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畅很小的时候,我们读过一本书,叫《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都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继续在前边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那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台湾作家张文亮的这首散文诗深深打动了我。在孩子磨磨蹭蹭的时候,在我感觉不耐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它来。我想,养育一个孩子,就是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要慢一点,再慢一点。
后来,我发现,在我的心里,也住着一只小蜗牛。
它爬得很慢很慢,总是要左看看右瞧瞧,试探又试探,才敢往前爬。它总是很慢热,它总是慢半拍,它总是在担心,它这样慢,有没有人愿意等它?它害怕自己孤零零的一个,它气喘吁吁,奋力向前,有粗糙的沙砾硌疼了它,锋利的叶片割伤了它,它只好停下来,把自己缩回到蜗牛里。
我的小蜗牛是那样胆小、怯弱,一点都不是童话里勇敢、坚强的样子。它常常退缩,哪怕是它喜欢的、擅长的,它也不敢勇敢地迎上去,它总是在说,“我不行,我不行”。
初三的化学竞赛,老师说愿意参加的同学请举手,我很想去,可是我的小蜗牛拽着我的手说:“不要去,不要去,我不行,我不行。”好朋友蓉蓉在后面急得直踢我的凳子,我的小蜗牛才放开了我的手。
在中国书店的时候,我订了《读库》,我很喜欢这套书,也很敬佩它的主编张立宪。有一天张先生打来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写一写中国书店的故事,他想为《读库》约稿,我还没来得及问细节呢,我的小蜗牛就阻止了我:“不要写,不要写,我不行,我不行。”于是我说,我觉得有人能写得比我更好,拒绝了他的约稿。挂掉电话,我的小蜗牛离开以后,我觉得肠子都要悔青了,我这么喜欢这个书,如果能给他写稿子,那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就算有人写得比我好,为什么我就不能试一试呢?
上次写《做一个全职妈妈的决定》,题目去年12月就列出来了,每每打开word文档,我的小蜗牛就冒出来说:“不可以,不可以。”在“大家”上看到《做全职妈妈是没追求的人生》《全职主妇最怕孩子看不起自己》,我觉得再不写我就要憋出内伤,可是我的小蜗牛依然死命地拽着我,说“我不行,我不行”。要不是豆豆妈妈在后面推了我一把,我就又被我的小蜗牛牵着走了。
前不久,中文学校让我暑假去芝加哥参加一个华文教师的培训,并且要考试拿证,得知这个消息的一刹那,我的小蜗牛立刻出现了:“我不行,我不行。我怎么能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呢?何况还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不要去,不要去。”幸好后来得知有老师能跟我同行,否则我的小蜗牛一定会阻止我。
不止如此,每当我感觉低落、沮丧、焦虑、不安的时候,我的小蜗牛都会出现,拉着我躲进它的蜗牛壳里。那个时候,我什么人都不想搭理,什么话也不想说,只想静静地待在我的蜗牛壳里,只有我的蜗牛壳,让我感觉安全。当我待够了,蓄积到了足够的能量,就能听到“啪”的一声,小火苗出现了,慢慢地,我心里就亮堂了起来,蜗牛壳消失了,我的小蜗牛也消失了。
可是,我不只是我自己,我还是一个妻子,一个妈妈,我要做家务要陪伴孩子,我也要上英语课,还要备课准备教孩子们学中文。那么那么多的事情等着我,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那个小火苗的出现,我只能不断安抚我的小蜗牛。
我的小蜗牛怕黑暗,怕冰冷,我就经常去太阳底下,希望它可以感受阳光和温暖。
我告诉我的小蜗牛,我再也不是小时候那个弱小的、孤单的、无助的小女孩了,我会做很多事情,我能处理很多问题,我也知道怎样寻求帮助。我对它说,别害怕,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跟它商量,我们试一试,就试一下。
有些时候,我的小蜗牛很乖巧,它愿意试一试,愿意收起它的害怕和不安;可是有些时候,我怎样安抚它都没有用,它什么都不听,它哭泣,它发脾气,但它不让我离开,它害怕被遗弃。
这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孩子,畅畅。原来我心里的这只小蜗牛,也是个孩子,在我长大成人之后,它依然住在我的心里。
李雪说,都说要养育好孩子,谁来养育好妈妈?
那一刹那,泪流满面。
我想住在我心里的那只小蜗牛,就是过去未曾被养育好的孩子。我一直看不见它,直到我有了孩子,做了妈妈,我才慢慢感受到它的存在。
最初,我很厌弃它,想赶走它,它不是我希望的那个自己。可是,我越逼迫它,它越紧紧地抓住我;我越是想甩掉它,它越是粘住我。
又经历了许多的事情,我才知道,它就是我,我就是它,我们是不可能分离的。
慢慢地,我允许它住在我的心里,我接受了它。
现在,我一边养育孩子,一边养育我的小蜗牛。它还是那样慢慢的,怯怯的,时常害怕,时常退缩。我经常需要安抚它。假如你看到了它,也请你鼓励鼓励它。
假如我急于跟你说“不”,拒绝或者否认,可能是因为我的小蜗牛害怕了,你能不能再给它一次机会?
假如我不搭理你,沉默不语,可能是我的小蜗牛退缩了,你能不能等一等,等它从蜗牛壳里爬出来?
假如你心里碰巧也住着一只小蜗牛,请你好好养育它,千万不要遗弃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