导致什么作用呢?“一切见品所依为业。”后面还有四种知见都是以这个身见为依而衍生出来的。我们看看,第二个就是边执见:

“云何边执见?谓萨迦耶见增上力故,即于所取,或执为常,或执为断。染慧为性。”

边执见简单讲叫边见。边见就是执一边——不是常就是断,不是一就是异,不是生就是死,不是来就是去,就是二边见,我们讲的二元对立嘛。凡夫就是二,不二就不是凡夫!所以这个边见就是二边见的意思,就是二见。这个见怎么来的呢?就是因前面的那个我见而来,在我见的加持下而产生的。所以刚才前面讲“一切见品所依”为这个萨迦耶见的作用。

于这个我见为基础,“即于所取,或执为常”。

“常边者,谓执我自在,为遍常等。”

这个常边,在我见或者说身见的基础上,它产生了一种观念、一种知见,就是认为有个常在的、不会断不会死的我,比如说一个不死不灭的灵魂我在六道里面来来回回地轮回,这是一种常见。还有一种就是执着有一个能够创造主宰一切的那个大自在,这个也是一个常见,它普遍的、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常一不变的,有这样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就是离开了五蕴执着有个我,因为他知道五蕴是有生灭的。我们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五蕴身心是有生有灭的,一把火就烧成灰了。所以他不执着这个为我,他执着离开五蕴有个我,但也是基于五蕴,跟五蕴对立之外执着有个我。

“断边者,谓执有作者丈夫等彼死已不复生,如瓶既破更无盛用。”

这个断边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就直接讲好了,就是执着我们现在的这个五蕴身心为我,丈夫、作者、人,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五蕴身心死了以后,没办法再恢复了,是不是?用不了了,坏了嘛。这个情况就像那个瓶子摔破了,没有办法再拿来装水了,就没作用了,就断灭了,这个就是断灭论。人死如灯灭就是这种观点,一死百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现在唯物主义最常见的见解。

“障中道出离为业。”

那么这种常见也好,断见也好,就会障碍中道实相,以障碍出离生死六道轮回为它的一个作用。因为这个是错误的观念会让人在这个颠倒当中不断地循环,打圈圈,见不到真相,解决不了生死轮回问题。

“云何邪见?谓谤因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慧为性。谤因者,因谓业、烦恼性,合有五支:烦恼有三种,谓 无明、爱、取;业有二种,谓行及有。有者,谓依阿赖耶识诸业种子,此亦名业;如世尊说:“阿难!若业能与未来果,彼亦名有。如是等,此谤名为谤因。谤果者,果有七支,谓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此谤为谤果。或复谤无善行、恶行,名为谤因;谤无善行、恶行果报,名为谤果。谤无此世他世、无父无母、无化生众生,此谤为谤作用,谓从此世往他世作用、种子任持作用、结生相续作用等。谤无世间阿罗汉等,为坏善事。断善根为业;不善根坚固所依为业;又生不善、 不生善为业。”

这一段很长,我们看一下。邪见,一般来说不学佛的人都会有这个邪见,学佛学到正法的人这一点可能没有。在六根本烦恼里面,包括后面的二十随烦恼,基本上学佛的人可能就这一条没有,其他的可能都有,所以情况不容乐观,是不是啊?

那我们看一下,邪见主要就是讲谤因果、拨无因果,这个是一个狭义的邪见。还有一种广义的邪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切错误的知见都叫邪见,包括前面讲的五种邪见,全部都叫邪见。狭义就是指这里说的谤因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也是“染慧为性”,就是以错误的颠倒的智慧为它的体性。

“谤因者,因为业、烦恼性”,业就是因,因就是业。“烦恼性”,烦恼就可以导致烦恼的苦果,这个都属于因。

“合有五支:烦恼有三种,谓无明、爱、取;”,意思就是因合起来有五支,烦恼有三种为无明、爱、取。无明,我们十二因缘讲的第一个就是无明,因为有无明,才有六道轮回的这个状态——行嘛。那么爱、取就是导致你继续生死轮回的动力嘛!

“业有二种,谓行及有。”,业有两种,有行及有。造作了就是行,行就会导致后果,就有了生死轮回的后果。这个“有”一般主要就是讲生死轮回、三有、三界。还有一种“有”的解释:“有者,谓依阿赖耶识诸业种子,此亦名业”,就是只要你造作了、留下了种子在阿赖耶识当中,它就一定会导致后果,就会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有”又叫“业”,是存到阿赖耶识里面的记忆信息,累积进去的嘛。所以“有”和“业”是可以相通的,所以这里的有是指业,属因。他这里举佛说的例子“阿难!若业能与未来果,彼亦名有。”

“如是等,此谤名为谤因。”,既然这个造下的业累积到了阿赖耶识里面的信息种子,能够导致将来的一个果报,那么从这个角度讲,这个业就可以叫“有”。所以你只要谤业、谤因、谤烦恼,都可以叫做谤因,因为有烦恼的因就有烦恼的果。不承认有烦恼,这也属于谤因,看到了吧?说没有业,也是谤因。

“谤果者,果有七支,谓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此谤为谤果。”谤果呢?果有七个方面的,就是十二因缘里面讲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这个都是显现出来的一个结果。谤没有这些,这就叫谤果。

“或复谤无善行、恶行,名为谤因”,还有谤没有善行恶行,没有善恶,干什么都一样,这个也是谤因。

“谤无善行、恶行果报,名为谤果。”,那么既然没有善行,没有恶行,那就没有相应的善行和恶行导致的果报,这也叫谤果。

“谤无此世他世、无父无母、无化生众生,此谤为谤作用,谓从此世往他世作用、种子任持作用、结生相续作用等。”。还有一种说没有这世他世,即没有今世前世和后世;无父无母;无化生众生,这个无化生众生是指中阴身,这一世生命结束了,后一世生命还没出现,中间化现一个中阴身出来,他说没有这些。总之,诽谤说没有今世,没有过去世,没有后世,没有父母,没有中阴身,这个就是叫谤作用,谤什么作用呢?就是从此世往他世有个流转的作用,他不承认。那么从父母的角度来讲呢,就是有父精母血,是不是有受精卵啊?这个受精卵任持的一个作用,就可以导致有一个胞胎出来,而他不承认。那么他说无化生众生,没有中阴身;没有中阴身,那这一生结束了,下一生就相续不了了呀,那么就不会导致下一生出现,那就是结生相续的作用也被他诽谤了,说没有。这就是一般说的恶取空,或顽空、虚无主义。

“谤无世间阿罗汉等,为坏善事。”,还有一种诽谤说无世间阿罗汉等,就是说没有出世间的圣者。认为这个世间就是真相,认为这个六道、这个世间,现在感觉到的就是真相,除了这个没有其他的圣者境界了。这个最严重啊,知道吧?这个坏善事啊,这个善事是指出世间的善法,坏了这个。

“断善根为业;不善根坚固所依为业;又生不善、 不生善为业。”,以上这些种种的邪见,有什么作用呢?“断善根为业”,把出世间的善根给断了,把这个善根断了,就不可能出去了,就在轮回里面待着吧。“不善根坚固所依为业”,善根生不起来,那种不善的种种烦恼根就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增长。导致生出种种的不善法,善法生不出来。邪见就是这样的一些作用。所以这个邪见百害无一利啊!

“云何见取?谓于三见及所依(五)蕴,随计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慧为性。三见者,谓萨迦耶见、边见、邪见。所依蕴者,即彼诸见所依之蕴。业如邪说。”

什么是见取见?就是于上面的三种见,比如说,我见、身见、二边见,还有这个拨无因果的邪见,为这个三见中,他取其中的一个,或者说全部,认为是最殊胜最高超的最极致的知见,就是最好的,顶好顶好的知见,这就叫见取见。见取,把那个见给取过来,认为它是最好的一个知见,这个就是见取见。

“所依蕴者,即彼诸见所依之蕴。”所依蕴者就是种种邪见所依据的五蕴,离开了五蕴,一切见都起不来了是不是啊?所以种种知见所依的蕴就是五蕴!它的作用就跟刚才前面讲的邪见是一样的——障碍善法,增长恶法。

“云何戒禁取?谓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戒者,谓以恶见为先,离七种恶。禁者,谓牛、狗等禁,及自拔发、执三支杖、僧佉定慧等,此非解脱之因;又计大自在或计世主,及入水、火等,此非生天之因;如是等,彼计为因。所依蕴者,谓即戒、禁所依之蕴。清净者,谓即说此无间方便以为清净。解脱者,谓即以此解脱烦恼。出离者,谓即以此出离生死,是如此义。能与无果唐劳、疲苦所依为业。无果唐劳者,谓此不能获出苦义。”

什么是戒禁取见呢?就是“于戒、禁及所依蕴,随计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慧为性。”。这个戒跟佛法当中的戒是相通的: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言,这七个方面,他也做到,但是他是怎么做呢?他在错误知见的引导下来做的。比如说,为了能够升天,或者说为了能够将来发大财,去持这些戒,就是种种不正确的观念指导下去持戒。

那么禁呢?按照我们一般的说法也可以称为戒,比如说禁忌啊,种种的规矩啊。对于他定的种种规矩,他计为什么?——可以得清净罪业,可以解脱六道轮回的烦恼,可以出离生死,他有这样的一种看法在里面。简单讲就是在那些错误的知见指导下去持戒,去守规矩,然后他以为可以清净罪业,可以得解脱烦恼,可以出离生死。

其实戒律本身没有对错,就是看以什么观念指导,错误的观念指导持戒是没有用的。禁,举个例子就是说比如说牛、狗等禁,持牛戒——要像牛一样吃草,像狗一样的趴在地上睡觉。外道的方法很多的,比如说还有把自己的头发拔得干干净净的,拔得满头都是鲜血。还有执“三支杖”,就是要执一根有三个枝桠的棍杖,他认为执这个东西有功德的,这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有“僧佉定慧”,就是外道数论派也修定修慧,但是他的理论是错的。“此非解脱之因”,以上戒禁不是解脱之因,他计为解脱之因,这就叫非因计因,因果不相符。还有一种认为大自在天创造了一切啊,或者说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主宰者,比如说基督教的上帝。他们认为这些见解是究竟的。还有比如说跳到水里面去,或踩火,都有很多功德,可以升天,但这是不能升天的。升天是修五戒十善,加上四禅八定,对吧?但是他不懂,他认为泡在水里呀,跳到火里啊,可以升天。这些都是非因计因啊。

“所依蕴者,谓即戒、禁所依之蕴。清净者,谓即说此无间方便以为清净。解脱者,谓即以此解脱烦恼。出离者,谓即以此出离生死,是如此义。能与无果唐劳、疲苦所依为业。无果唐劳者,谓此不能获出苦义。”。“所依蕴”,凡夫所依蕴只有什么啊?只有五蕴。持戒也要靠五蕴,守种种的规矩,搞种种的禁忌也要靠五蕴。“清净者”,他说持了以上的那些戒禁马上就可以得清净。“解脱”就是解脱烦恼的意思,“出离”就是出离生死,这个都好理解。但是他这里总结一句,这种戒禁取见能导致什么后果呢?——“能与无果唐劳、疲苦所依为业”,没有结果的徒劳,导致种种疲苦、疲惫、痛苦,会带来种种的苦啊。折腾身体,折腾精神,搞得身心疲惫,苦不堪言,会导致这个后果。这个苦白受了,不能达到想要灭苦的目标啊,所以叫“无果唐劳”,不能出苦。


小结:

《大乘广五蕴论》:诸烦恼中,后三见及疑唯分别起,余通俱生及分别起。

最后我们小结一下,这个上面介绍的六种根本烦恼当中“后三见及疑唯分别起,余通俱生及分别起。”这个是《大乘广五蕴论》里面总结的。

唯分别起的烦恼有哪种呢?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个分别起的意思就是后天学习来的,就是通过第六意识思想分别得出的一个认知,就是后天学习来的。

后面剩下贪、瞋、痴、慢、萨迦耶见、边执见通俱生或者分别,即有俱生也可以分别起,两种情况都有。那么俱生的意思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按照唯识的道理讲,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熏进去的种子,它在自动的运行;它运行起来了以后,基于这个现行,也可以起相应的分别;起了相应的分别后,这个时候是变成了可以意识到的一种烦恼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就是分别起的烦恼。比如说贪心有俱生的这不用说,也可以分别起。分别起,比如我看到一个东西了,我想要,然后我不择手段去获得,这时第六意识要观察它,要持续强化得到它的贪欲,要思维分析判断。这就是分别起的贪烦恼。所以这个贪也有因分别而起来的层面,其他的烦恼心所也是一样的道理。再例如我见、身见或者说是这个萨迦耶见,也有俱生的,也有分别的。先说俱生的,比如小孩子生下来是不是就执着有我?那个拳头抓得死死的,你抢他东西他会哭的,对吧?那么长大一点开始懂事了,妈妈教他,身边人教他爱惜自己,他是不是也会更加执着有个身见,有个我见?比如说,“你要保护好这个身体啊,你不要摔倒了啊……”是不是他这个身见就因为分别、认知而起来了?所以既可以俱生又可以分别而来。

不难发现,六根本烦恼,是我们一切凡夫生死六道轮回很重要的动力!所以修行佛法就是要对治我们的烦恼。不对治,它不可能自己改善的!故说学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必然的,不可能停得住!所以,堕落下流是我们凡夫的一个常态。大家知道这些道理以后,是不是可以激发起要修行的心啊?

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乘百法明门论第22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cz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