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说连载古代文化连载小说
【连载】阴影里的唐太宗 第一卷 雄姿英发少年郎【三】群聚博戏交豪

【连载】阴影里的唐太宗 第一卷 雄姿英发少年郎【三】群聚博戏交豪

作者: 容蓝 | 来源:发表于2017-05-29 22:11 被阅读68次

    目录 I 阴影里的唐太宗

    上一章 I 第一卷 雄姿英发少年郎【三】群聚博戏交豪杰(上)

    撰文 I 容蓝


    【三】群聚博戏交豪杰(下)

    群聚博戏交豪杰  李世民

    李世民在太原这段时间的活动,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讲,就是每日群聚博戏。

    朕少在太原,喜群聚博戏。

    就像现在的公子哥交朋友一样,不是酒吧喝酒,就是KTV唱歌,先混个酒肉朋友再说。

    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不可以说,更不可以明目张胆的做,所以不管李世民干什么,李渊就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小子不要折腾出漏子,不闯过了界就行。对此,王夫之老先生给了他们父子二人很高的评价:

    王勇于有为,而高祖坚忍自持,姑且听之而以静镇之也。

    李世民在太原将近一年的时间,不但广交江湖豪杰,在政治上也逐渐趋于成熟,《旧唐书·太宗本纪》称其:

    “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

    《资治通鉴·隋纪七》也记载说他:

    “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

    在那个吃谁家饭,归谁家看的年代,李世民这种散财纳才的举措显然是很有市场的。就此他招募了一批得力的合伙人。

    这批人我们现在可以说他是豪杰大侠,但在当时,大部分人不过是亡命之徒尔。比如他老丈人长孙晟的堂弟长孙顺德;二世祖刘弘基、段志玄、窦琮、唐俭等人;罪犯刘文静等人。

    把这几个人拎出来说,是因为他们几个实在是李世民在太原结交人物中的代表。而且好几个人后来都登上了凌烟阁。

    这哥们儿几个人,可以说不是隋朝的官,就是官二代,但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称号,罪犯。

    长孙顺德和刘弘基一个是右勋卫,一个是右勋侍,就是隋炀帝的亲兵。两个人都是为了逃避杨广征伐高丽的战争跑到太原来的。

    对长孙顺德,李世民依着长孙氏,按现在的叫法,要么叫一声叔叔,要么也叫一声岳父。这层关系的原因,使得他们两个人走得很近,关系很好。

    刘弘基这个人,史书上说他:

    少落拓,交通轻侠,不事产业。

    很明显,这哥们年青的时候是个落魄浪荡子,所谓的交通好侠,我们今天理解来就是喜欢打抱不平,或者干脆是打架斗殴。他从来不搞生产劳动,后来靠着袭父荫做了个右勋侍,还逃避责任,就跑到太原来了。他这样的性格,遇着正是血气方刚,又欲广交豪杰的李世民,自然是一拍即合,两个人成了莫逆之交。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按《旧唐书.刘弘基传》的说法是:

    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在整个唐史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写李世民与人关系好到这个程度,后来长孙无忌与李世民的关系也是出入卧内,我想这更多的是亲戚加信任。而此时李世民与刘弘基的交往,我则认为完全是朋友意气相投的使然,当然后面还有窦琮也有这个待遇。

    在《隋唐演义》或者《隋唐英雄传》等说唐的演义小说里,刘弘基和段志玄、殷开山、马三宝被描写为开唐四将。

    这个段志玄,用现在的话来说,也不是啥好人。段志玄的父亲段偃师,当时是在太原司法部门搞文案工作的,也就是李渊的部下。

    小段这个人史书上说他长得是器宇轩昂,按今天的意思就是说他是个很有气质的帅小伙。但他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喜欢耍无奈,经常干违法乱纪的事情。

    段志玄十四岁的时候就跟随杨广同志远征过高丽,后来他老子调到太原,他就跟着过来了。同样是浪荡的公子哥儿,所以这哥们儿也很快与李世民搞在了一起,而且关系不错。

    至于殷开山,他跟李世民年龄层差了一截,大了不只一点点,他当时是太谷县的县长,而且干得还不错,没空儿和李二公子群聚博戏。他是后来李渊起兵后才加入他们这个团队的。

    至于《西游记》里说他在太宗当政时将女儿殷温娇嫁给陈状元这事儿纯粹是胡扯。殷开山在李渊的武德五年打刘黑闼的途中就因病去世了,根本不可能在太宗朝嫁女儿。当然他是不是陈玄奘的外公,这事儿大家可以去考证。

    马三宝先生的出身比较低一点,他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府里的家僮,一直追随公主夫妇,李渊起兵后,柴绍逃到太原后,他就跟着平阳公主一直混,而且混得是风生水起。直到李渊渡过黄河后他才融进了太原的这个圈子。

    好了,继续往下说窦琮、刘文静、唐俭他们三个人。

    先讲窦琮,他是隋朝太傅窦炽的孙子,可以说也是家世显赫。但这个小伙子也是眼高于顶,常常惹是生非,大事不犯小事儿不断。他当时是隋朝的左亲卫,跟长孙顺德与刘弘基差不多的职位,也是因为犯了法就跑到太原来避难。

    按关系来讲,窦琮应该算是李世民的舅舅,他是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夫人的堂弟,这也是他为什么会跑到太原来的原因。窦琮人小辈分大,他年纪跟李世民差不多。有记载说他们两个小的时候有过节,至于是什么过节我翻遍历史书都没找着,反正就是关系一般拉碴。

    但是窦琮来到太原后,李世民就以礼待之,与刘弘基一样出入卧内,成为了好朋友。

    我们从李世民与刘弘基、窦琮等人的交往,就可以看出他确实是襟怀坦荡,胸藏大志,不拘一格降人才。

    应该来讲,此时李世民与刘弘基、窦琮应该是铁杆的哥们儿,关系铁得很磁实。我能够想像,当年在太原城内,几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提缰并马,谈笑风生,实在是惬意不已。

    再说唐俭,他的父亲唐鉴,是隋朝的戎州刺史,跟李渊关系不错,所以这哥们也就经常在太原混,跟李世民交上了朋友。

    李世民在太原的行为动作,马上就引起了当时晋阳县的县长刘文静的注意。

    刘文静刘县长是个什么人呢?《新唐书.刘文静传》开篇就写道:

    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

    啥意思呢?就是说这人潇洒不羁而且胸有韬略。大家看看,这是不是有点诸葛亮或者刘伯温的感觉?

    刘文静在做晋阳县长期间,与当时晋阳宫监裴寂关系很好。

    估计裴寂这个人是个悲观主义者,而且从他后来的表现看,除了会背后戳刀子,应该不是那种豪气藏于胸的角色。有一天晚上刘文静和裴寂二人站在城楼上观山景,看见烽火台狼烟四起,传递敌情,裴寂就叹息说:“天下这么乱糟糟的,我将到何处去安身啊?”

    刘文静听见裴寂这话,当时大笑着说:“按照你说的,天下乱糟糟的正是英雄豪杰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二人难道会终身卑贱吗?”

    我们从他们二人对话就可以看出,这思想境界,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刘文静这种人,就像是蛰伏于静夜的猎手,时刻都在等待着他的猎物出现。而裴寂,则是那个希望找个地方好好藏起来的卑微的活物而已。

    纵然如此,我们从他们二人后来的遭遇来看,我认为刘文静这个人,胆略才识爆棚,但情商是不够的。而裴寂,一旦安处一处,他就放出了他的触角,把他所有的智慧都安放在触角之上,即使是如好友的刘文静,也只能成为他暗刀之下的冤魂。这段故事尚早,我们后面慢慢去谈。

    此刻的刘文静,他已经发现了他的猎物。这个猎物就是李渊。李渊也算是刘文静的上司,刘文静通过与他的接触和了解,他发现李渊这个人是个人物,而且胸藏大志。既然认定了目标,按刘文静的性格,肯定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对李渊是使命靠拢:

    高祖为唐公,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

    正是跟李渊靠拢的过程中,刘文静发现了李二公子这个人物,一见之下,他就大为震惊:

    既又见秦王,谓寂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大祖之徒欤!

    如果这个记载没被李世民改过,是真实的话,那我就实在是太佩服刘文静了,眼睛真的很毒。

    但这个时候,他和李世民并没有深交。他们二人真正开始来往应该是在刘文静被关进监狱的那段时间。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杨广被瓦岗寨一帮家伙揍得厉害,很生气。皇帝生气下面的人就开始找事儿为他出气儿啊!不巧的是,这刘文静跟瓦岗寨的老大李密有姻亲关系,这还得了,刘文静马上就被一撸到底,关进监狱。

    在李渊的地盘上关进监狱问题是不大的,何况他本来就是李渊的人。我估计关他也是李渊做做样子给王威和高君雅两个探子看看的。再加上李渊这时候要的就是韬晦之相,像刘文静这种大逆不道的罪犯,不做个样子关起来那肯定是过不了关的。

    关就关吧,反正监狱也归李渊管。刘文静被关起来后,李世民就来了。二人深入一谈,发现真是相见恨晚,哥哥弟弟一番亲热后,开始谈大事儿。

    亲热归亲热,刘文静却是谨慎的,再则,他也想试试这个李二公子到底有多少斤两:

    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次,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

    这段文言有些生涩,其实意思就是一个,刘文静试探李世民。他说,当今天下局面混乱严峻,我看除了汤、武、宣、光这样的圣君,是没有人能够平定的。嘿,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啊,那意思就是小兄弟,我知道你来干嘛,但是你行吗?

    李世民这时候在政治上应该说已经是比较成熟了,对于刘文静这句话当然是一听就懂了。他也不给刘文静继续挑衅的机会,单刀直入,你怎么就知道没有汤、武、宣、光这样的人物?我今天来,不是来跟你扯闲篇儿的,天下马上就要变天了,我是来找你商量大事的,我知道你有才能,就为我分析一下吧。

    李世民的直白,一下子就把刘文静怼了回去。但是他心里很高兴,他知道他自己对眼前这个年青人没有看走眼。当下立马镇定心态,为李世民分析:

    文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我读唐史,第一次读到此处时,我就认为,这应该就是李渊父子开唐大业的第一个顶层设计方案。不得不说,刘文静这个人,确实是一个顶级的战略设计师。我认为,他对李唐开山的这个顶层设计,完全不逊色与诸葛亮给刘备的《隆中对》。他对当时内外部环境的深刻洞悉和对行动结果的预期,后来都完全实现了。所以,有人说刘文静是开唐第一勋臣,我认为他完全是当得起的。

    正是与刘文静的这次会谈,李世民的心里越发清晰了方向和路线,开始积极备战。

    这时候的李世民,已经过早的褪去了少年的稚气,天下这个沉甸甸的词语已经开始深植于他的心里,无论他是为了自己家族的锦绣,抑或是解救天下黎粟于倒悬,可以肯定的说,他,都已经下定了决心,而且告诉自己,要百折不挠。


    下一章预告 I 第一卷 雄姿英发少年郎【四】聪明勇决促起兵

    本书目录 I 阴影里的唐太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阴影里的唐太宗 第一卷 雄姿英发少年郎【三】群聚博戏交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jl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