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90128/341f2dbaa7a20bb6.jpg)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两天听小儿读这首唐诗,不知什么缘故,总是想起晓武。或许是因为晓武前两天来,说过坐对君山饮酒品茗之类林泉之乐的缘故吧,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我自己正好在家闲居,百无聊赖之际做的一点山翁野老之想吧,或许是我和小武际遇相仿,同病相怜的原因吧,说不清楚。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晓武都是流过不同山林的两条小溪,各自有各自的行程,各自有各自的风景。但我们终究会相汇,相汇在文学的湖泊中。几年前我们相识的时候,我还处于出莺初学啭,蝶欲试花阶段,而晓武已经是一只成熟老练的黄莺,抟扶摇直上云霄,随口一张,便妙音袅袅,高亢嘹亮。此时的晓武,散文、诗歌、辞赋皆精,已经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声名顺着涛涛渭水,流过天水,直抵古都西安,得到贾平凹先生的接见,并与贾老一起畅谈文学。试问:搞文学的多,年纪轻轻便能得到贾老接见的有几人?能得到贾老亲自赞扬的更有几人?那时的晓武,吾辈难以望其项背!
当然这一切,都来自凝练于晓武笔尖的锦绣文字。随手翻开晓武的诗,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入眼处,如风行水面,随处成文,皆是空明澄澈,水灵灵弥漫着芦草清香的句子。“瓶子高高的,高过风,高过眼睛,高过头顶淤积的遥远的硬。”(《麦瓶草》)“蔓草布满原野,风比手指更加柔软。”(《野有蔓草》)“杏花落定,一面灰色的石板咬住许多名字”“我相信,有一场雨还在一束杏花的影子里,一条路的转角,一副柳笛打磨着正午的空寥——只是晃动,却没有从当初的凝神滑落”(《清明碎片》)……
读着这些优美的诗句,使人想起东坡,想起太白,想起屈子,想起早春江南的烟雨,想起秋夜凝于桂叶的清露,想起白练一样的月光,想起盛开在《诗经》里的桃花。是什么给了晓武缠绵悱恻的诗情?是故乡。北岛在《青灯》里写过:“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故乡的山水,是晓武文学创作的咕咕源泉。“吉坪村,老院子的春天。我诗歌的根在阳光下蠕动了一下。我背负一汪水,我背负花朵一生的命运。”这故乡,在木梯寺下的吉坪村,在李咀后面的桃花山,在北顺后山的北堡子。马力吉坪村,背靠丝路圣境木梯寺,面朝波涛滚滚榜沙河。无时无刻,木梯寺檐角高高的风铃,无不氤氲着唐的婉约荡漾着宋的风流涤荡着晓武的身心,日日夜夜,奔腾不息的榜沙河水,无不低吟着秦岭深处松林的清歌夹带着百草微凉的清香浸润着晓武的身心,更孕育出下游种谷台上灿烂的农耕文明。这些,给了晓武素材与灵感。晓武创作了许多书写故乡的诗歌与散文,比如诗歌《吉坪村档案》,这组诗多达几百首,系统地书写吉坪村的花、药材、庄稼、土地、亲人……“月悬头顶,那座牛背上的屋子,会以我为归路。”“我爱着。一直如此——尤其在吉坪村,这座把炊烟伸进眼神的村子。”晓武通过马莲花、当归、苍耳、泥土等熟悉的意象描绘编织着心中恋恋不舍的故乡,并与任何一个离开村子的人一样,用诗歌的方式述说着对故乡炽烈的情感。晓武一边用诗歌书写故乡,一边用文化散文探寻人类走过的心路历程,如《龙川河探源》《深邃的付门村》《青山远烟狼叫屲》《通向心灵的木梯》等。晓武的文化散文,如榜沙河水,激荡着浪花,汹涌澎湃,万斛泉源一泻而下,冲开历史的云烟,去探寻人类赓续绵延的愿望与信仰。“所有的想象都在风风雨雨里回旋,扭转,糅合那一行行温热的汉字,一个历史的背影就在苍茫的远处随着一段跳跃的思维穿过烟云而逐渐清晰起来,并且在一阵艰难跋涉的弯度里,最终将时间的脆响一起凝结在一个发灰的骷髅上面。”(《青山远烟狼叫屲》)“穿过万古千秋的幽暗隧道历经沧桑而将自己充满神性的一瞥撒到每一个在心灵之内铸造美好祈愿的人身上。”(《通向心灵的木梯》)“如果把8000年的种谷台文明看作是一条生命依旧盎然的藤,那末这座百年古寺就是在这条藤上绽开的花朵,带着人们精神世界纯净而拙朴的愿望,带着一代又一代延续的生命的信仰。”(《深邃的付门村》)。毕业参加工作后,晓武在马力李咀教书,交了十年。李咀村后有山,山上漫山遍野生长着野桃花。春日花开,其华灼灼,炎炎熠熠,燔山熠谷,名“桃花山”。那实在是美好的日子,饭后课余,晓武携夫人同游桃花山,行走在《诗经》的埂子上。青春年少,人面桃花,涟漪微动。晓武告诉我,如果时间宽余,他要写一部书,名字就叫《李咀十年》,我想,那将是一本混合着青葱岁月弥漫着《桃夭》气息的浪漫的书。后来,晓武到了北顺学校,北顺西面一山如虎,西出贵清群峰,顺龙川河呼啸东来,前爪怀抱“集祥塬”,塬上有堡,叫“北堡子”。晓武一有空就上北堡子,冬阳下,月光中,雨后,风前,春天,夏天,塾透了的秋天,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点,晓武都在北堡子。北堡子对晓武是慷慨的,把一块残砖,一片破瓦,一点藏掖着的憋屈着的细密的深邃的心事,统统毫无保留地讲给了晓武。晓武对北堡子是怀着深厚的感情的,晓武能对着北堡子内的半截破椽,一口枯井,一群鸟,文若春华,思若涌泉,洋洋洒洒,将遗落在北堡子内的时间与空间的碎片,联缀成一部皇皇巨著——《一座消失的村庄——北堡子》。在晓武的影响下,不仅使废弃的北堡子成为了马力的文化地标,更在北顺形成了良好的文学氛围,培养了几个得力徒弟,并与一河之隔的漳县龙川文学形成了长期的交流。晓武公,功莫大焉!
我2017年6月份左右认识晓武,此时,晓武已经从北顺学校到了行政机关,两月后,飞速上升,调到了县级部委,可谓是连升三级。在大家眼里,晓武是光鲜的,是亮丽的,似乎一条阳关大道,正在晓武眼前铺展开来。可是,晓武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华丽转身,晓武是自豪的。晓曾问我:“当老师的多,你说,能混到县级部委的,有几人?”另一方面,晓武并不快乐,因为这种生活与晓武的性情相左。汉·崔寔《政论》中的“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与黄永玉在《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中用以自述的句子“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可相互补充,来形容晓武的性情。果然,在县级部委,晓武落落寡合,不苟言笑,过得并不敞亮。“我来惆怅不自觉,欲去欲住终如何?”这是杜牧前往长安时的感受,我想,这或许也是晓武的感受。几年之后,当我顺着晓武走过的老路,水中青萍风中柳絮一般兜兜转转的时候,正是这种心情。晓武不止一次在酒后吐言:“单位是圆的,我是方的,你说,方的能装进圆的里吗?”“悲哉!我堂堂七尺之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醉后,晓武吟诗、论文、舞剑,在案牍之余,得到片刻的欢娱。当天亮酒醒,晓武重又跌入矛盾苦痛中。那段时间,晓武整夜整夜失眠,蜷缩在沙发里,正走向可怕的抑郁深渊。或许是晓武受到叔本华“我们在这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卑劣庸俗的流氓”的影响,或许是晓武深谙取舍之道,知道什么才真正适合自己。一百天后,晓武“仰天大笑出门去”,又回到了教育行政机关,但在教育行政机关,晓武依旧无所事事。不能就这样虚度时日,晓武干脆告假归家,在木梯寺的钟声中,去休憩疲惫的魂灵。
开学后,晓武被安排到渭北初中工作。倦鸟归林,疲鱼入池。晓武后来对我不止一次说起,当他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内心是无比地愉悦,他想到“大赦”这个词。脚步飘飘身子轻快,那一天,他是哼着小曲上楼的。
唐代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话适用于众多随波逐流见风使舵之徒,却不适于晓武。面对晓武,我自惭形秽,我混迹于尘世,小心翼翼,却始终难以逃脱被人驱来赶去的命运。在许多时候,尽管许多人不能理解晓武,我却是羡慕晓武的。无论什么时候,晓武都能保持内心的一点纯洁,一分孤傲,这,正是最为难得的赤子之心。
经历了人世起伏之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刻,已过了志刚气猛的年龄,趋于平静的晓武生活是丰盈的,内心是快乐的。晓武曾言:“性灵者,在乎修,不滞于质。”晓武一边耕云犁月春风化雨,一边饱读诗书歌风诵月修性灵。走进晓武家,书架上,茶几上,沙发上,到处是书,闲暇之余,晓武或盘礴箕踞,或拥衲趺坐,或做高士之卧,游于藏室蓬山,尘心尽扫,浮气全消,傲睨千古,高视物外,真成了自己的王。晓武有北海之尊,家里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与好友恣谈浪笑,论道说法,常至夜半三更。小小的书房,俨然成了承载武山文学最为厚实的阵地。晓武原是师范美术专业,虽然毕业后教语文,却从未废弃本业,每至酒酣茶香之际,辄提笔濡墨写竹,无需斟酌细思,胸中有竹,笔起墨落间,但见疏竹几杆,枝硬叶翩,林中带风。晓武写竹,不求细节,只求洒脱。用晓武自己的话说,是“不图眼前物,黑白付志渲。”“秃笔点残墨,心怀山野趣。”近年,晓武还爱上了画石头,指头小者巴掌大者的卵石上,绘以蝴蝶、天牛、蟋蟀、螳螂、蝗虫等物,添彩增色,妙趣横生,谓之“补石”“救石”。每此回家,辄素描家乡村景,取名《吉坪村一角》。兀立的电线杆,窄窄的巷道,几只寒鸦,土房子,干草垛……寥寥数条线,勾勒出心灵深处正在被现代文明蚕食的日渐式微的故乡。
闲中度日,静中求趣。晓武近来写的诗歌比以前更有诗意,更为灵动,更有禅意。“把春天焊接在浪花上,把冬天的雪凿刻进闪烁的凌凌波光里”(《金家河》);“燕子穿出诗歌的帘幕,把朦胧的远山推得更远”(《榆盘镇随笔》);“溪流潺湲,汩汩的声音堪比一朵野菊花的细腰”(《莲溪》);“村子很静。所有的喧嚣被山雀的脆鸣一遍遍擦除”(《高家沟》);“钟声传来,但有些空荡,朦胧一袭长袍在十里桃花的地方”(《山行》)“云朵的衣角挂住蓄满风声的脚印,隐隐的响声,如同手指摸出的几枚来不及撤退的虫鸣”(《山间雪》)……散文的写作范围明显扩大,笔触直抵龙台、建军山、盘龙山、老君山、周氏老宅、桦林秋景,马力爷池、墨林寺……一个挣脱了木梯寺与榜沙河的生机勃勃的博大的晓武,正在宁远大地崛起。
不知何时起,晓武为自己的书房起了个名号,叫“顽石堂”。好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不知何意,直到晓武发了条朋友圈,才窥得其意:“顽石者,弃之于野而守拙,性本丑陋,故无埋没之虑;无此虑,则得逍遥自在。还有一个意思,即守顽石本分,无攀附美玉之想,贵者不慕,富者不羡,而处陋地,坦然听风,不是很自如吗?”我猜测,晓武以顽石自诩,不仅借顽石表其志,更多的是用关汉卿式的自嘲表达隐隐孤立着的恃才傲物自夸之意。
我常想,晓武这般有才,该不会是女娲补天时遗在渭水之滨的一颗五彩顽石吧?
网友评论