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冢中枯骨

作者: 老都 | 来源:发表于2019-11-27 12:30 被阅读0次

冢中枯骨 zhǒng zhōng kū gǔ

冢,坟墓也。“冢中枯骨”,乃指坟墓中的枯骨,比喻毫无价值的人。该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原文】谦(陶谦,字恭祖,时任徐州牧)病笃,谓別驾(州刺史的佐使)糜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下邳陈登(字元化)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先主曰:“袁公路(袁术,建安二年自立为帝,后被曹操击败,病死)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先主遂领徐州。

【译文】陶谦病重,对別驾糜竺说:“除了刘备,谁也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了,糜竺率领州人迎接刘备,刘备却不敢承担。下邳的陈登对刘备说:“如今汉室衰颓,海内动荡,建功立业就在今天。徐州富庶,人口达到百万,想要委屈您亲自照应、管理徐州事务。”

刘备说:“袁术近在寿春,此君家世显赫,众望所归,您可以请他当徐州牧。”

陈登不以为然道:“袁公路骄横粗豪,不是能平定天下的人物。如果您不听从答应我们的要求,我也不能听从您的吩咐。”

北海相孔融对刘备说:“袁公路哪里是大公无私之人呀!他如坟墓中的枯骨,哪里值得您放在心上!如今,老百姓拥戴您这样有才能的人,这是上天赐予您的机会,您若不应,后悔就来不及了。”

刘备这才同意担任徐州牧。

【感想】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世孙。以其大儒的身份,何以口出“冢中枯骨”的骂人之语?想来,一是孔融素有言辞犀利之风,再则,“冢中枯骨”虽存“恶毒”之气,却又具直言达意、醍醐灌顶之效。孔融将矛头直指袁术,其实也是“敲打”刘备,说到底,他是不太看得起“拿腔作势”的刘备的。孔融身为名门世家,内心是追随正统汉室的,乃至于他为了追随献帝而不得不臣服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最终也是死在了直言之上。

做人要做有用之人,有用贵乎有思。

相关文章

  • 成语典故|冢中枯骨

    冢中枯骨zhǒng zhōng kū gǔ 冢,坟墓也。“冢中枯骨”,乃指坟墓中的枯骨,比喻毫无价值的人。该成语出...

  • 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位上卿,来到壁垒森严...

  •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叻过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又把自己的妾赵姬...

  • 成语典故

    一不作,二不休。 唐朝德宗时期,有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皇帝。朱沘自称大奏皇帝,拜张光晟为副将...

  • 成语典故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如果得到螳螂捕...

  • 成语典故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作赋。 开始,枚乘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

  • 成语典故

    1、马革裹尸 2、睚眦必报、火上浇油 3、丰神玉立 4、貌美端庄、性情和善、才貌双全 5、拂袖而去、扫榻相迎 6、...

  • 成语典故

    一日千里 周穆王听说:造父驯马驾车的本领最好,就把他召来。 造父知道周穆王想到遥远的西方运河去,就挑选了八匹好马拉...

  • 成语典故

    一丘之貉 汉宣帝时,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杨恽,他是司马迁的外孙,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之子。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就...

  • 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 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 释义:指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典故|冢中枯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kp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