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了电脑文档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篇以前发在温都博客的旧文,(温都博客现在已关闭,幸好我有个习惯,先在电脑里写好,保存好,再上传,让我不会丢失太多的文章)。 现在看来,还是感动不已,这篇文章到现在有几年了,那个小男孩应该康复的差不多了,相信经过努力,坚持康复,效果就会有的。
旧文:为了孩子有尊严地活着
我想这是我坐公交车以来,最励志暖心故事。
昨天带儿子去温州做身体检查,在车站坐车,上来一位60来岁的奶奶,穿着灰蓝的衬衫,带着一个瘦瘦的男孩,五岁左右,男孩一蹦一蹦地,坐在了第二排。坐好后,道:“奶奶,坐这里。”
司机说:“今天来迟啦。”
售票员说:“康复要到多大?”
奶奶说:“要康复到十八岁,直到正常走路。”
我们很好奇,这时司机走过来说:“我们公交车是公家的,你可以向公司申请,以后坐车可以免费的,公司对老年人,长期往返看病的儿童有优待政策的。大娘,上次下大雨,我看到你们在那个路口等车,那个路口刚好是监控下,是不能停车的,我很想带你们上车,但一带就要扣我个人工资两千块,真得很对不起啊,还不能下来跟你说,不能站那个位置等车,很抱歉了。”
奶奶说:“我一看几辆车,拦着都不停的,我猜测站错位置,就换了一个地方坐车。”随即她和我们聊起了她孙子的情况。她是一个儿子,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带着这做康复的是老二,是由爷爷奶奶负责一切。爷爷在乐清一家企业当工程师,收入比较可观,但所有的钱全给小孩看病了。孩子两岁时得了一场脑炎,在上海医院抢救,昏迷七天后抢救过来,在医院抢救时,医生也跟他们谈到放弃抢救,说抢救过来也是傻子,孩子家属说只要有一口气,也要抢救,这是一个人,一个生命,不是一只小狗小猫的。全家人的泪都淌干了。
抢救成功后,后遗症非常大,孩子的眼睛看不清,左侧身子,即左胳膊左腿偏瘫了,还有不会说话了。在上海做了一个月康复,眼睛恢复好了,紧接着奶奶带他,就爷孙俩在深圳做康复,一天单单康复费三百块,在深圳坚持了两年,孩子会开口叫妈妈了。后听说温州有家私人康复中心效果非常好,就带过来做康复,也坚持半年了,每天公交车一个小时,来回两个小时,康复效果也有,小孩可以蹦着走路,坚持下去会正常走路的,奶奶说这孩子花的钱摞起来都比孩子的个子高了,孩子纯粹是用钱给堆出来的。只想让孩子长大没有遗憾,小时能治好腿,长大不残疾。让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会有尊严地活着,免得他长大说,小时候我可以康复的,为什么不给我康复,就单单因为小时候康复的过程很痛苦,就不让我吃苦了吗,小时候吃些苦,长大了才会无怨言。是的,孩子是无辜的,有条件不给他治,那是大人的过错了,砸锅卖铁去瞧。是的,肯定有人会说,家里有四个孩子,这个孩子就随便养,留的钱给他养老,或者其它的三兄妹帮衬就可以了,不需要累死累活地给孩子做康复,奶奶说孩子做按摩,孩子每次痛得是满身是汗,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是水里捞出来的。
我们猜奶奶文化肯定高,她说没上过学,她是家里的老大,小时候带弟弟妹妹的,嫁人后,也是操持家务,很能干。在深圳,都是一个人带着孩子跑医院,因为她儿媳妇要带三个孙子,儿子要赚钱养家,爷爷也要赚钱,就她一个人带这个孩子,她到哪里都叫人写好纸条,坐车什么的拿纸给人看,别人都会指点的,所以她的包里放的是纸,笔,小纸条很多的。她说好人多啊,我说有个6周岁前抢救性康复补助,她说乡里也给她孙子办了残疾证,去年过年给了两千,那个康复补助是在省会康复才有,但那省会康复效果一般,就没去。
孩子到站了,跟我们每人都说了拜拜,相信吃过大苦大难的他,未来很精彩,因为他有个伟大的奶奶,还有家庭都支持他,重新成长的。
现在再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想起了昨天,隔壁的一户人家吵架,小孩考试考了八十分,父母一齐上阵,混打。这就是人烧得发慌,如果他们的小孩也是残疾症的,或者其它的,指望孩子考试考多少吗,能有学校接收就可以了,还八十分挨打,纯粹矫情过度。
我还想起了6月14日那天看到了一篇《泪奔!温州16岁渐冻女孩出了诗集,用唯一能动的右拇指写的!》,我马上下单买了一本诗集,并且在朋友圈发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出生注定会死去,但我现在想活着——包珍妮 珍妮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霍金,想起了所有的生命,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希望,都有奇迹。看到这样的消息,果断地买下一本诗集,只为了活着,一切都有希望,百折不挠的珍妮,中国的霍金
很快,朋友圈里的朋友转发出去了,几位朋友在朋友圈里留言:这样的女孩,这样的诗集,不懂欣赏也得有一本!
只为活着,努力活着,包珍妮!买一本,为坚强的生命点赞!
下单购买,助力不屈的生命。
继续,感慨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