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赵王封乐毅于观津,尊宠之,以警动于燕、齐。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书曰:“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唯君王之留意焉!”于是燕王复以乐毅子闲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卒于赵,号曰望诸君。
【译文】
赵王把乐毅封在了观津,给予尊宠地位,用来牵制燕国和齐国。燕惠王就派人去斥责乐毅,责备他,说:“将军你听信谣言,因为和我有过过节,就抛弃燕国去了赵国。站在将军你自己的角度上来说没有问题,但是你怎么报答先王对你的知遇之恩呢?”乐毅修书一封,回答说:“昔日吴王阖闾听从伍子胥的建议,吴国强大到能够打到楚国的国都郢;夫差不信伍子胥那一套,赐死伍子胥并且让他沉尸于江上。吴王不会认为听了伍子胥的话就能建功立业,所以也不会后悔杀了伍子胥的;伍子胥不能早早的认清两位吴王气量上的区别,所以一直到死都不能更改自己的态度。保全自己的性命,通过建立功业,才能证明先王没有看错我,这是我的首选上计。如果我因为离间而被诽谤,最终殒身受辱的话,那么就会有损先王的用人之明,这是我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背负不测的罪名,通过侥幸为自己谋利,从大义出发,我是不会这么做的。我听说古代的君子,即使断交也不会讲对方的坏话,忠臣即使离开了国家,也不会洗刷自己的名声。我虽然不才,但是还是想遵循君子的教导,请大王放心吧!”于是燕王封乐毅的儿子乐闲为昌国君,乐毅也和燕国恢复了往来,最终死在了赵国,号为“望诸君”。
【感悟】
1.新王不用旧臣,即使是父子也是如此。而且根据历史规律,越是先王之能臣,越是和时任太子也就是未来的老板处不好关系。
比如基本同时代稍早一些的商鞅,之于秦惠王。商鞅得志于秦孝公时,秦孝公对其几乎言听计从。但见罪于秦惠王,直至车裂而死。而从秦惠王后期的所作所为来看,秦惠王也是一代明主,并非昏庸无道之主。商鞅得结局,既有贵族的反扑,也是未得到秦惠王的庇护。所以最终的结局竟然是以残忍的方式处死了商鞅,但秦国全套地保留了商鞅得制度。
2.乐毅的作为完全符合一代能臣应有的智慧。先王信任时,掌几国兵马攻城掠地,横扫千军,为实力并不强悍的燕国赢得了高光时刻,一雪前耻,大败强齐,甚至直接导致了齐湣王身死国灭,严谨来说是几乎国灭。但一旦见疑于新王,感觉大事不妙时,立马能明哲保身,分清主次,出逃他国。避免了像伍子胥那样的结局。而且选择的目的地又恰到好处,赵国既是乐毅的祖国,又与燕国有同盟之谊,到赵国去自保的意味更明显,不至过于得罪燕惠王。
3.燕惠王派人去质问乐毅,带有几分苛责之意。乐毅的回答充满智慧,既自圆其说又讲明道理,还表达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渗透出有几分示好之意。说的、做的都很得体。意思是,如果我不出逃,那是真傻,还能等你动手吗,那样的话对我不利、对先王不利,对你也未必有利。但是我是有道德的人,我虽出逃在外,也不会说你的坏话,燕国毕竟是老东家嘛。
4.燕惠王也是聪明人,及时醒悟,为表达悔过之意,当然也是维持这种新的经过确认的微妙关系,就封赏了尚在燕国、未来的及出逃的乐毅的儿子。
乐毅与燕惠王始于猜忌,但最终的结局也算是好的,没有在关系恶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双方都及时止损,相互示好。
唯一遗憾的就是,乐毅当年为先王打下的霸业,很快又被齐国反扑了。燕国的宏图霸业终究是昙花一现。但却成就了一代战略家、军事家乐毅的千古美名。
5.乐毅的结局与同时代的武将相比,应该也是很好的,善终于赵。不要说在那个时代,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来说,解决都算很好的。
智慧与才干,莫过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