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美联储1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对外公布,其中尽快结束加息和缩表的声音是越来越多。大部分的美联储官员关于加息的意见已经趋于一致,未来如果通货膨胀率不再上升的话,加息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同时,对于缩表的进展美联储也形成了共识,最迟到今年年底,缩表的进程就要结束了。甚至不乏较激进的声音,认为今年下半年开始,就必须结束缩表。
同样是在昨天稍晚些时间,央行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条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控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加强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之所以说是瞩目是因为在此前的历次表述中,稳健后面都有中性,这次却只提到了稳健把中性删除了。
央行表示:货币政策稳健,不代表货币政策维持不变,而是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动态优化和逆周期调节,适度烫平经济的周期波动,在上行期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下行期对抗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既要防止货币条件过紧引发风险,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剧扭曲和继续积累风险。
作为这星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导向务必会引起各个国家的关注,那么两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转向都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或者说对于全球的经济都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通过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几乎整个美联储的所有官员都表示了今年会结束本轮加息和缩表进程,不同之处只不过是今年在什么时候结束以上进程而已。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其价值趋势必然会影响到全球各国的货币价值,一旦美联储的货币从收紧转向宽松的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元贬值,全球其它货币升值压力减轻。常跟随老伊读书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货币是一切资产的对手盘,当货币开始贬值的时候,金融类资产的价格提升之路就不会远了,并且那些债务庞大,负担过重的国家将会获得珍贵喘息之机,这么看对全球经济来说都是个好事情。
其次,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国内经济增长在近几年有所放缓,但我们依然超过部分发达国家3-4个百分点,未来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是可期的,所以,国际资本对于中国市场依然是充满期待的。因此国内的货币趋势会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投资意向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美元的加息缩表进程与人民币不同步时,国际资本的投入就会受到制约,毕竟谁也不愿看到自己的投入在没能看到回报的时候,就发生了贬值的现象。不过随着美元加息和缩表进程结束的临近,未来资本投入的质疑之声会越来越弱。通过汇率市场的变动我们就可以知晓这一点,目前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已经大于美元贬值的速度,证明资本在加速流向我们这个经济体,这对国内的经济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股票市场上,美股和A股可能会走向不同的道路,走出不同的反应。随着美元政策导向的变动和国内CPI数字的持续下滑,未来央行加大释放货币流动性的压力基本都已消除,伴随A股历史低位的的估值,货币这个池子里的水在上升时,终究会有一部分流入到经济和股市这个池子中,伴随着经济逐步复苏,A股的回升之势可能会未来的几年中会不间断的发生。而美股与A股是截然不同的,虽然美联储货币政策即将发生转变,但美联储的基础利率仍然处于高位,美国经济要承受的压力依然很重,债务危机和失业率都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而美股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必然会对经济的现状做出强有力的回馈。别忘了,美股现在的位置并不低,即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股已经跌下来不少,但是从历史估值水平上看,美股依然处于上半个价值区间,也就是说上升的空间有限,下跌的压力极大。
第四,中美两国的利率债价格走势会出现差别。随着我国央行自2018年开始的多次降准,我国的利率债价格已经出现了大幅的回升,从去年年初开始投资利率债的朋友应该最有体会,获利情况肯定是不错的吧。不过虽然根据央行的政策的表态,未来进一步进行货币宽松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利率债的收益估计不会像去年那样丰硕了。但美国市场就不同了,只要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风向发生切实的变化,最先收益的必然是利率债。所以,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的开始,就是美国利率债最具投资价值的时刻。
关注各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是以经济周期作为投入根本的投资者必须关注的领域,有些朋友问老伊,你每天花这么多时间看经济新闻,又花这么多时间来写财经评论,为什么不拿这些时间去盯盘呢?如果您也有这样的疑问老伊可以告诉您,您的关注点错了,股市是各种经济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体现的产物,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它的制作过程,而不能只盯着生产出的产成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