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在客厅看电视,孩子趁洗漱的时候偷看电视,被爸爸批评,心里很委屈。
为什么大人可以看,小孩就不能看?
因为你是小孩。
孩子更加恼怒,不过情绪比较平稳,偷偷藏了遥控器。让妈妈转告爸爸,她会给妹妹做榜样,爸爸也要给她做榜样。
孩子何错有之?电视开着,连我也会忍不住瞄一眼。大人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不做。
孩子被批评指责,会有一种羞耻感,这种感觉让他懊恼,心想为什么总是批评我不好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表扬过我?
在育儿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孩子错的时候很少,反而很多事情的原因,在大人身上。
奶奶说孙子哪都好,就是脾气急躁。孙子打着玩鼻子碰流血,全家人一下子急起来争吵。哪里是孩子急躁,是孩子身边的人急躁啊。
动不动责备孩子、把问题归于孩子的家长,平时的生活中也爱埋怨,不从自身找原因。
踢猫效应显示,人的坏情绪,总是从强者传递到弱者。孩子是弱者,家长是强者,埋怨和责备,难免会从大人传递给孩子。
作为强势的家长,在亲子关系中也要发挥主导作用,不要让不好的情绪传染给孩子,更不要把埋怨带给孩子。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是怎样的人、你给孩子怎样的环境,孩子的白纸上就会映出什么画面。想到这些,一下子觉得家长的自我修养特别重要。
都说孩子是踩在家长的背上看世界的,父母怎样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和高度。我们只是普通的家长,给予孩子的起点不够高,那就给孩子更多能量,让孩子带着能量走得更远、爬得更高。
这能量是什么?优质的爱。
你不这样我就不爱你……
你不听我的就怎样怎样……
我是你爸爸,我是你妈妈,你就得怎样怎样……
收起这些口头禅吧,孩子需要你作榜样,需要你传递的能量,需要无条件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