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与掌控者

作者: 上午咖啡下午茶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20:25 被阅读10次
    受害者与掌控者

    今天,我们说说受害者与掌控者。

    受害者,即:将自己的一切果的因都指向外在,自己的所有遭遇、所有不幸、所有不好都是因为环境、别人,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好,如果……是的。想想这个模式,似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好像我们向外寻找事因并不奇怪,而如果是别人这样做,我们就会给扣上“没责任”、“没担当”的帽子。所以,我们总会指责我们的孩子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久而久之,孩子们就真的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了,这再一次印证了“吸引力法则”,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如何,希望我们的身边人如何,应该给他们一个向好的诱惑,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与训斥。我们如果常用这样的“受害者”模式处理问题,那么有样学样,孩子们一定也是以“受害者”模式来生活的。

    比方说我在第一次驾考科目二挂了时,虽然没那么严重,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找一些外在的原因,甚至会在其他原因无果的时候,想到是自己的运气不好!哈哈,运气不好,大概是“受害者”模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啦!

    再说说“掌控者”模式。掌控者模式是一切事因的指向是向内的,因为希望自己一切都符合外在的要求,所以一直在向内找寻各种原因,不断地改变自己,以使自己适合,当然,除了向内自省之外,就是向外指责,然后要求外在的一切能够遂愿。然而,外在的人事物如何能够事事时时处处合了自己的心意呢?所以,也是处处都不如意。

    “掌控者”模式极易发生在最亲近的人身上,最典型的莫过于亲子之间或者夫妻之间。当然,上下级之间,有厉害冲突的关系之间也都会出现!最典型的表述就是“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想想自己都跟谁这样表述过?为了什么事?如何表述的?结果如何呢?

    “受害者”与“掌控者”都是一种病态的存在,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不自知,而且,这两种模式会交替出现,我们的潜意识中,认定这是正常的模式。

    所以,当我们遇人、遇事时,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这两种病态模式,就如同我们感知自己的情绪一样,感知自己的处事模式,合理调整。

    当然,这样做一定会很难受,因为走出了我们的舒适区,这时候会让我们各种难受,各种受不了。这就又需要修炼啦!

    说到底,无论是摆脱病态模式,还是处理好负面情绪,都是挑战自己的舒适区的,而既然是挑战,一定需要毅力,毅力是需要锻炼的,这就是我们说的“修为”,修炼自己的行为模式。

    最简单的,拿我们玩手机来说,我们都知道玩手机费时费力费眼,但是,进入受害者模式,我们会向外找原因,那么多的信息,不了解就与社会脱节了!你看,谁谁谁一定要让我在手机上听课,手机购物很方便啊……然后,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改变,用很多方法,好不容易放下手机了,这时,我们看身边人拿着手机,会极度抓狂,于是指责他们,玩手机多费时费力费眼啊,不要玩了!你看看都拿了多久了?你不能放下手机陪陪孩子和我吗?……呵呵。是不是掌控者模式粉墨登场了?

    我们一边责怪老公不体贴,孩子不听话,充分的表现我们的受害者模式,另一方面,对爱人指手画脚,对孩子颐指气使,开启了掌控者模式,唯独那个合理的模式被抛开了,而且我们还是以“爱”的名义这样做。

    就如大家都在谴责手机,认为手机毁了孩子!呵呵。手机要是会说话,一定会大声疾呼:这个锅我不背!因为,手机有错吗?没有!谁有错?人啊!可是人不会承认。家长为了掌控,给孩子买手机,还攀比。孩子玩手机放不下,家长又指责手机。想想这个手机好难做啊!写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如何避免这样两种不好的模式呢?其实,我个人认为,学会“尊重”,也就改变了病态模式。尊重人与人的差异,尊重人与事的不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真的理解人人生而平等,无论是爱人还是孩子还是其他什么人,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必须按照各自的生存轨迹生活,不会因为我们的指手画脚而改变的,改变也是人家的主观意愿,不是吗?何必让自己那么辛苦呢?

    当然,也没必要逢事都找理由、找借口,其实,理由和借口,除了让自己暂缓一下紧张的情绪之外,真的于事无补,不是吗?貌似想想如何善后,或者干脆安然接受。无论你有多少个“如果”,都于事无补啦!

    当然,“接受”是最需要修炼的,因为我们往往最难做到的就是接受。

    说到底,我们需要的是让自己越变越好!由内而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受害者与掌控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lf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