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讲到智瑶灭亡,虽然智瑶不讨韩赵魏三家的喜欢,但是有一个人,很喜欢智瑶。
三家瓜分智瑶的势力范围,赵襄子将智伯的头涂上漆,当成酒器。豫让就要为他报仇,豫让为什么为智瑶报仇呢?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豫让原来在范氏和中行氏打工,结果没人理他。就到了智瑶这里打工,智瑶对他很尊敬
到了智瑶灭亡,豫让逃到大山中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现在智伯知我,我一定为他报仇。
这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出自这里。
豫让刺杀赵襄子一事可以作为划分春秋人文社会,和战国时代的标准。春秋时期虽然被称为
春秋无义战(《孟子》)
但是每个人都有信仰,孔子的学生子路,为什么而死?叫
君子死,而冠不免(《史记》)
从豫让死后,这样一个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秦国强大所依托的实用主义。
还有一个方面是为什么豫让要为智伯报仇,因为春秋时期,士这个阶层刚刚兴起。而春秋时期还是血缘政治下的世袭,阶层之间几乎不流通。现在豫让作为一个士,受到智伯的重用,怎么能不感恩戴德呢?
另外,有才之人,最怕无人赏识。所以老庄的境界,是很难以达到的。《论语》开篇就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开篇对君子的定义,叫人不知而而不愠,什么叫愠?一般普通的书把他翻译为发怒,也不能算错,但是愠最原始的含义是
常以为己对人仁厚,而人对己欠仁厚
说白了就是,总感觉别人欠自己的。那么这种无来由的发怒,一般憋在心里,这种叫做愠。
我们联系孔子一生,自己学说,无人赏识。他有没有老庄的境界,他是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看门的都知道孔子是这样一个出世之人,所以孔子一生君主不赏识他,时势不赏识他,弟子也未必懂他,但他说“人不知,而不愠”,这当然是君子。
于是豫让就处心积虑就要杀死赵无恤,因为赵无恤做的太过分了,智瑶败亡了,你把他头当酒器。豫让就假装是一个受了刑罚的犯人,拿着匕首,混入赵襄子那里,涂刷厕所。
赵无恤上厕所,第六感惊人发达,就派人搜索厕所,搜到了豫让。赵无恤身边人就要杀死豫让,赵无恤说:“豫让是真正的士人,这样的士人,我只能尽量躲避他了”就放了豫让。
这就奇怪了,按说作为一个政治家,人家摆明了就是刺杀你,你把他放了?
我猜想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赵无恤一定了解豫让的为人,不然为什么说他是“真正的义士”,所以知道豫让只能堂堂正正的刺杀。
第二、做给下面的人看,宣扬忠义,顺便宣扬自己的名声。
豫让不死心,就谋划第二次刺杀。
豫让吞炭弄哑自己,把身上涂抹油漆,在街市上乞讨,连他的妻子都看不出他是谁了?
结果他的一个朋友发现了他,跟他说:以你的才能,去侍奉赵襄子,他一定会接受你。然后接近他再刺杀,就会很容易,何必搞成这样。
可惜就算豫让反悔也没用了,赵无恤一定防范豫让了。
豫让说:既然做了人家的臣属,又要谋害他,这不是二心吗?我现在做的事是很难达成目的,但是我怎么做就是让后代的怀有二心之人,感到羞愧。
于是赵襄子外出,豫让埋伏在桥下,结果赵襄子的马惊了,就搜,搜出豫让了。《资治通鉴》到这里就没了,说明司马光认为后面内容对皇帝不重要,我们可以看看。据《史记》记载
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赵无恤说:这肯定是豫让
豫让又被发现了,然后赵襄子就问豫让:你当年侍奉范氏和中行氏的时候,那两家倒台,怎么没见你这么激动啊,反而去侍奉智瑶?然后智瑶倒台,你就非要杀我?
豫让说:当年我侍奉那两家的时候,他们都把我当普通人对待,那么我自然用普通人去对待他们了。而智伯以国士来对待我,我自然要用国士来对待他了。
赵无恤叹息说:豫让啊,你为智伯报仇,天下闻名。而寡人也曾宽恕于你,也够了。现在寡人没法放你。就命令兵士抓住豫让。
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去隐藏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有为美名死义的道理。曾经你放过我,天下都知道你贤能。今天我本就应该去死,但是我希望得到你的衣服,刺它几刀,也就当报仇了,这样死了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赵无恤就脱下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悲愤的去刺它,说:我可以报答智伯之恩于九泉之下了,接着自杀而死,自杀当天,赵的义士听到此事,无不悲泣。
豫让这样一个失败的刺杀,为什么千古传颂呢?除了有人刻意去体现豫让的忠臣形象外。我个人认为豫让失败的刺杀,以悲剧收场,更能体现豫让的精神。
1、豫让为什么失败?就是不肯变通。那为什么他不变通?因为他是春秋人,你去判断一个人不是看这个人的生活年代,而是时势在这个人骨子的精神。
豫让生活在春秋晚期,他的骨子里就凝聚着春秋人文精神,士为知己者死,战国以后就难以看到了。所以写这一部分,就是标志着春秋人文的彻底收场,豫让就是这部戏的高潮阶段。接下来的时代就是杀戮和血腥的时代。
春秋以后的士,只是一个代指。就像建国之前的知识分子和建国后的知识分子,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
2、悲剧收场,可以让人有种很美的感觉。一个人的悲剧,往往和这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时势有关。如果豫让懂得变通,这样的悲剧不会发生?但是豫让是春秋人,而豫让刺杀赵无恤却发生战国,看似是两人的争斗,其实是两个时代的争斗。所以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最后为什么赵无恤一定要杀死豫让,为了自己也为了豫让。为了自己自不待言,为了豫让为什么?豫让杀赵无恤是因为智伯以国士待之,如果赵无恤一次又一次放了豫让,对豫让难道不是知遇之恩吗?豫让怎么选择,是杀还是不杀,这种激烈的矛盾,很像《天龙八部》里的萧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