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谢花无期,君心君念妾无期。
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台下的观众一片叫好声。
王公子坐在戏台下的第一排,他用手轻轻的敲打着桌面,不时的哼上两句。
一个伙计模样的人弯着腰走过来给王公子添茶水,顺手把一张纸条递给了王公子,还用手指了指台上正唱着的一名青衣。正好,那名青衣也缓慢一个转身,正对观众,双目正好与王公子对上。
接下来这出戏唱了什么,王公子也就囫囵听了一遍,他现在全副心思都在那名青衣身上。
明日辰时,观音庙前。落款,红玉。
红玉正是那名青衣的名字。
王公子对红玉也算熟悉,去年才是登台表演。自从年前一次庙会上无意见到红玉的样子,他就迷上了,每每有红玉登台的节目,他都来捧场。曾有人提议,让王公子直接把红玉请到自家府上唱一段不就行了,被他一口拒绝。他自诩是个谦谦君子,绝不逼迫他人。他有的是耐心等。
这不,才没过几个月,红玉就被自己的诚意给打动了。王公子怀里揣着纸条,心里越来越得意。
没多久,靠近码头的葫芦巷里多了一户人家,接着,红玉被人赎出了戏院。自那以后,王公子也不爱来听戏了。
有人见过红玉带着丫鬟在码头买活鱼,也有人见过几次王公子的轿子进出葫芦巷。
五个月后,王公子暴毙家中,衙门仵作前去验尸,发现王公子是朱砂中毒而亡。
这下,王老爷王夫人不干了,立马把儿媳妇告上衙门。
原来由于王公子长年留恋外面青楼酒肆,和王少奶奶感情不睦已久,王少夫人是个泼辣性子,最容不得人。
前不久,王公子在酒肆里看中一个唱小曲的,要带回家中,王少夫人直接带人上门把那唱曲的女子打了一顿,还顺带把王公子也给修理了一通。甚至在公婆面前放言,如果再被自己逮到他在外面让自己没脸,就让自己中年丧夫,反正自己也为王家生育了两子一女,晚年有靠。
自那以后,王公子在家安安分分了好长一段时间。
可最近几天,王公子又有点苗头出来,总往外面跑,说是有几个远来的好友要聚一聚。
现在儿子被毒死,王老爷和王夫人第一怀疑的就是自己媳妇。
王张氏被带上公堂,她一口抵死不认,反问县太爷,死了夫君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更是在堂上一哭二闹三上吊,甚至拉着自己儿子一起哭闹,这下,县老爷只能把案子搁置下来,让人在去调查王公子死前几天的动向。
案子查来查去就查到了红玉身上,说她是王公子一名外室,王公子死前一天,来找过红玉。
红玉被带上公堂,她一口否认自己是外室,只说是王公子看自己深陷下三门,好心给了自己一笔银子赎身,当时打了欠条的,之后再无往来。那天之所以见面,是因为自己凑够了五十两银子,要还给王公子,请王公子前来一见的。再说,难道她就为了几十两银子要害死债主吗?
案子查来查去也没个头绪,人死了,嫌疑人也有,可就是杀人理由是什么,怎么也查不到。似乎几人都有理由,可又都没有理由。
案子一直拖着没下文,慢慢的也就淡了。
半年后,红玉离开了这里,说是老家的人找到了,现在要回去老家团聚。
天蒙蒙亮,月亮还没有完全退下,红玉和丫鬟就拿着包袱出发了。两个人事先顾了辆马车,一路向西而去。
红玉看着身后慢慢变小的城门,直至消失。
丫鬟开口说到,姐姐,现在我们总算离开了。
红玉看着已经消失了的城门方向,悠悠的说,是啊,我们报仇了。
原来,红玉有个弟弟。因为家计艰难,爹娘把她买入戏班学艺,后来爹娘过世,弟弟还没有成亲,她就暗中接济弟弟做点小买卖。没想到,有一次弟弟不小心得罪了王公子,被他找人打了一顿,原本也没什么,身体养养就好了,但抵不住这帮公子哥三天两头的生事,小生意做不下去,反而还欠了人一百多两银子。弟弟想找他们理论,人还没见到,就被活活打死。
事后,家长族人也去告过状,可王公子买通县太爷,还暗中给了族人一笔银子,他们就撤了状子。
红玉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她一个低下的女子,连公堂都上不了,怎么给弟弟报仇。
她这才想到这一招,女子的名声,甚至性命她都可以不要,只为了给弟弟报仇。
而这名丫鬟实际上就是那个卖唱女。红玉知道她被王少奶奶打,同情她的处境,就偷偷救下她,还亲自照顾她。
这个计策是两个人一起定下的。先是分批买大量的朱砂,慢慢掺杂在王公子平时的饮食里,直到他死前的最后一天,红玉哄骗他喝下大量掺有朱砂的食物,又用药暂时帮他互助心脉。等王公子晚上回到家中肯定会饮酒,酒会加速朱砂的发作,这样就让王公子顺其自然的死在自己府里。
(全剧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