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区凤山街道盐町头开山大伯爷古庙一带,昔时称为“牛头港”,是品清湖港湾的组成部分,因港湾之地状似牛头而名。
牛头港开山大伯爷古庙
天然形胜
开山大伯爷庙处原为突入港湾之地,谓之“牛头”。
这里原有一南北通道,路两旁挖深垒3墙2沟,上压3条2米多长、40多公分厚的花岗岩大石条当“牛鼻”,兼作行人过道,两沟流水即为“牛鼻水”。
在“牛鼻”西畔两水沟边,池生有茂盛水草称“牛池箖”。
以古庙为中心观之,前檐即企轩,墙基地面两边浮一长石岩质大石,长达1米多,宽有七八十公分,出土如角状也有20多公分,谓之“牛角”。
古庙后的沙堆叫“埔仔”为“牛身”,面积达四五百平方米,皆生蜈蚣草,状似牛毛。有人曾在埔仔中心立有约1米多宽的半月形花岗石碑,当地人谓之“侬仔骑牛”。
牛身西侧大路原是一片“沙浮腩”,从古庙至盐町头乡约七八十米长之地,人们又称之“牛肚腩”。
牛头港地处品清湖西畔的海岸边,北段叫“新围”,南段称之“牛大湾”,于两者中间有一条大水沟出海口,人们称之“牛嘴”。
独特的地形地貌,再加上昔时这里为盐船上落盐及渔船生产避风停泊之处,民间始有“牛头港”之称谓。
繁忙之地
平时,本乡渔船及疍家无生产能力之妇儿老少,利用破船在此作船寮居住,数量约有200多艘。如遇台风季节,这里又成为避风港,盐驳、虾船、鱼参鱼古、鸟亚鸟 等各类生产渔船在这里停泊,满港船只不计其数。
新围处昔时建一个有阶层的土石码头,是大坣上到海床的通道,进内时两边坣边也建有几个垛口,是昔时外地大盐船装盐以及附近乡村载农作物来汕尾投圩上落货物的上落站,为东涌、品清、流口、龙溪、町前、苦沟、青龙头、港尾、和顺、夏楼美、林埠、新圩、新地等邻近乡村的船运必经之路。
牛头港因咸淡两水之冲积,水质良好而成为鱼虾蟹等争相在此繁殖后代的地方,一些随涨潮而来的外海鱼群也喜欢在这里凑热闹。常有浅水渔夫在此“闸篱簿”(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收获甚多。
旧迹寻踪
从城内路出发,经澳门街、市财政局、协兴广场来到东辉市场,这些地段原是牛头港的上游,昔时这里由于长年累月的自然冲刷而成一条大水沟,如遇大雨,顿成汪洋一片,波涛滚滚沿水沟奔腾直泻牛头港开山大伯爷古庙前,与来自灰粽路的雨水汇合直冲入牛头港。由于昔时水沟都是沙沟,容易流失或淤浅,故每年冬至日,牛头港的盐町头乡民都自觉参与修沟疏淤一次。
昔日牛头港沟渠纵横密布,牛头港嘴北段约四、五十米可达邓姓烧制壳灰的灰窑作坊桥仔头,在它的北侧大约有100多米长满咸水草的咸草箖,接纳盐町头乡东边下港巷的排水沟。从桥直西进200多米到开山大伯爷古庙前止,纳西来的糖街、千金妈、新渔街及菜园仔诸福户之水,汇入灰粽路今糖街盐工医院门前南边小沟注入。另纳北段城内、西门等乡村及甲场埔、大盆湖、二沿湖、后埔园、菜园埔等田地之积水。
旧时的牛头港全长约1000米,海域宽度不等,三十至四十公尺左右。每当牛头港大海涨潮时,全港水位涨二三米左右,黑夜观之,银光闪闪恰似九天银河落;白天视之,蔚蓝如玉犹象长江地上旋。如遇飓风忽起,东北风从品清湖面刮来白浪滔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气势雄伟壮观。来势汹汹的巨浪甚至冲垮堤坣,淹没田地、盐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及梓里。因系着百姓的生命安全,故当地乡民派专人时时巡察,年年加固基坣设施,其款项由盐工、漏主公付。
沧海桑田,人是物非。昔日的港湾现在已成了民宅、学校、厂房林立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