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最近看了一本韩国的女作家南仁淑写的《20几岁,决定你的一生》这本书,是在超市看的,所以不是很细致,但是体会却不小,我刚刚才从韩国的连续剧当中走出来,但是我本人是不喜欢韩国人的,因为不管从什么地方都能体现出他们强烈的好面子(要不他们的整容技术和化妆技术怎么那么好?整容的那么多,化妆技术那么好还不能说明吗?)急躁(不管男人女人一急棍棒就上头),焦虑直接的体现就是自杀接二连三)。当然不能完全抹杀他们的礼貌等优点,但是他们总是忽略中国是很有潜力的国家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可能也不相信,总觉得我们国家有好多的不好的地方,很多的阴暗面。
但是现在我坚信:中国人拥有惊人的灵活性,简言之:就是聪明。平时的互相竞争就是发展的痕迹。毕竟大国不像小国家发展起来那么顺利那么轻便。
扯的真远。本来是说一本书的,弄得自己反倒好像有反韩情绪,像一愤青似的。。。。
本来是说这本书的,呵呵,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年过30 的妇女,把自己的体会演绎了一下。
作者认为应该找一个好一点的丈夫,好一点的工作,过好一点的生活,从此生活的层次就提高了,只有生活层次提高了你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个时候你才开始真正的把握人生,把握你自己。
20几岁的时候觉得好多东西很俗,绝不与俗的东西为伍,认为金钱不能和伟大的感情相提并论,为了感情我什么都不要也是值得的,
但是当30岁的时候呢,看着身边的人,努力的想:当时是什么原因让我抛弃一切而苦苦的追寻着他呢?想不出来,才开始体会到“找谁谁好”那句老话,然后告诉还没有结婚的同伴:以后结婚一定要找一个让你衣食无忧的人来,以祭奠我回不去的青春。
20岁的时候,当朋友和你说一些他认为你听不明白的含沙射影的话来评价你的人生的时候,你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朋友即使伤害你也是无心的,不在乎。
30岁以后结交的人全变成了伴侣,逛街的伴侣,打麻将的伴侣,美容的伴侣,如此而已,朋友也有散伙了的,没关系。
20岁的时候也在乎亲戚关系,即使在大过年的晚上让你恼火的人你也能原谅他的一切,30岁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几个亲人,那就是父母兄弟姐妹和配偶,和其他人关系视情况而定。
20岁的时候总是不明白我的身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姑娘喜欢找个有钱人,觉得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举措,30岁的时候当再看到当年的拜金姑娘衣着华丽,皮肤维护得当,风姿绰约的时候才明白原来当年的拜金是因为她们比你更早的明白生活的内容:我们可能不缺勤奋,但是你的手越粗糙就越能说明你会很成功吗?不会!当你的手很粗糙的时候,那只能说明你的生活需要改变一下。。。
20岁的时候写日记,记录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30岁的时候看20岁的日记不明白当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情绪体验,全是“我我我”式的身边文学,要不是看就完全记不起来居然还发生过那样的事,说过那样的话。很奇怪为什么那么说那么做。
刚昨天晚上看的穆荷兰大道,这是一个奇怪的电影,它吸引着我花了2个多小时一直看完,又花了1个小时重看却不知道是说了什么,即吸引人,又让人迷茫的电影,直到在网上搜了一下剧情简介才明白原来整部电影的3/4就是一个梦,一个散乱的梦,顺便说一嘴:里边那个Diane 的扮演者娜奥米-沃兹(Naomi Watts)的表演真到位,真不是盖得。
最近还喜欢上了大卫.贝利。
最后申明一点:我痴言魇语只是一点感想而已,本身并不对我的婚姻有丝毫失望的感觉,相反杨能每天都快乐,身体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了。
我的体会就是婚姻当中:不是说你要从配偶身上得到什么,而是你能给他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