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拖延症”,我认为这是个负面标签,也是一个负能量的词。我不善于给自己贴负面标签,潜意识认为会拉低能量。贴标签容易,撕标签难。
A:春节期间,儿子在家的日子,我们聊了很多,甚至我都把重要话题记录下来,想着有空时,把这些整理出来,这一想,儿子回学校20天了,我只字未动,是什么原因?
中招:这件事是我认为应该做的,而不是我喜欢做的。做喜欢做的事,才会有强大的动力、会体验到满足感。
破解:把记录重新过一遍,找出有价值、值得分享的点,整理归纳,并制定时间计划,何时完成。
B:在3月3日的讲座中,作为主持人,我需要把精力放在主持上,主持词其实早已准备好,但是迟迟没有开始记忆,我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招募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或者说,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想把主持词打造的更加完美,期望值很高。一直拖到讲座的前两天我才开始有意识的记忆。
中招:想把事情做完美。
破解:准备好,就可以先开始,后期再逐步完善。
C:我的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问朋友借了一本想看的书,拖了两个月没有看完;从图书馆借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约定一个月要还。等到临近一个月时,发觉书才看了一半,还是还了吧;买了一个喜欢的课程,刚开始新鲜,看了一节两节,然后就把它放在一边,反正已经是我的,什么时候有空再看;朋友发的链接,先保存下来,等我有空的时候再看……
中招:杂念太多,被外在环境影响,专注力不够。
破解:专注当下。把事情按照价值排序,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昨天开始,用笔记录下必须要做的事情,见缝插针的做,在预定时间之前,已经全部完成,还额外看了一个电影《国王的演讲》。充实的一天,高效的一天。完成计划的感觉太棒了!
D:养的乌龟冬眠结束,开始爬上爬下(冬眠是在乌龟缸里放了湿沙子)。我路过时阳光正暖,照在乌龟身上。
意识:该把沙子清理出去,换上水。
潜意识:明天再做吧
破解:意识战胜了潜意识。回到当下,现在就做。
意识和潜意识在拉扯中,消耗了多少的能量。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不知道多少次会冒出这种想法,明天再做、等等再做、以后再做,就是这些想法造成了我们的拖延。就像今天的姐妹陪你打卡一样,我看到打卡,马上就去把这件事情完成了。完成了就不用再惦记这个事,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没有完成的事情上,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好,我希望这个习惯能一直保持下去。
改善拖延,从现在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