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上班这点事儿人在职场
在重点高中教语文是怎样一种体验

在重点高中教语文是怎样一种体验

作者: 育儿修仙记 | 来源:发表于2016-02-04 16:16 被阅读188次

          据大咖们说,第一份工作对你的影响非常大,烙印极深。对此我深有体会。总有人问我“你是老师吗”,我说不是,就露出怀疑的表情,好像我在说谎。有时候我干脆说是,对方立即很得意,一副你看我猜对了的样子。虽然我不当老师已经十几年,可我每周都去看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和董一菲的博客,每天都刷“语文湿地”,简直要比在职的老师还卖力投入,可见第一份职业对我影响之深远。那么今天我就来说说在重点高中当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怎样一种体验。

          首先是自豪感。我曾经任职的学校是一种著名的省级重点中学,升学率100%,一本率约85%,在这里工作,虽然不像在咨询、投行、律所那么高大上,但也足以让你底气十足,自信满满,一说自己的工作单位,别人会立马对你肃然起敬:你这么年轻就是某某学校的老师啊,厉害厉害。家长们都很牛逼,可不管他是厅官还是大校,是千万富翁还是大学教授,你在家长会上说点啥,都在下边拿个本子猛记,很容易让人产生虚幻感,飘飘然还以为自己说的那些班级琐事真的是真理。

         其次是紧迫感。敬一丹说在《焦点访谈》工作,她是被白岩松、水均益等同事裹挟着前行,不努力是不可以的,想停一下都不行,只能奋力向前。在重点高中工作,亦然。周围的同事个个优秀,都是选拔来的尖子生,谁也不甘落后,每个人都力争上游,这时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入这竞争的洪流,调动起自己全部的能量,想方设法把所教班级的成绩提高上去,哪怕这很累很难;要么顺其自然,吊儿郎当,考啥样算啥样。绝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前者。无论大考小考,成绩一出,大家抢着看那张成绩单。成绩好的,暗喜,但胜利只是暂时的;成绩差的,较劲,下次一定要考好。如果你连续几次都吊尾巴,来自家长、学生的压力,来自领导、同事的看法,不让你跳楼也让你崩溃。所以只要你入职重点高中,那么恭喜你,从此开启WORK HARD模式,直到退休那一天。

          再次是疲惫感。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疲惫:每天两节课,每周两次三小时的晚课,每周末连上四节课。改不完的卷子,批不完的作文,讲不完的习题、写不完的教案,每年固定的中考、高考、两次自考的监考,还夹杂着各种例会,校领导听课、教研员听课、每学期都要讲公开课。如果是班主任,还要加上军训、督促打扫卫生、看早自习、看间操、看午休、看下午自习、每学期开两次家长会、开运动会、开新年联欢会。早上七点到校是必须的,午休是没有的。如果带高三,那就周末、过节统统没有了。我入职第一年受到了特别“优待”,当班主任,还教三个班的语文课,本段开头说的工作量再乘以1.5,我今天还能写这篇文章,要归功于那时我年轻,身体好,熬得住。

          一方面是心理上的疲惫: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老师像磐石,怎样都不动。学生熬过高中三年,飞向更广阔的天地。老师呢,开启下一个轮回。三年又三年,一轮又一轮,十轮下来,就是三十年,可以退休了。虽然课本总在革新,但一次次讲下来,总有课文是重复的,再有内涵的文章也经不起一次次的咀嚼。习题更是如此,积累到一定量,经典题目烂熟心中。连我这种资历浅的老师,都发现好多题目是熟面孔,今年讲了明年讲,讲来讲去一个样。这种重复性特别高的工作,总有一天会磨光你的热情,让人心里倦怠。学生总把高中生活视为坐牢,但你可知这到底是谁的牢笼。

          最后是无力感。我读大学的时候,正是余杰、摩罗等人批判中国语文教学最激烈的时候,我深受其影响,认为现行的语文教育是有问题的,对学生的成长有害而无益。所以等我成了语文老师,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我不要当一名只以追求高分为目的的语文老师,我要让学生爱阅读、爱写作,人文情怀与成绩并进,综合素质与分数齐飞。所以我让他们练小楷、写日记、读古诗,心底勾画美好的蓝图:我的学生等毕业了,个个都是满腹诗书的谦谦君子、气质如兰的窈窕淑女。现实给我以沉重的打击,学生们不愿意练字嫌太浪费时间,写日记草草应付了事,让他们读《春江花月夜》,他们说老师这首诗这么长考试会考吗?我说不会,他们立马拿出了英语书、数学练习册,完全不理会我变得铁青的脸。家长们只关心这次班级语文成绩排第几?老师我的孩子写不好作文怎么办?

          当我教的班级第一次考试遭遇滑铁卢之后,我只好暂时改变策略,将提高分数摆在第一位。其实如果你仅仅以考高分为目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哪怕你根基很差,哪怕你阅读量很少,都可以通过密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成绩。我很快成了一名匠师,我教的两个班级语文成绩非常棒,我在家长中的口碑很好。但我不快乐,也不开心。陷入深深的困惑与迷茫。我每一天都在理想和现实中摇摆,一眼看见未来,是不是以后三十年我都要这样工作,如果只是领着学生做卷子,做习题,我就算带出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又怎样?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从一所人人艳羡、挤破头也未必能进去的重点高中离开,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毅力。回过头去看,我很佩服当年的自己。读完硕士还能干啥?再找的工作会不会不如现在的?义无反顾地投向不可知的未来是勇敢的,因为现在的我不会这么一往无前了。

          离开并不代表遗忘,这十几年其实我时不时地进行自我总结与反省。年龄增长了,职业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与方式也不同了,我对以前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是不要简单否定。做习题、做卷子是不是真的在做无用功。我现在觉得不是。你通过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认得了“饕餮”二字,知道了读音和意义,以后他一看到这两个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不就是素质和能力吗?你通过一小段古文练习,比如晏子和车夫,通过逐字逐句的解读,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讲人要谦虚的故事,这不就是品格的陶冶吗?虽然没能读全本的《孟子》、《战国策》、《世说新语》,但通过一个个的小选段,也在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传统文化啊。

          二是不要急于求成。我所向往的语文老师的境界,其实很多人做到了,既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又因为根基扎实而取得了出色的考试成绩。比如王君、董一菲。但她们没有一个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逐渐找到了正确的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需要时光的打磨,没听说过三五年就出成果的。

          三是不要苛求自己。我们大家都知道男孩拯救小鱼的故事,很多鱼要渴死了,他拼命救也不能全救活了。但他不放弃,说这一条可以,那一条也可以。有时候注重局部、不着眼全局也是正确的。我希望深刻地影响每一个学生,显然这个目标太遥远了。实际上,我当年的举动也影响了一些人:有个学生特别喜欢上我的课,因此上了中文系,现在当了语文老师;有些学生我推荐的书都买了,还追着我问老师你还觉得哪些书值得看;有个学生毕业几年后还和我讨论学过的一篇古文……虽然这些都是小小的浪花,但这说明语文课上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了,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吗?虽然只影响了一小部分人,但我的教师生涯因他们光彩横生。

          我将来也要当一名家长,我想,管好自己的孩子,打好语文的底子,就是对我曾经的同行最好的致敬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重点高中教语文是怎样一种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ve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